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宛出生時有個和尚給她算命,說她的生命終于十八歲又始于十八歲。她父母雖然不大明白這句批文,但也知道不是什么好話。
她被保護得滴水不漏。
十八歲生日那天,父母給她慶生,訂了城里最昂貴的蛋糕。她吃多了,夜里鬧肚子,起來上廁所時摔了一跤,腦袋磕到地板上,死了。
她死之前還在想,和尚算得可真準啊!
1.
江流宛沒死,她穿越了,她變成大胤朝皇帝最寵愛的妃子慕容貴妃——最喜歡的一只花瓶。
是的,一只花瓶。縱然那只玉凈瓶來自西域,潔白如羊脂玉,花紋巧奪天工,都不能安慰她從活生生一個人變成花瓶的絕望心理。
她絕望了十年,在這十年里,老皇帝病逝,慕容貴妃殉葬,老皇帝的長子景麓繼位,她作為慕容貴妃唯一的遺物,留給了貴妃的兒子永樂王爺景梵。
江流宛第一次見到景梵時他才十二歲,十年過去了,在沒爹沒娘的情況下,陽光小正太景梵成長為高貴冷艷、暴虐陰沉的永樂王爺。
就在她以為她會作為一只花瓶度過漫漫人生時,有一天,永樂王府新來的丫鬟宛兒在奉茶時不小心打碎了她。
就在破碎的一瞬間,她發現自己能動了,有手有腳有血有肉,又變成一個活生生的人。原來她穿到了宛兒身上。
她熱淚盈眶,早知道摔碎自己就可以變成人,她拼了瓶命也要弄死自己啊!她顧不上跟永樂王請罪,在他冷冷的一句“杖斃”傳來時,已經興奮地跑出了書房,在前面的空地上狂奔,還利索地翻了兩個跟頭。
孫悟空從五指山下放出來時,大約就是她現在的這種心情。
她撒丫子跑得歡快,兩個侍衛追上她,架住她的胳膊把她推到永樂王跟前。永樂王摩挲著已經撿起來的花瓶碎片,眼底陰霾一片,面無表情地吐出四個字:“五馬分尸。”
江流宛腿一軟,差點趴在地上,兩個侍衛拖著她就要去刑場,她死命扒著門框不松手,大叫:“王爺,饒命,你聽我說……”
永樂王頭都沒抬,只全神貫注凝視玉凈瓶的碎片。其中一個侍衛一根一根掰開她的手指,眼見就要把她拖走,她什么都顧不得了,大叫:“我知道先皇的遺詔藏在哪里!”
整個世界都安靜了。永樂王高貴的頭顱終于抬起來,目光凝聚在她臉上。他的眼神真要命,像一頭狼盯著它的獵物,森冷、兇狠。饒是從小看著他長大的江流宛,都不禁抖了兩抖。
他審視江流宛良久,終于揮了揮手,吩咐所有人都退下。
2.
