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2014年黑龍江省中考整體命題思路及命題特點
2014年黑龍江省各地、市的思想品德試卷,貫徹了“總體保持穩定,深化能力立意,積極改革創新”的指導思想,試題在保持連續穩定、繼承歷年特點的同時,又注重改革創新。整體命題思路遵循了以下原則:
1. 導向性原則。反映素質教育要求,發揮思想品德課教學對學生思想品德、道德情感、政治態度的導向功能。
2.發展性原則。突出學科特點,在注意考查基礎知識的同時,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尤其注重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認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科學性原則。體現思想品德學業考試的性質、要求和特點,依據《課程標準》的三大模塊,即第一部分(成長中的我)、第二部分(我與他人的關系)和第三部分(我與集體、國家和社會的關系),并結合《中考說明》進行命題。
4. 生活性原則。貼近學生的生活,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開發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聯系學生的心理道德素質,利用學生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設計試題。
5. 友好性原則。試題的易、中、難題的比例為7:2:1,簡單題所占分值比例最大,能夠關注學生的認知水平,讓學生考出信心,感受成功。
在整體命題思路上,試題表現出了以下特點:
1. 著眼教材知識,突出基礎考查。黑龍江各地市思想品德中考按照《考試說明》要求,注重考查學生對學科基礎知識的基本技能的掌握。
【例1】 大慶市2014年中考試題選擇題第19題: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有56個民族分布在祖國的四面八方,由于漢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人口相對較少,習慣上被稱為“少數民族”,我國對少數民族實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
B.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C. “一國兩制”
D.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答案】B
此類試題是對基礎知識的直接考查,在其他地市的試卷中也皆有出現,在學習中務必掌握基礎知識,以提高準確率,抓住得分點。
2.堅持正確導向,凸顯育人功能。試題能讓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理解思想道德要求,促進道德與價值觀的內化與外顯。
【例2】龍東地區2014年中考試題簡答題第26題:
請對下列四幅圖的做法作出評價,簡要說明理由。(摘選兩幅)
【答案】圖一:評價:該同學是我學習的榜樣。理由: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或孝敬父母是公民應盡的義務。
圖二:評價:該同學的做法是錯誤的,違背了誠信的原則。理由: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做人的根本準則。
試題運用生動的漫畫作為背景材料,通過學生的判斷、評價以及理由的闡述,考查學生是否形成了正確的價值觀,展現考試的導向性,凸顯育人功能。
3.加大開放力度,突出能力考查。試題由知識立意向能力立意轉變,加大開放度,注重考查學生認識、分析和解決社會生活中各種問題的能力。
【例3】齊齊哈爾、黑河、大興安嶺2014年中考試題簡答題第27題:
2013年8月2日,由中央電視臺和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辦,以“書寫的文明傳遞,民族的未雨綢繆”為宗旨的大型漢字聽寫大會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迅速掀起了一股手寫漢字的熱潮。第(1)問:舉辦漢字聽寫大會有哪些重要意義?
【答案】有助于捍衛漢字的純潔性;激發人們對手寫漢字的熱愛,豐富其精神文化生活;保護和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提高人們的文化素質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利于建設文化強國,提高文化軟實力;有利于培養人們的愛國主義情感,增強民族凝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利于加強教育、科學、文化建設。
此題以央視倍受關注的漢字書聽大賽為背景材料,考查學生對中華文化的理解與認識,具有較強的開放性,為學生多角度思考留下空間。
4. 緊扣社會熱點,彰顯時代特征。試卷視野廣闊,能夠捕捉反映當前國內外形勢發展的熱點信息,有效利用現實話題,運用鮮活的社會熱點材料設置情景,將熱點信息與教材知識巧妙地結合起來,透露出鮮明的時代氣息。
在2014年的中考試題中,毛澤東誕辰120周年、首個低碳日、曼德拉逝世、珠算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東海防空識別區、天河二號、糧食產量十連增、上海自由貿易區等一批引人關注的國際國內重大熱點問題有機地進入試卷。這些最新的、關注度極高的、地方的熱點素材,讓學生感受到了強烈的時代脈搏。
【例4】牡丹江市2014年中考試題單項選擇題第2題:
2013年9月26日,我國建成的____寒地地鐵在哈爾濱載客試運營,“冰城”哈爾濱從此邁入“地鐵時代”。
A.首條 " B.第二條 " C.第三條 " "D.第四條
【答案】A
" "【試題點評】試題考查的是黑龍江省的重大熱點時政,此題在龍東、齊齊哈爾、綏化試卷中也作為考查重點出現。
5. 關注生活實際,落實情感目標。試題充分體現了生活化的要求,引導學生追求真善美,著力培養學生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例5】綏化市2014年中考試題探究與實踐第30題:
【我踐行】閱讀情境材料,運用所學知識,針對王宇的行為回答問題。(選取情境一)
情境一:公交車上,中學生王宇一邊吃香蕉,一邊看著車窗外的風景,還隨手把香蕉皮扔在車上。一位要下車的老大爺沒留神,一腳踩在香蕉皮上,險些摔倒。
存在的問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正確的做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答案】存在的問題:亂扔垃圾,沒有公德意識。正確的做法:要保持公共場所環境衛生,要考慮到不良行為可能產生的后果。
