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穿著一件乳白色長裙,站在陽臺上。飄過來的火藥味兒真濃真嗆,不由得讓我懷疑,我們是不是炸死、至少也是炸傷了那三個穿著精制西裝的小伙子?
新郎闖關
英國新郎官和伴郎步步逼近新娘的家,我們用接二連三的大“爆炸”歡迎他們。成千上萬的爆竹噼噼啪啪,猶如機關槍響個不停。
看起來、聽上去,我們都好像是在頑強抵抗敵人的進攻、捍衛自己的城堡。
我站在那兒,百思難解。和我一樣同是伴娘的姣姣(音譯)大聲喊道:“快點快點,他們來了,鎖上門!”和我不一樣的是,姣姣以前有參加中式婚禮的經驗,非常了解那些“闖關大考驗”。
女方家庭成員迅速沖向四道門。來自威爾士的新郎官約翰需要通過這四道門、才能娶走上海新娘王維嘉(音譯)。
維嘉在臥室內等候。她穿著一襲潔白的婚紗,坐在鋪著大紅床單的床上。
姣姣透過門縫大聲喊道:“你們是誰?”好像我們根本不認識對方似的。其實,過去兩個小時,我們一直在做準備:家里所有的人都要做頭發,等候新郎官一行的到來。
姣姣拉住我的手,說:“來來來,讓他們給我們點賄賂。”
我順從地要求新郎給我紅包,否則我就不幫助他闖關。其他人也一樣。
我開始看出點眉目了。“告訴我們你要娶王維嘉的10個原因!”“不行,不行,說得這么慢,猶豫什么?做10個俯臥撐!”
我們大喊大叫,笑成一團,繼續折磨可憐的新郎官約翰。
王維嘉曾經警告我說,她的上海婚禮和我在英國參加過的所有婚禮都截然不同。第一點,新娘要換5套衣服,儀式包括兩起茶道。還有,在英國,辦婚禮,平均要花費3.3萬美元。和英國不同的是,在中國,辦婚禮可能還能賺錢,因為來賓給紅包非常慷慨大方。
再有一點“小小”的差異,我需要在婚禮上講話……用中文講話!
王維嘉和約翰的婚禮在上海金融區陸家嘴的麗斯卡爾頓酒店舉行。那里正在修建第二座500米高的摩天大廈。電影制作人如果要想給自己的影片增添一點未來幻想的感覺,總會選擇到這樣的地方來。
接下來,我在新娘套房中排練演說時,可以近距離看到東方明珠電視塔。電視塔看上去猶如蓄勢待發的太空船。不過,轉頭看看,維嘉的親戚們按照老傳統,在床上擺了雞蛋和許多干果——就像西方人圣誕節時喜愛吃的那些干果一樣。這樣做,毫不含蓄地表明,結婚了,下面的任務就是生孩子了。
我講話結束的時候,也按慣例加了一句“早生貴子”。
造人有方,這樣的期待,新人是想逃也逃不掉的。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他們能享受到任何隱私。
中西共舞
新人換上當天倒數第二套衣服——傳統的中式大紅繡花衣——的時候,我的任務是緊緊頂住更衣室的門,防止有親戚闖入,干擾換衣進程。
在中國,最好的情況下,隱私也不過只是一個松散的術語。但是,新娘的老姨王女士絕對不會讓有人身上沒穿衣服成為她不能和新人共度一點時光的借口。
儀式結束、大餐吃完,開始西式的迪斯科。沒多久,響起比吉斯的《活著》。突然間,我意識到來賓分流,一群人站在一邊兒、面呈迷惑狀;另外一群人——主要是年輕的外國人——舉著雙臂、扭動腰肢,手舞足蹈。
這一次,輪到上了年紀的中國來賓感到百思不解、力所不及了。
正如12個小時之前的我一樣,這一次,是新娘的叔叔勇敢跨越文化鴻溝。
他步入舞池。我拉住他的手,我們一邊咧著嘴大笑、一邊轉圈兒。
這起婚禮,雖然原因可能不同,但對我們兩人來說都是長久難忘的。共舞中劃上句號,真是再好不過了。(編輯/唐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