坊間有傳聞,先皇臨死前曾立下遺詔傳位于二皇子景梵,遺詔交由二皇子生母慕容貴妃保管。大皇子景麓先發制人,假傳殉葬圣旨,勒死慕容貴妃,又聯合驃騎大將軍,扭曲先皇臨死時的口訊,這才登基成帝。慕容貴妃死后,遺詔仍下落不明。
這些年,被新皇下放、打擊的慕容家族和永樂王府一直致力于尋找遺詔,卻一無所獲,沒有人知道慕容貴妃把遺詔藏在了什么隱秘的地方。
“王爺,”江流宛揚起臉,黑白分明的眼睛明亮清澈,,“就算現在你拿到遺詔,皇上也不會讓位給你,他可以說遺詔是假的,或者用各種方法毀掉遺詔。奴婢覺得王爺現在要做的是招兵買馬,蓄養實力,待王爺攻下皇宮,奴婢自會把遺詔雙手奉上。”
“哦,是嗎?”永樂王挑了挑眉,聲音肅殺冷冽,“也就是說你不知道遺詔在什么地方咯?”眼神一沉,殺機又起。
江流宛心頭一緊,忽地計上心來,道:“梵兒,你父皇曾立下遺詔傳位于你,但你皇兄狼子野心,勒死母妃,篡奪帝位,你長大后一定要拿回屬于你的東西,為母妃報仇……遺詔母妃就藏在……藏在……”
她說的是慕容貴妃的遺言,一字不差,連語氣都十分像。永樂王震驚地望著她,眼里翻起驚天駭浪。
當日慕容貴妃被景麓勒死,他趕去時,慕容貴妃只剩下一口氣,話還沒說完就死了。他記得當時房里一個人都沒有。
“我乃慕容貴妃的心腹,奉娘娘遺命,保護王爺。”有時候連江流宛都不得不佩服自己胡謅的本事。
永樂王的眉又挑起來了,審視的目光慢慢打量她全身。她身材瘦削,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除卻一雙波光靈動的眼睛,五官毫無特色。那雙眼睛現在和他對視著,毫無懼色。他不知怎的覺得欣慰,這么多年,除卻龍椅上的那位,幾乎所有人都怕他。府里的丫鬟下人,甚至他一個眼神就會嚇昏過去。奇怪,他以前怎么沒有注意到府里有這樣一個丫頭?
忽然間,他的目光在她的雙手上停住了,江流宛一驚,低下頭,那是一雙略顯粗糙的小手。根據皮膚來判斷,手的主人不會超過十八歲,而慕容貴妃已經死了十年。十年前她才八歲,又如何保護別人呢?
江流宛攥緊裙擺,揚起臉瞎編道:“王爺,奴婢今年二十八了,因為練過童子功,外貌形態才會如同少女,江湖上的人都管我叫天山童姥。”為了增加故事的可靠性,她又道,“奴婢記得,貴妃剛去世那會兒,王爺每夜都會做噩夢,卻倔強得不肯叫人進來陪你,只抱著那只玉凈瓶掉眼淚。你說,這世上你只有它了。十五歲的時候,你在花瓶前發誓,一定要奪回皇位,讓景麓為慕容貴妃償命……”
這么隱私的事情她都知道,永樂王斷沒有不相信她的理由了。他深深地看了江流宛一眼,仿佛陽光沖破烏云,沉寂的眼里忽然有了顏色,冰冷的目光也變得柔和起來,因隱忍的歡喜和激動,雙手微微顫動。
這樣失態,說出去,怕是沒有人會相信。
可江流宛竟然理解他的心情。那是知道自己再也不是孤獨一人的狂喜。孤寂的十年里,他以為陪伴他的只有冰冷的玉凈瓶,然而在他看不見的地方,竟有一個女子在默默地守護著他。關鍵是,這女子還是他母妃的心腹。
他的目光讓人心疼,這個她凝視了十年的男子,褪去永樂王孤傲冷漠的外殼,骨子里仍是渴望母愛半夜哭泣的小男孩。
江流宛忽然覺得,欺騙他很殘忍。
3.
借著慕容貴妃的光,江流宛晉升為永樂王的近身侍婢,賜獨立院落,許同桌用餐,可隨意出入書房。
府里人說,這樣的榮寵對于一個侍婢來說實在是太過了。
他們說:“宛兒姑娘要飛上枝頭變鳳凰了。”
他們說:“王爺吃膩了山珍海味,偶爾也要嘗點清粥小菜。”
江流宛在一片流言蜚語中昂首挺立,毅然用行動證明了自己是實力派。她修補好了玉凈瓶。這得益于她父母的教導——因為擔心女兒外出會有危險,所以買了各種書籍供她消遣,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她在書里學到了許多理論知識。如今一實驗,居然還不賴,唯一讓人感到不舒服的是,她修補花瓶的時候,總有一種拼湊自己尸體的感覺。
“雖然會摸到細紋,但從外表看,跟從前一模一樣。”
永樂王給予了高度贊揚,并賞了她一顆鴿子蛋大小的夜明珠。
“多謝王爺。”她喜不自禁,眼睛笑得彎成一條細細的線。
王府里很少有喜形于色的人,她這樣哪能讓人聯想到暗衛,根本就是一個天真浪漫的少女。
永樂王看著她,嘴角也不自覺地上揚。好像只有跟她在一起的時候,他陰霾的內心才會有陽光照進來,冷漠的臉上才會有笑容展現。
他的目光太過溫柔,江流宛不自覺紅了臉,脫口便道:“看什么看,沒見過美女嗎?”
