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修改是中學作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實現寫作教學中教師的“教”和學生“學”的雙向信息反饋交流的一個重要途徑。長期以來,如何上好作文修改課,有效地批改學生的作文,一直是困擾語文教師的一大難題。傳統作文教學的觀念是教師命題學生寫,學生作文教師批,這使教師和學生雙雙陷入尷尬的局面:課下教師在作文批改上花費大量時間,疲于批批注注,付諸辛苦勞動;課上,學生忽視教師的精批細改,滿紙紅朱,關注的僅僅是合格與否。更有甚者,連教師的總評都不屑關注,教師的汗水付諸東流,師生雙雙不得利。
顯然,傳統的“教師批教師改”的作文修改課模式,不僅束縛了教師的手腳,也誤導了學生對寫作修改這一重要環節的認識,讓學生在松散惰性的應付中喪失了主動性和創造性。筆者在聽課期間,聽到了一節精彩的作文修改課,授課教師摒棄了原有的低效批改模式,創設了“選文—示范—互批—對比—精研”五步教學模塊,令聽者耳目一新,現將教學實例概述整理,希望能為我們探索新的作文修改課教學模式找到切入點,尋求一條提高作文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模式名稱】“選文—示范—互批—對比—精研”作文修改五步教學模塊。
【主要環節】教師課前瀏覽,掌握總體情況→精選學生例文,課上修改示范→學生四人一組,互讀互批互改→前后文章對比,總結修改方法→集中發現問題,討論修改方案。
【實例概述】
這是一次話題作文訓練,教師布置了一篇作文:以自己的理想或夢想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
第一環節:教師課前瀏覽,掌握總體情況。
第二環節:精選學生例文,課上修改示范。
根據文前指導要求,教師課前整體瀏覽掌握了全班學生作文情況,選擇了一篇例文進行修改示范(見下文)。
理想伴你前行
①理想在字典中的解釋:對未來的想象和希望。大而言之,理想是報效祖國的赤膽忠心,小而言之,理想可以是考試時能取得優異的成績。對于我們來說,理想就像一片田地,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就會結出豐碩的果實。
②春天來了,花兒才會開。如果你經歷了夜晚,那么你將會得到太陽的光輝;如果你經歷過寒冬,你將會迎來萬紫千紅;如果你有理想和信念,那么春天一定不會遙遠。
③小時候,有人問“你的理想是什么”?
④我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上清華大學,當科學家……”
⑤漸漸地,時光飛逝,我們長大了。我們可以靜下心來,扣動心扉自問 “我們的理想是什么?”小時候懵懂的理想像脫了線的風箏一樣,離我們越來越遙遠。
⑥秦末的陳勝用“燕雀安知鴻鵠之志”來挑戰“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創造了農民起義的先河;曹操擁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雄心壯志而雄霸中原;范仲淹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來勵精圖治;林則徐則用“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來捍衛祖國的尊嚴。是理想和信念的丹青,讓他們永垂于史冊。
⑦人們常說“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目標有多遠,路就有多長。信念就是一面不落的旗幟,艱定我們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指引我們走向一個又一個遠方。
⑧沒有理想的人和不肯為理想奮斗的人,就像一艘無舵的孤舟,就像一顆黑夜的流星,終將被大海吞沒,不知會隕落何方。尋找你的理想之燈并將它點亮,讓不滅的燈火伴你一生前行。
去掉“可以”。
開篇①段可放在第⑤段后面,第②段更適合做開頭。(結構略作調整。)
②段畫線句語言欠簡潔,建議改為“春暖花會開”。
⑤段把“我們可以”去掉,將“扣動心扉自問”改成“捫心自問”。
⑥段舉例很生動。改正畫線病句。
⑦段比喻生動,但有錯字和病句,須要認真修改。
⑧段語義表達有些模糊,應稍作調整。
教師在講解范文修改的過程中,提供給學生一些修改知識。如:任何文章都是內容和形式的統一體,因此,修改范圍也應該包含內容和形式兩方面的諸多因素。首先,要注意文章主題和觀點是否正確,這是一篇文章的靈魂。其次,要看材料選用上是否合適,內容是否真實,選材要能充分表現文章的主題,注意改正文中選用的抽象、空洞、不屬實的材料。第三,結構上是否合理也是修改文章的一個要點,要看文章結構是否完整,層次是否清晰,散亂、詳略不當是常見的文章結構問題。最后,要落在語言的推敲上,要看作文中用字造句是否恰當,要將病句錯字逐一訂正,繁冗變簡潔,殘缺補完整,語序混亂變通順。
【闡釋與點評】教師選擇了一篇中上等的文章進行示范,教師修改示范沒有太細,提綱挈領,點到為止。教師提供修改知識,為下一環節學生自批自改奠定基礎。
第三環節:學生四人一組,互讀互批互改。
教師將全班學生每四人分為一組,每組中有好中差三類寫作水平的學生,要求學生結合范例,根據教師提供的修改知識進行作文互批。教師巡回檢查指導,幫助解決批文時遇到的問題,提高批文質量。
【闡釋與點評】讓學生自改和互改,并不意味著教師輕松了,沒事可做了,教師必須做好正確、周密的指導和安排切實可行的具體方法,使學生掌握一般的批改方法,找到自改的路徑,這一環節還要注意小組成員的搭配,教師要隨時掌握各組批改情況和學生寫作程度的變化。
