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嘯天面對鋪天蓋地的口水與吐槽,尚能做到處變不驚,罵不還口,吐吧吐吧,橫豎獎杯我已領回家了。
魯迅是大紅大紫過的人,后來遭遇到“懸崖式降級”,就沒什么人搭理他了。幸好還有個魯迅文學獎,打的是他的旗號,每三年要評一次獎,評出一批魯迅獎得主。所以,一般民眾,也就會每隔三年聽到一次魯迅的名字。這個三年的周期,正好可以讓大家淡淡地憶起這個抽煙很兇的男人。
今年是第六次評獎,不出所料,又評出了一批魯迅文學獎的得主。這個魯獎和莫言那個諾獎,檔次明顯不同,但各位也不要低看了它,因為魯獎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所以,獲獎名單的公布向來是條大新聞。
凡大新聞,其中都是有故事的。有的大新聞,光看標題就知道其中有故事,虎嘯獅吼,刀光劍影,可是因為涉及到機密,或是涉及到時機,正文部分只有平淡無味的幾十個字,記者想要挖出點細節,新聞官就會說:“你懂的……”記者就笑起來。這個笑不是會心一笑,是不懂裝懂,國家機密,記者哪里會得上心,他說“你懂”,你懂個屁,只好瞎猜瞎編瞎傳播。
但評文學獎,沒什么了不起,名單一下子就公開了。但我們看著那份名單,總是有點不解,好些人都是頭一次聽說,感覺他們是橫空出世式的空降大員,至于是從哪兒飛來的,不知道。平時看書看報好不容易認識了幾個作家,名單里怎么也找不到。這倒有點像中國評出的“兩彈一星”元勛,這些人是搞尖端武器的,躲在沙漠深處,還要隱姓埋名,大家不認識很正常;可是,評小說、評詩歌,搞得也像評“兩彈一星”,他不認識我,我也不認識他的,至于么?
“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也應當是“具有最高水平的文學獎”吧?可就是在這一條上,今年的魯迅文學獎被人揪住了小辮子。公眾的質疑聲是,寫寫打油詩也能得大獎?這不成了注水牛肉了么?
那個寫打油詩的人叫周嘯天。他對自己很肯定,說他“不輸唐代詩歌的文采”。魯迅獎的評委和他保持高度一致,全票肯定了他,他不得魯迅獎,就是違拗民意了。魯迅獎可是“最高榮譽”,得到這么大個好處,人的胸懷自然也會變得寬闊起來,所以周嘯天面對鋪天蓋地的口水與吐槽,尚能做到處變不驚,罵不還口,吐吧吐吧,橫豎獎杯我已領回家了。
周嘯天也不是沒有自己的粉絲,有的,還是個重量級:王蒙。王蒙的名氣其實比周嘯天大,但王蒙就是佩服他的詩,說他“寫就了一首大詩,差可無恨”。挺周的人,少得可憐,由此也可看出,挺周是有風險的,但王蒙不惜當這個少數派也要挺他贊他。如果上網查一查,王蒙評周的文章,現在也在被人評了,當然不是說他的好話,是惡評。王蒙經過大世面,想來早有精神準備。
周嘯天中了大獎,當然不會說魯迅獎的壞話。可是阿來坐不住了,跳出來,對這個獎說三道四,發泄了一通心中怒氣。阿來的名氣也比周響,他寫《塵埃落定》,其中那個傻子王爺,寫得多好。阿來是拿過許多國內大獎的人,但這次阿來是拿破侖碰上了滑鐵盧,輸得很慘,十來個評委誰也不投票給他,集體合謀,送給阿來一枚“大鴨蛋”。阿來早已功成名就,他也不指望靠這個獎評職稱漲工資,阿來憤憤不平是因為“面子”上過不去。為什么要加引號,因為阿來要的不是他個人的面子,而是國家獎項的面子。評這個獎,到底是靠質量還是靠江湖關系,是靠評獎制度還是靠幕后交易,阿來覺得有話要說,不吐不快。當然,阿來關心的還有魯迅的面子,這是魯迅文學獎嘛!
中國的作家中,最有面子的,曾經是魯迅。魯迅的雜文好,魯迅的小說好,魯迅的散文好,好,好,好,一直到他的思想好,政治好,什么都好,最后就成了文化旗手,全民偶像。魯迅個子不高,紹興有個紀念館,陳列著魯迅穿過的一件棉布長袍。說是長袍,其實不長,因為魯迅個兒矮。但這么矮的人,偏偏被冊封為旗手。看過奧運入場式就知道,當旗手的人,都是大高個,不是姚明就是劉翔才行。按奧運標準,魯迅不夠格。可是,若要按照其他標準,魯迅就夠了。小個子魯迅當上了旗手,一當就是幾十年。在我們眼里,魯迅是天生的旗手,他會一直當下去。想也不用想,誰能頂替他啊?可是,有一天,中國突然覺得不需要什么旗手了。這個崗位被取消了,魯迅下崗了,他再也不是走在隊伍最前面的那個旗手了——這叫走下了神壇。
走下神壇,魯迅就不吃香了。過去中小學課本中選了好多他的文章,現在逐年在減少。讓人隔三年就想起魯迅的,就是這個文學獎了。可惜最近的幾屆評獎,好像總是風不平浪不靜的。這是前所未有之事,這個國家大獎遇到了信任危機。“魯迅”的名字和這樣的獎連在一起,確實沒什么面子。
當旗手、當偶像,不當旗手、不當偶像,都是魯迅死后發生的事。魯迅個人,從物質層面上說,早已是塵埃落定,魯迅的墓就建在上海虹口公園內,后來這個公園就叫魯迅公園了。和魯迅公園有關的最新消息是,魯迅公園歷經一年大修,近日重新開放。跳廣場舞的大媽們手挽著手,沖進公園內搶占地盤。還有打太極、扭秧歌、唱戲彈琴練美聲的,各路神仙都盯上了園中這地。可以期待的是,魯迅不會感到無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