永樂王哈哈大笑起來,眉眼嘴角全都舒展開來。上一次見到他這樣笑還是十年前慕容貴妃和老皇帝替他慶生那會兒,十年了,再見到他的笑容,江流宛有種恍如昨日的錯覺。
她說:“王爺,你笑起來真好看,以后要多笑哦!”
4.
江流宛計劃著逃跑。
趁休假的時候,她偷偷去當鋪把夜明珠換成了銀票。
永樂王渾然不覺,賞賜的東西越發珍貴,有時是避毒筷,有時是珊瑚手釧。她偶爾會生出內疚和不舍,不過轉念一想,自己區區一介小女子,實在不適合參與謀朝篡位的大事。
她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翻出了永樂王府的圍墻。不知是不是衰神降臨,她正好落在從青樓歸來的永樂王的轎子上,而且不負眾望地壓塌了轎子。
“有刺客,有刺客,保護王爺!”
黑暗中,數道白光閃過,哐當幾聲,三把大刀架在了她的脖子上。同時響起的還有永樂王的一聲怒喝:“住手,是宛兒姑娘。”
謝天謝地,在如此黑燈瞎火的情況下,他竟然認出她來了。江流宛熱淚盈眶。
“你倒是說說看,深更半夜的,你身懷巨款,翻墻是要去哪里?若是看上哪家小子約好了私奔,大可跟本王說一聲,本王最喜歡成人之美了。”永樂王倒是一絲怒氣沒有,氣定神閑地品著茶,眼眸氤氳在茶水的熱氣中,叫人瞧不真切。
江流宛卻是知道他這個樣子是最危險的,她的回答稍有不慎,之前所做的努力就全都白費了。
“回王爺,是這樣的,宛兒發現王府外有人盯梢,就想把他們引到偏僻的地方解決掉,銀票是想收買其中一個為我們所用。”
江流宛很早就發現有人日夜監視著永樂王府,想來是當今皇上的人。料想永樂王也早就察覺到了,她這樣順水推舟,既毫無違和感,又彰顯了自己的一片忠心。
果然永樂王相信了她的說辭,冷笑一聲:“我早知道府外有人埋伏,我不動他們是要讓景麓松懈,順便傳達我想讓他知道的消息。”
比如,永樂王日御數女,是青樓常客。
5.
帶著丫鬟逛青樓,永樂王爺絕對是大胤第一人。
江流宛未以男裝打扮,依舊是白衣粉羅裙,從進門開始就有不少人對她指指點點,好似她是來應征的新人似的。她拿帕子遮住臉,低聲對永樂王道:“爺,不如我去外頭等你,你速戰速決。”
永樂王沉浸在鶯歌燕語中,對她的話恍若未聞。他不應允,她也不敢私自走開。因為無聊,開始觀察青樓內的從業人員。
年輕貌美自是不必說,關鍵是個個都很有氣質,不似尋常花街柳巷的女子。且對待永樂王的態度很值得考究,雖是軟語調情,眼睛里卻帶著敬畏。
江流宛忽然明白了。
果不其然。不多時,永樂王進了貴賓包間,小二奉上精美的酒菜卻沒有即時離開。一道暗門隨著酒杯的轉動緩緩打開,永樂王看向江流宛,驕傲又孩子氣地伸出手:“歡迎參觀我的地下軍隊。”
原來半年前永樂王就已經招兵買馬,暗中打造兵器。誰也想不到,他是京城最大青樓的幕后老板,建造青樓初始,就在地底下修建了龐大的密室。
他對皇位勢在必得。
江流宛不得不加緊逃離永樂王府的步伐。
很快,當今皇上給了她一個絕好的機會。大胤和附屬小國藩國開戰,圣上欽點永樂王為大元帥,驃騎大將軍為副元帥。也就是說永樂王會離開京城很長一段時間。
江流宛壓抑住內心的狂喜,假惺惺地問:“王爺,我不放心你一個人出去,不如我跟你去戰場?”
