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期間,為了讓學生能在安靜的環境下考試,各大考點路口都增派了交警,禁止車輛通行。
高考第一天一大早,車牌尾號36的出租車司機拉上了兩位中年夫婦,他們穿著簡樸,各背著一個擦鞋箱。夫婦倆要去的地方是高考考點之一——17中后門的背巷。
交警在考點路口值勤,但城市地形道路復雜,他們管得了大血管,毛細血管的小巷就無法顧及了,熟悉道路的司機紛紛尋找捷徑,所以17中后門的背巷在高考這幾天,就交通量倍增。
小巷很窄,只能兩輛出租車勉強錯車,多半司機會打喇叭催行。目的地到了,中年男人先下了車,中年婦女卻往前走了二三百米才下車。她一下車,就把擦鞋箱往路中間一放,把迎面過來的一輛車攔住了,后面又來了輛雙排座,巷道本來就窄,這下就把“尾號36”給卡在了那里。
被擋住的司機猛打喇叭示意中年婦女讓開,可女人把鞋箱家什擺開,毫無退讓之意。
司機跳下車跟中年婦女理論,中年婦女說:“今天我的孩子高考,這里不讓通車,我在這里免費為好心折回去的司機擦鞋。”
誰稀罕她擦鞋?!后面聚過來的車越來越多,將小巷堵了個結實。
“尾號36”更沒法出去了,他往后一看:那邊,中年男人也把擦鞋箱擺到了路中間,兩人正好把17中后門的來去路都擋住了。被堵的車鬧哄哄一片,觀望的、謾罵的,很多司機打起了鳴笛。
17中里提示高考要開始的鈴聲響了,中年婦女連連向后面車輛擺手:“孩子們要開始考試了,大家行行好,不要再鳴笛了,我兒子本來就有神經衰弱。”
可是,沒人聽女人的,鳴笛催道聲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有兩個司機去搬中年婦女的擦鞋家伙,要強行通過。
這時,一個推著自行車的男人在后面大喝一聲:“我女兒也在這所學校參加高考,今天我班也不上了,我就在這里擋路,誰要是再鳴笛,我跟誰急!”
男人高舉著自行車邊嚷嚷邊擠到中年婦女這邊,把自行車一橫,雙手叉腰、怒目圓睜:“誰要是想過去,就從我身上輾過去!”
男人嗓門大、氣勢兇,司機、乘客們被鎮住了,一時間鳴笛聲停了。大家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后面堵的車越來越多,前面的車無法退回去。
“尾號36”被擠在最里面十分著急,跑出租的人時間就是金錢,他跟中年婦女商量:“要不讓這些車先過去,后面的再擋。”
中年婦女搖搖頭:“不行,這里巷道窄,司機就喜歡鳴笛,放過了一輛,后面一輛接一輛就攔不住了。去年我兒子就是因為在這所學校考試時被騷擾,才沒有考出好成績,這會影響孩子一生啊,所以我跟老公商量著給各位師傅免費擦鞋,求他們讓讓道……”
“尾號36”無奈地搖搖頭,看來今天他不被堵到中午,是出不去了。
兩邊的車隊僵持在了那里。一個穿制服的男人側身插了進來,氣勢洶洶地叫道:“你們是交警嗎?當今是法制的社會,你們私自設卡是要被處罰的,讓開!我們還有正事要辦。”
男人的制服寫著他的權威,中年婦女和自行車男人有些心虛,但依然不肯讓開。司機們受到了鼓舞,重新叫嚷著要他們讓開。
不可開交時,附近居民樓的一位白發老太太蹣跚著擠了過來,她把小凳子往地上一放,說:“可憐天下父母心,大家幫個忙,成全這兩位父母吧,我家沒孩子參加高考,但我老太太今天就想管這閑事,請各位退回去,你們退一小步,可能孩子們就能前進一大步啊。”
白發老太、中年婦女、自行車男人攔在那里,好似銅墻鐵壁一般,包括制服男人在內的司機們不忍再鬧了。不遠處的教學樓內,窗內的學生們正在專心高考,完成人生的轉折。
不知是誰當起了臨時交警指揮交通,一輛接一輛的車退了回去。“尾號36”最后一個才開出去,今天這一幕他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他不由想起了正在上初中、三年后就要高考的孩子。
下午的考試又要開始了,擦鞋夫婦吃過飯,背著鞋箱來到原先那條小巷,準備為孩子的一生繼續筑兩道親情保護墻。
巷道路口,一輛車橫停在那里,已經有人替他們充當了保護墻,夫婦倆定睛一看:那不是別人,正是早上載他們的“尾號36”,他在出租車上貼了16個醒目的大字:前方高考,多謝繞行,孩子一生,足下留情。
(責編:丹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