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上,8月可是一個大事件集中的月份!除了建軍節,首次使用“解放軍”名稱,百團大戰,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開館,八一電影制片廠始建……都發生在8月。這些可都是一個真正的小軍事迷應該了解的大事件哦!
南昌起義
1927年8月1日,針對中國國民黨反動派的“分共”政策,周恩來、譚平山、葉挺、朱德、劉伯承、賀龍領導發動了江西南昌起義。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8月1日成為中國工農紅軍和后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
百團大戰
1940年8月8日,朱德、彭德懷、左權下達《戰役行動命令》,八路軍的晉察冀軍區、第129師、第120師在總部統一指揮下,在華北地區2000多公里的戰線上,對日本侵略者發動了大規模攻擊。戰役發起第3天,八路軍參戰部隊已達105個團,故稱“百團大戰”。百團大戰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在華北地區與日軍發生的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戰役。
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
1947年8月,中共中央軍委以劉伯承、鄧小平領導的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組成戰略突擊隊,在各解放區軍民的策應和陳賡謝富治、陳毅粟裕兩路大軍的配合下,采取無后方千里躍進的進攻樣式,直搗國民黨軍統治的大別山區,創建革命根據地,威脅南京和武漢兩大重鎮,為轉入全國性的戰略進攻奠定了基礎。
首次使用“解放軍”名稱
1945年8月13日,《解放日報》發表《當前的緊急任務》的社論,多次出現“解放軍”的提法。《解放日報》是中共中央的機關報,這是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第一次公開使用“解放軍”的稱謂。“解放軍”一詞最早出自劉少奇于1944年8月20日在中共中央軍委高層干部會議上的發言。
八一電影制片廠創建
八一電影制片廠始建于1952年8月1日,前身是八路軍“延安電影團”。從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沖破黎明前的黑暗》《柳堡的故事》《英雄虎膽》《永不消逝的電波》《回民支隊》《戰上海》《林海雪原》《地道戰》《野火春風斗古城》,到七八十年代的《閃閃的紅星》《歸心似箭》《晚鐘》《四渡赤水》《風雨下鐘山》《巍巍昆侖》(其中《晚鐘》對戰爭中的人性反思和人道主義光芒,使該片獲得了柏林電影節“銀熊獎”),直至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革命歷史題材戰爭巨片《大決戰》《大轉折》《大進軍》——波瀾壯闊的革命戰爭,異彩紛呈的電影畫面,熠熠生輝的銀幕形象,為中國乃至世界電影畫廊增添了光輝一頁。
進入新世紀,八一廠攝制完成了《沖出亞馬遜》《驚濤駭浪》《太行山上》《雄關漫道》《士兵突擊》等一系列屢獲大獎的優秀影視作品。
軍事博物館開館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是中國唯一的國家級大型綜合性軍事博物館,1960年8月正式開放。建館50多年來,平均每年接待觀眾200萬人。
軍博的基本任務是收藏、研究、陳列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事斗爭歷程和人民軍隊建設成就的文物、實物、文獻、資料,以及反映中華民族五千年軍事歷史的文物、實物、文獻、資料,圍繞黨、國家和軍隊的中心工作,舉辦各種專題性、時事性、紀念性展覽等。
到目前為止,軍博收藏34萬多件文物和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