“不必,景麓在這個時候調開我,一定別有用心。其他人我信不過,你替我好好看著天香樓和王府,代行王爺之權……”又囑咐了許多,教她遇到緊急情況如何一一應對。
她小雞啄米似的狂點頭,只盼著他快點離開。
他出征那日,她到城門口送他,因為覺得是永別,所以深深地深深地凝視他。他笑:“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她鼻子忽然有些發酸,哽咽道:“王爺,萬事小心。”
“傻丫頭。”
“我比你大多了,小伙子。”
他又是笑,朗朗的笑聲在馬蹄揚起的塵土中久久不散。江流宛凝視軍隊遠去的方向,低低道:“再見了,景梵。”
她并沒有立即逃走,永樂王待她不錯,她先盡心盡力打理了王府和天香樓一段時間。兩個月之后,前線傳來捷報,大胤大獲全勝。
江流宛估摸著大軍回朝的時間,收拾好了行李。就在她準備離開的前一天,一個噩耗傳到京城:“回京經過玉瓊山時,永樂王爺遭到藩國殘余士兵的突襲,不幸掉下懸崖,我軍搜救三日,活不見人,死不見尸。崖深萬丈,王爺斷無生存的可能!”
江流宛聽到消息,不知怎的,腿一軟差點摔倒,勉強扶著墻壁才能站穩。也不知如何反應,只覺渾身冰涼,耳朵里嗡嗡作響,整個人一動不動。
府里哭成一片,皇上遣人來慰問,頒了圣旨,追封永樂王為什么什么親王,又賜了許多金銀珠寶。
永樂王尚未娶正妃,府里雖有伺候他的人,但卻是沒有名分的侍妾。一時間也沒人出來主持大局,府里亂成一片。
現下這種混亂的情況,江流宛如果逃走根本沒有人會注意到。可是她忽然又不想逃了,用力咬咬嘴唇,混沌的腦子逐漸清醒。
她去了趟天香樓。天香樓眾人也是六神無主,密室中的軍隊更加頹敗,他們是追隨永樂王的將士,以推翻景麓的統治為目標。如今永樂王死了,群龍無首,多年的努力全成泡影。
江流宛面無表情地挑了一隊人馬,沉聲道:“你們跟我去趟玉瓊山。”
“宛兒姑娘,王爺他已經……”
“胡說什么,”江流宛冰刀似的眼神掃過去厲聲道,“尸首都沒找到就敢說王爺死了,他們是巴不得王爺早死!難道你們也存著這樣的心思嗎?”
她平日里都是笑嘻嘻的模樣,待人也很和藹,這樣冷傲又倔強地站在一群男人面前,不由得顯出幾分凄美的感覺。
眾將士相互看了幾眼,一齊跪下:“但憑宛兒姑娘吩咐。”
6.