第四環節:前后文章對比,總結修改方法。
教師了解批改情況后,指導學生組織小組內對4篇文章的優劣進行綜合評價,寫出每篇作文的評價意見。批改過后,讓各組學生代表談談修改意見,推薦組內發現的好作文或精彩的語段,并在班級朗讀,讓大家欣賞共評。教師還利用實物投影將每組推薦的較有特色的文章片段修改稿和原稿進行對比展示,大家共同討論修改效果,讓學生感受修改的好處。
從中選取一例,用實物投影儀顯示原稿中的文段:
現在,我們的祖國正在走向繁榮富強,人們常說“家是最小國”,同樣,家也是組成國的最小單位,只有家富才能國強。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這一切。從我家這幾年的變化就可以體會到祖國正一步步地走向繁榮富強:我小時候,家里住的是平房,道路是土路,若下雨就變成了“水泥路”(除了水就是泥),出門滿腳泥。而現在我家住在樓房里,道路變成了真正的水泥大馬路。家里換了新家具,從桌子到床,從電視到電腦,都變成了新的!從前幾個人擠在一個房子里,現在我自己一個房間。寬敞明亮,生活空間越來越大,環境越來越好!以前的好朋友家也舊貌換新顏,成為了我現在的鄰居。大家在綠化小區中學習,生活,游戲!體驗著上一代的勞動果實!感受到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
改文如下:
人們常說“家是最小國”, 我們的祖國正在走向繁榮富強,同樣,家是組成國的最小單位,只有國富才能家強。從我家這幾年的變化中我深深感受到了這一切:小時候,我家里住的是平房,門前的道路是土石路,下雨天就變成了“水泥路”(除了水就是泥),出門就會“一步一個腳印”。如今我家住在樓房里,門前的道路變成了真正的水泥大馬路。家中也煥然一新,從門到窗,從桌子到床,都變成了新的!電視變大了,還添了電腦。從前幾個人擠在一個房子里,現在我擁有屬于自己的房間。生活空間越來越大,家里寬敞明亮,環境越來越好!以前我的好朋友家很貧困,如今也舊貌換新顏,成為了我現在的鄰居。我們一起學習,生活,游戲,從身邊的點點滴滴感受到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
教師進一步引導:①“我們的祖國正在走向繁榮富強,同樣,家是組成國的最小單位,只有國富才能家強。從我家這幾年的變化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了這一切”這段話語序上是不是有些混亂?用語上也不夠簡潔,需要再斟酌。②“幾個人”?哪幾個人?指代不明確吧。③“以前我的好朋友家很貧困,如今也舊貌換新顏,成為了我現在的鄰居。”怎么“舊貌換新顏”的?
全班集體討論,最終改為:
人們常說“家是最小國”,國富才能家強。從我家這幾年的變化中我深深感受到我們的祖國正在走向富強:小時候,我家里住的是平房,門前的道路是土石路,下雨天就變成了“水泥路”(除了水就是泥),出門就會“一步一個腳印”。如今我家住在樓房里,門前的道路變成了真正的水泥大馬路。家中也煥然一新,從門到窗,從桌子到床,都變成了新的!電視變大了,還添了電腦。從前我和爸爸媽媽擠在一個房間里,現在我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房間。家里寬敞明亮,環境越來越好,生活越來越富足!以前我的好朋友家很貧困,住的土房子冬冷夏熱,如今也搬進了新居,成了我現在的鄰居。我們一起學習,生活,游戲,從身邊的點點滴滴感受到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
【闡釋與點評】本環節教會了學生對文章要反復推敲,追根究底,從中發現問題,在對比和爭辯中暴露問題,然后對癥下藥,及時解決問題。教師在此環節的主導作用很重要,教師的適時點撥,對學生的鼓勵、指導、歸納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另外,如發現有較多的作文毛病相似,且內容涉及篇章結構等大問題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集體評議、修改。
第五環節:集中發現問題,討論修改方案。
教師將各組發現的問題歸納集中,對好的文章精益求精,對較差的作文力求找出閃光點予以鼓勵。利用實物投影顯示每組總結出來的修改方法和建議,相互討論,交換意見,自由發言,談自己的看法。教師進一步引導各組創造性地歸納修改文章的方法,統一認識后,集體制定出各組的修改方案。
【闡釋與點評】第五環節打破了束縛創造力的思維定勢,有一種學術討論的氛圍,是一種開放式動態課堂的教學改進。它改變了過去自己文章自己寫,自己文章自己讀的常態作文教學模式。帶動每一位學生積極參與到習作的讀、改、賞、議、評進程中,每一個學生的見解被認同都是對其極大的鼓勵,既增加了學生合作意識,也增強了學生敢于創造的自信心。
葉圣陶老先生說:“文章要自己改,學生只有學會自改的本領,才能把文章寫好。”為了使教師從繁重卻無效的勞動中解脫出來,也為了讓學生的寫作水平能切實提高,必須在作文教學中積極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努力開發學生的潛在創造力,讓學生成為修改作文的主人。正源于此,建構新型寫作修改課教學模式就成了我一直探索的問題。好的語文教學模式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它可以改變教師只憑借經驗和個體感悟進行教學,能夠更加規范地實施教學和導學,這也是我致力于此項探索的實踐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