中國人民既熟悉又陌生的日本著名政客石原慎太郎據說要退出政壇了。
據日本《產經新聞》11月16日報道,石原慎太郎近日表示將從日本政界引退。他說因為條件的限制,已經不能繼續從政,但他又說:“老兵不死,只是從政壇引退。”
現年82歲的石原在兩年前辭去了東京都知事后,當選日本眾議員,并先后以維新會黨魁、次世代黨最高顧問等面目出現在世人面前,企圖以第三黨的角色影響日本政壇。
很少有哪位當代日本政客像石原這樣轟轟烈烈鬧騰了一輩子。他身上的標簽有:得過芥川文學獎的文學家、國民偶像的哥哥、眾議員、參議員、內閣大臣、暢銷書作家、四屆東京都知事、反美分子、反華分子、反韓分子、日本國民性著名批判家、眾議員和內閣大臣的父親、臺獨分子的親密朋友、菲律賓總統密友……
年輕時,石原慎太郎以著名文學青年面目出道,后來憑借偶像弟弟(雖然早逝)的聲望進軍政壇。盡管屢有驚人之語問世,但這并不妨礙他在日本政壇順風順水,而且他不但擔任過民意代表,還是內閣大臣與首都行政長官。很少有哪個民主國家的政客會因為極端主義言論而一直成為政壇常青樹,石原似乎成了這個原則的反例。
事實上,除了言論的屢次出位,石原也是一位不錯的行政官員。他連續4次當選東京都知事,他很清楚日本民眾的訴求。當日本經濟發展停滯、政府赤字居高不下之際,他會帶頭減薪,提議出租知事官邸。當國民收入增長乏力之際,他巧妙利用政策空當,利用民眾對銀行的不滿而發起攻擊,對大銀行加征稅款用以抵消政府赤字。
上世紀80年代末,石原競選自民黨總裁失敗后,曾和著名企業家盛田昭夫合作《日本可以說不》,在全世界反美分子心目中排上了名次,但之前他又嘲諷日本左翼勢力反美是蠢貨。他抵制北京奧運會,卻又出席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盛贊之余不忘抨擊日本年輕人。他總是能把前后矛盾的話兜回來。人們往往記住的是他抨擊外國的言論,但回頭看看他對日本的批評,甚至會懷疑這是不是一位“日奸。”
4年前,本刊曾經專訪過石原本人,在那次采訪中,我們給出了答案——這位挑釁者一開始就在政治譜系上找準了自己的位置。他總是能在個人與國家、和平與武力之間自圓其說。對他而言,政治與文學都要依靠言語來表達。
石原在日本有名望、有支持率,但他的格局和滿嘴跑航天飛機的個性也不會讓他進入到更高層級的舞臺。
資深媒體人張石對“石原現象”給出過文化解讀——一個排他的日本的呵護者,一個古老父親的角色。
如今,這位“父親”選擇退休,不過根據石原的公開發言來看,他并沒有說要完全退休,幕后大佬也許是他的下一個目標。他這么愛斗爭愛折騰的一個人,含飴弄孫、退隱江湖的結果也太不石原了。
石原慎太郎1932年生于神戶市,早年寫過小說,拍過電影,當過記者。1968年步入政壇后,他成為在日本鬧騰數十載的明星政客,有著“極右翼”、“大嘴”、“狂妄”、“民族主義者”等標簽,法新社曾形容他是“幾十年來日本政壇不變的憤怒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