玉瓊山地勢險惡,江流宛察看過永樂王出事的懸崖,斷壁陡直,驚險萬分。她吩咐一部分士兵下山,沿著山下流水的方向一路搜尋。又叫剩下的士兵找來編繩的材料和一條長長的麻繩。她把麻繩綁在腰間,吩咐他們放她下懸崖,一部分人夜以繼日地編繩接在繩子上,一部分人則繼續找新的編繩材料。
“宛兒姑娘,你這樣下去太危險了。”
江流宛看了一眼藍得發白的天空,道:“我個人的性命不重要,最重要是找到王爺,他是我們所有人的支柱。”
她其實還沒有高尚到為了他人不顧自身危險的境界,換了其他人,她肯定眉頭都不挑一下。只是當那人是景梵時,她不由自主地覺得自己必須那么做。
兩天之后,她攀到了崖底,一眼望去并未看到任何尸體,不由得松了一口氣。她隨身攜帶的食物早已吃光,餓得全身虛軟,兩眼昏花,咬著牙才堅持到現在,如今心神一松懈,眼前一黑,立馬暈了過去。
醒來的時候是在一間木屋里,模糊的視線中出現一個熟悉的臉龐,她眨了眨眼睛,視線逐漸清晰。
她一下子就哭了起來,號啕大哭的那種,眼淚簌簌地流,一點形象都不管。
永樂王輕拍她的肩膀,哄道:“沒事了,沒事了。”
他甚少有這樣溫柔的時刻,眼神里帶著些許感動、寵溺和其他復雜的情緒。江流宛哭得更厲害了,掙扎著從床上爬起來,繞著他轉了一圈。見他四肢完好,除了臉上有少許劃傷,并沒有其他明顯傷口,一顆心便完完全全放了下來,然后指了指自己的肚子說:“我餓了。”
不多時便有人端了三菜一湯過來,她邊吃邊哭。吃完之后又端了個小板凳坐到角落里繼續哭。她從來不知道自己這樣能哭,仿佛體內的水分全部掙扎著透過眼睛流了出來。
永樂王拿她沒辦法,說:“我又沒死,你干嗎哭得這么凄慘?”
她抽噎著回答:“我這是喜極而泣的淚水。”
見到永樂王的瞬間,她內心的歡愉幾乎爆炸,她從來不知道,她一心想逃離的人會帶給她那么大的快樂。
原來十年時間的凝視,他早已刻在了她心中。
7.
永樂王后來告訴江流宛,他那日并非遭到藩國士兵的突襲,而是有人故意引他到懸崖,趁他不備,推他下去。幸好懸崖下端有幾棵從巖壁中生出來的小樹,底下又是一條湖泊,緩沖了重力,他才沒有摔得粉身碎骨。但右腿摔傷,無法動彈。他在崖底下待了一天一夜,之后遇上來采藥的村民,才被轉移到附近的村莊。
“是什么人引你到懸崖?”
永樂王冷笑一聲:“還能是誰,那位驃騎大將軍可是皇上的心腹。”
江流宛道:“大難不死,必有后福。”
永樂王抬眼看了看天,幽深的眸子里一絲光亮閃過,他道:“要變天了。”
江流宛和永樂王在村莊待了半個多月,待永樂王的腿傷完全康復,兩人告別了善良的村民,沿著水流一路走到最近的城鎮。
江流宛道:“希望帶來的士兵沒有放棄尋找我們。”
他們尋了家客棧住下,因為身上銀兩所剩不多,只要了一間房。江流宛琢磨著此情此景太像狗血言情小說,不由得輕聲笑起來。
永樂王瞅她一眼:“傻笑什么,跟本王睡一間屋子就這么開心嗎?”
“王爺想多了,奴婢只是想起一個笑話。”
“哦?說來聽聽,讓本王也樂一樂。”他嘴角微翹,心情似乎很不錯。
江流宛迅速在腦中搜索了一條,清清嗓子道:“苦者叩問:‘大師,如何才能做到,不受外面花花世界的誘惑?’禪師指向了林中的蒼天古樹。苦者恍然:‘是要像大樹一樣,任爾東南西北風,毫不動搖嗎?’禪師搖搖頭:‘不,只有植物人才能做到。’”
永樂王困惑地看著她,她無趣地扯了扯嘴角,果然古代人是不能明白現代笑話的精華的。
她把床鋪好,又在地上打了個地鋪,脫口道:“我睡床上,你睡地上。”
永樂王更加匪夷所思地看著她:“你要本王睡地上?”