試題創設的命題情境皆是取材于學生的真實生活,注重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反映情感目標的實踐要求,關注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疑點和困惑點,考查學生是否形成了正確的價值觀念。此類情景試題在大慶市、齊齊哈爾市、龍東地區試題中都有所呈現。
二、2014年中考學生答卷存在的問題
1. 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有些學生在涉及基礎知識的考題上不能準確應答,出現基礎試題也須要反復思考,努力回憶的情況,這就在無形中浪費了寶貴的考試時間,降低了答題的速度和答題的準確率。
2.答題中缺乏認真審題的習慣,盲目作答。表現在對待客觀題上,拿起來就做,沒有審清題肢和題干的關系,匆忙選擇,往往造成不必要的失分。表現在對待主觀題上,不是先認真審題,看清楚后有條有理回答,由于缺少對整個題目的準確理解,沒有形成清晰的思路,完成的試題就出現了不符合題意要求、答案不完整、所答非所問等問題。審題不清是考試的大忌。
3. 答題時不能對相關的知識進行處理和整合。很多學生缺乏應有的知識整合能力,在答題時不能全面思考,綜合能力較差。
4.答題時不擅長運用學科術語,不能體現教材中的觀點。很多學生在語言組織上條理不清,只注重自我觀念的表述,不能體現教材中的觀點,“題在書外,理在書中”成了一句空話。這主要在主觀試題上體現明顯。主觀試題重點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須要學生通過材料分析,運用學科術語、基本觀點進行表述作答,初中學生由于受年齡和自身知識的限制,加上對學科基礎知識掌握不牢,語言組織能力欠佳等,往往在回答主觀題時,只用自己的語言表述,而沒有體現教材中的觀點,所答內容沒有表達清楚,要點不明了,層次不清晰,結果得分不高。
5. 答題時思維不開闊,考慮不全面,不能很好地結合熱點問題進行分析。有些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不強,在思考問題時不能深入分析原因所在,更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措施,對于答題技巧掌握不夠,答題過于片面。
6. 政治小論文的撰寫抓不住背景材料的主題,或論述過于淺白。齊齊哈爾、黑河、綏化試卷的壓軸試題為政治小論文,要求在有限的時間里寫出政治性強、旗幟鮮明、短小精悍、結構完整、論點突出、說服力強的文章,并且要求能夠合理地運用背景材料,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形成積極健康向上的態度等。有些學生的論文主題不夠突出,觀點不確切,或缺少理論,或缺少事例,或闡述不明,或態度含糊不清,造成了嚴重的丟分。
三、2015年中考思品命題趨勢與備考復習建議
以上分析對于我們備戰2015年中考有著相當有益的啟示:綜合2014年黑龍江省各地思想品德中考試卷命題原則和特點,可以預測黑龍江省2015年的中考試題,在命題理念、試卷設計思路、題型設置等方面會保持相對的穩定。再綜觀學生在答題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我們復習備考階段應該始終堅持扎實落實主干知識、熟練掌握基本解題方法、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不斷提高學習能力等原則,進行有效復習。
一般來說,思想品德學科中考復習有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系統復習,夯實基礎。這一階段是按單元(章節)復習,就是所謂的“過教材,捊課本(理清知識點和知識脈絡)”。
第二階段:專項復習,精講精練。這一階段是按模塊復習,一般可以按題型復習,目的是熟悉各類題型的答題方法和解題技巧;或按課程標準中“成長中的我”“我與他人的關系”“我與集體、國家和社會的關系”這樣的模塊將教材進行整合復習,目的是整合知識,增強知識的結構化、網絡化程度。
第三階段:聚焦時政,熱點復習。熱點專題的復習是由熱點材料、理論觀點兩個基本要素構成。那么,專題復習就必須體現出對其基本要素的科學合理組合與落實。專題復習是對主干知識、重點知識的鞏固強化,是對國家、社會生活中的熱點、焦點問題的再認識。因此,對專題復習,務必重視。第一,要重視以專題為核心的主干知識、重點知識網絡體系的形成與把握;第二,要重視以時政熱點為載體,強化運用與該專題相關的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訓練;第三,要重視運用與該專題相關的知識,解讀分析時政熱點等國家、社會生活實際。
第四階段:仿真模擬,實戰演練。這一階段是綜合模擬訓練,主要是做適量的模擬題和歷年真題,全面提升答題能力、積累臨場經驗。
第五階段:查漏補缺,自主復習。這一階段的復習可以完全交給學生自主復習,鞏固教材知識、過試卷,關注自己平時的易錯題等。
思想品德教材內容多、涉及面廣,相對其他學科來說課時量又少,因而復習一定要講策略,根據實際情況安排好計劃,這樣才能提高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建議如下:
1.以書為本,強化基礎。從近幾年的中考試題來看,無論試題內容多新、形式多活,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知識支點,正所謂“題在書外,理在書中”。在復習過程中要堅定不移地以書為本,回歸教材,熟練掌握教材上的基本概念、觀點和原理,打下扎實的學科基礎,以做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2.依據標準與說明,突出主干。標準即《課程標準》,說明即《考試說明》。依據標準與說明命題已成為黑龍江省近年來中考命題比較成熟的做法。因此,在迎接中考備戰的各個階段,我們都一定要重視對《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的學習、理解、掌握和應用。
3.善于總結與歸納,使知識脈絡化和系統化。復習時要掌握教材的知識結構及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提綱挈領”地復習,突出重點。
4.關注實際,學以致用,培養能力。要多關心“天下事”和“身邊事”, 如資源問題、環境問題、最新科技問題等都屬于 “長效熱點”。還要學會運用學科知識去思考、評價、分析,這不僅有利于拓寬視野,增長見識,也有助于提高思維層次,鍛煉解題能力。
總之,在中考思想品德總復習中,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著眼于知識、能力和覺悟三者的有機統一,立足于《課程標準》《考試說明》與教材,關注熱點,掌握方法,提高能力,我們才能在考試中立于不敗之地。
(注:作者系2013年度齊齊哈爾、黑河、大興安嶺市三市地聯合命題組優秀命題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