她回過神來,又不是在現代,男女雖有別,永樂王的身份卻比她尊貴得多。她立即改口:“不是,我說錯了,王爺你細皮嫩肉,當然是睡在床上啦。”
永樂王的眼角抽了抽,卻道:“你救主用功,本王讓你睡床。”
江流宛很快發現接受永樂王大發慈悲的賞賜對她一點好處都沒有。永樂王大約從來沒有睡過地鋪,一整夜都翻來覆去睡不著。他自己睡不著也就算了,還不停地騷擾江流宛,找她說話。可憐江流宛走了一天路,又困又累,實在受不了,爬到地上,道:“王爺,算了,你睡床吧。”裹了被子就要睡覺,誰知永樂王非常有骨氣地表示:“不行,本王一諾千金,說了讓你睡床就絕不會讓你睡地上。”
江流宛閉著眼睛有氣無力地說:“沒關系,我就愛睡地上,床太軟了,我睡不著……”說著說著,聲音越來越低,再也支持不住,陷入黑甜夢鄉。
她睡覺的樣子其實一點美感也沒有,長發亂糟糟的,嘴巴微張,一條腿還大剌剌地跨在永樂王腿上。永樂王卻覺得她這個樣子好看極了,溫柔地撥開她臉頰上的碎發,一眨不眨地凝視著她沉睡的容顏。
這個女子,守護了他十年,在所有人都認為他死了的時候不顧一切地找尋他,這些情義一點一點滲入他的內心,如同她這個人。
8.
江流宛沒有料到凌晨時分他們會遭到襲擊,兩個蒙面黑衣人破窗而過,雪亮的刀劍砍向地鋪上的兩人。江流宛雖然在現代學過一點武術,但完全沒有實戰經驗,只曉得防守,房間里能拿起的東西都被她砸向了黑衣人。
永樂王苦于沒有兵器,空手對白刃,也是防守得多,趁著敵人一松懈,拉起江流宛就跑出了房間。江流宛一邊跑一邊思考自救的方法。這兩名黑衣人武功都不弱,就算他們腳底下踩個溜冰鞋也未必跑得過他們。
此時天還未完全透亮,只有微弱的晨曦以極其緩慢的速度照亮大地。街道上雖沒有行人,但兩邊的個別商鋪已經在準備開張了。
江流宛想起某本言情小說中看到的橋段,靈光一閃,邊跑邊扯開嗓子喊:“著火了著火了,快來人啊!”
果然兩邊的房子都亮起了燭火,許多人衣衫不整地拎著水桶出來了。江流宛止住腳步,亮出令牌,指著永樂王大聲道:“這位是永樂王爺,王爺微服私訪到此地,盤纏用盡,今特令每戶獻出十兩銀子,違者誅九族!”
兩邊的百姓跪下來拜見王爺,兩個黑衣人見情況不對,對視一眼,從拐角處悄悄離開。江流宛松了一口氣,永樂王朝她投來贊許的目光。
“我以為你只是引出百姓,為什么要真的收他們銀子?”永樂王奇怪地問。
客棧內,江流宛將收來的銀子一一從包裹里拿出來,碼得整整齊齊地擺在桌上欣賞,道:“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永樂王如此搜刮民脂民膏,不消幾日消息便會傳遍大胤,到時大家就都知道你還活著。附近我們的人也會找到這里來,而且叫行刺你的人不敢輕舉妄動——你若被刺殺,誰的嫌疑會最大呢?”她露出睿智的笑容,一雙眼睛熠熠生輝。
永樂王又一次對她刮目相看,冷峻的面孔上浮現意味深長的笑容,緩緩道:“宛兒,你可有興趣當皇后?”
江流宛一怔,過了許久,像是忽然反應過來,臉頰染上淡淡的粉色:“王爺,你的潛臺詞是——你喜歡我?”
“是。”他傾身向前,目光灼灼地凝視江流宛。
“我不一定要當皇后,”她說,“我只希望你平平安安的。”
“我想給你最好的。”
江流宛苦笑,真的,她不一定要當皇后。
9.
第二日江流宛帶來的士兵就找到客棧了,江流宛吩咐他們把昨日收來的銀子一一歸還給各家各戶。百姓對于永樂王反復無常的舉動感到十分困惑。
一行人快馬加鞭趕回京城。入了城門便十分高調地宣告:“永樂王沒死,永樂王回來了!”
果然不久之后皇上便急急召見永樂王。
“你同我一起去。”他對江流宛說。
皇上可謂是大胤朝最優秀的演員,見了死里逃生的永樂王,未開口已熱淚盈眶。好不容易平復情緒,問了些無關痛癢的問題,又賞了不少東西,然后話題一轉,說要給永樂王賜婚,對象是驃騎大將軍家的二女兒。
永樂王眼里有一抹冷色閃過,他不動聲色道:“謝皇兄美意,不過臣弟早有心上人。”看一眼身側的江流宛,深情款款道,“臣弟與宛兒姑娘情投意合,生死與共,還請皇兄成全。”
皇上挑剔的目光上下打量江流宛,眉頭微微蹙起,她實在算不上美女,除出眼睛靈動流宛外,五官一點特色也沒有。
“你如果喜歡這位姑娘,納為側妃即可。”
“臣弟心中只有宛兒一人,此生只會娶她一人做我的妻子,還請皇兄成全。”
這時驃騎大將軍走到大殿中間,拜一拜皇上道:“皇上,難得有情人,只怪小女與王爺有緣無分……”
江流宛和永樂王的婚事就這樣定下來了,皇上嫌她身份低微配不上永樂王,破格封她為宛宛郡主。
“我們成親之日,皇上會親臨王府,皇宮守衛必定松懈,屆時,我會讓一部分士兵攻下皇宮,一部分士兵包圍王府。賓客中大部分都是當朝為官者,更有幾位叔伯王爺,你只需拿出父皇遺詔,到時景麓不讓位也不行!”
永樂王一早有打算,江流宛垂下眼瞼:“我不想我們的婚禮變成一場戰斗。”
“事成之后我會補你一個比現在盛大十倍的婚禮。”
江流宛勉強笑了一下,抬頭看著他:“王爺,你知道……我喜歡你吧?”
“我知道,怎么了?”
“沒事,就想告訴你,永遠不要懷疑這一點。”永遠永遠不要。
10.
江流宛一日日地消瘦下去,大部分時間心不在焉,眼神空洞迷茫。永樂王以為她擔心奪位的事情,安慰她道:“一切有我,你安安心心做你的新娘。”
怎么能安心呢?她日夜愁思,容顏憔悴,只盼著那一日永遠不要到來。
然而那天還是來到了。是個晴天,天空藍得讓人心醉。從早上開始,便有專門的嬤嬤來為她梳洗打扮。
一襲火紅嫁衣,奢華精致的鳳冠,平淡的臉龐也在嬤嬤的巧手下變得美艷動人。她看著鏡子中的自己,一絲笑容也沒有。
“頭一回嫁人,看你緊張的。”嬤嬤溫言說笑。
江流宛沒有笑,對她道:“你先出去,把王爺叫過來。”
“哎呀,拜堂之前,新郎新娘是不能見面的……”
“去叫!”江流宛沉下臉,冷冷道。
嬤嬤不敢吱聲了,退了出去。不一會兒永樂王過來了,江流宛臉色很差,蒼白憔悴,眼睛里瞧不出一絲喜悅。
“你……怎么了?”永樂王握住她的手,她的手掌冰涼。
“王爺,”她叫了他一聲,嘴唇微張,“對不起。”頓一頓,仿佛用盡了全身力量才把那四個字說出來:“沒有遺詔。”
“你說什么?”永樂王慢慢松開手,臉色一點一點地冷下去,“你根本就不知道遺詔在什么地方,一直以來你都在騙我是不是?”
江流宛望著他,那種憐憫和愧疚幾乎讓他發瘋,她搖搖頭:“不是不知道遺詔在什么地方,而是根本沒有遺詔!沒有遺詔!先皇傳位給景麓是千真萬確的事,不僅驃騎大將軍,還有兩個元老都是見證人。慕容貴妃被殉葬也不是景麓假傳圣旨,是先皇親自下令,她一直想讓你當皇帝,先皇怕她聯合慕容家族擾亂朝綱,一早立下遺詔叫她殉葬。慕容貴妃痛恨皇上不顧念多年夫妻情義,才會在臨死的時候騙你,她想讓你父皇死了也不得安生……”
一字一句,仿佛凌遲,永樂王身上、心上被剮得血肉模糊。他臉色慘白,眼睛里有滔天的怒火和絕望,渾身上下散發出恐怖的氣息。他一把扼住江流宛的脖子,“你撒謊,你撒謊……”
江流宛臉色通紅,痛苦地喘息,卻沒有掙扎,斷斷續續道:“你……殺了我……吧……”
永樂王頹然地松開手,抱住頭咆哮。
母妃死的那一刻起,他就發誓要報仇,要讓景麓血債血償。十多年,這是支持他活下去的唯一目標。沒想到,所有的一切都是假的,他這么多年的努力和奮斗都是一個笑話!
他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絕望過!
他掄拳砸向那只玉凈瓶,瓶子被砸得粉碎,他的手也鮮血淋漓。江流宛從他身后抱住他,哽咽道:“王爺,收手吧!”
“來不及了。”
11.
據史書記載,崇順十二年五月八日,永樂王爺與宛宛郡主大婚,婚禮上永樂王挾持皇帝,逼其讓位。后驃騎大將軍帶兵包圍王府,永樂王與宛宛郡主挾帝逃離,逃至涂樂山,王爺與郡主雙雙墜崖而亡,帝獲救。
三年后——
私塾里傳來朗朗的讀書聲,一位年輕的女子做婦人裝扮,拎著竹籃走入私塾。剛走到窗口,有眼尖的孩子看見她,立即高聲叫道:“師母來了,師母來了。”
青色長袍的教書先生望向窗口,露出溫柔的笑容,揚揚手沖學生們道:“先休息一會兒。”
孩子們一哄而散。
江流宛走進教室,把籃子里的點心和茶水端出來,笑道:“今天的下午茶是棗泥糕和蓮子羹。”
景梵扶她坐下:“有了身孕就在家好好歇著,跑來跑去的也不怕累著。”
江流宛又是一笑:“你知道我閑不下來。快嘗嘗點心。”
景梵咬了一口棗泥糕,夸張地閉起眼睛:“這也太好吃了。”
江流宛咯咯笑起來。
誰也想不到,不可一世的永樂王爺會變成現在這位從容淡定的教書先生。江流宛凝視他的側臉,兩年前的一幕又浮現了出來。
“你殺了我母妃,我要殺了你替我母妃報仇!”
涂樂山的懸崖上,永樂王拿刀架在皇上的脖子上,神情激動,眼睛里一片血紅。
皇上道:“是父皇下的旨,你母妃一心想讓你登上皇位,趁父皇病危,竟然偷取玉璽假造遺詔。父皇憐你年幼,不想你受牽連,才沒有把事情昭告天下。他走的時候囑咐我一定要好好照顧你。”
永樂王冷笑:“派人襲擊刺殺我,你就是這樣照顧我的嗎?”
皇上平靜地說:“不是我做的,是驃騎大將軍恐你不明事理,謀朝篡位,才私下動的手。我讓你娶他的女兒是為了保住你,或許他看在女兒的份上會放過你。可惜你一意孤行……”
“我不信,我不信,你們這些人,”他拿刀指向江流宛,又指向皇上,“你們都想我死,你們都在騙我!”
便在這時,一支利箭刺破空氣,“嗖”一聲射入永樂王的胸口,他搖晃了幾下,“砰”一聲暈倒在地。
驃騎大將軍帶著一對人馬趕到了。
江流宛撲到永樂王身邊,鮮血從他的胸口汩汩流出,她渾身顫抖,雙手捂住嘴巴,眼淚簌簌地掉落下來。
“讓他們走吧。”皇上嘆了口氣,對驃騎大將軍道。
“皇上……”
“你們記住,永樂王和宛宛郡主雙雙掉下懸崖,尸骨無存。”
“是。”
永樂王昏迷了七天七夜,醒來之后便什么都不記得了。
“我是誰,你又是誰?”
“你叫范京,我是你的妻子江流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