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喬爾是一位30歲的加拿大小伙子。大學畢業后他一直從事電腦技術工作,每天兢兢業業工作,期待賺到更多的錢,好早日迎娶女友達爾婭。
這天,達爾婭突然約他見面,要和他分手,因為她的新男友可以給她住房以及安逸的生活。面對達爾婭離去的背影,他感覺是那么絕望。回到租來的蝸居,已經是深夜,因為忙著加班,喬爾幾乎一整天沒吃東西了,可是他發現廚房里只剩下一只雞蛋。
饑腸轆轆的喬爾盯著雞蛋發了半天呆,仿佛它能變成一幢房子,挽回戀人的心。他突發靈感:“既然買不起房子,不如自己來造,就設計成雞蛋的形狀!”喬爾興奮起來,忘記了饑餓,也忘記了失戀的痛苦,打開電腦開始設計蛋形房屋結構圖。房屋設計好了,該使用什么材料呢?喬爾為此頭疼不已。同事約翰嘲笑他說:“雞蛋本來就等于零,別再白白折騰了!”
喬爾不肯服輸。有一天他去郊區辦事,看到一片郁郁蔥蔥的樹林,靈感再次冒了出來:“木頭不就是最好的材料嗎?”從此,稍有空閑他都會跑到森林里去,尋找適合搭建房子的樹木。半年多時間,一間外表如蛋形的樹屋真的建起來了。它立在一棵大樹的枝椏間,看起來小巧玲瓏,功能卻一樣也不少,廚房、臥室和衛生間全是“濃縮版”,它還利用太陽能來發電,十分環保。
很快,喬爾搬進了自己的小屋。他時常寫網絡日記,記錄自己住在蛋形房子里的生活:飲食起居,與小動物們和諧相處,野菜的味道如何鮮美等等。這種世外桃源般自得其樂的生活,吸引了眾多的“圍觀者”,一位整天在寫字樓里忙碌的女孩主動聯系喬爾,說希望在周末時租用他的小屋。喬爾欣然答應,女孩和男友跑到森林里美滋滋地住了兩天。很快,蛋形屋可以租住的消息讓更多的人慕名而來,喬爾干脆又建起了第二座蛋形屋。
一次,有位小伙子借住幾天后戀戀難舍,“不如把你的蛋形屋出售,我們來當鄰居吧!”喬爾欣然同意,這筆生意讓他意識到了巨大的商機,干脆辭掉工作,一心一意開始建造更多的蛋形屋。短短半年的時間,喬爾就擁有了三十多位鄰居,他們平時住在城里,周末來小屋度假,這種愜意的休閑生活,不僅讓房子的主人身心得到放松,更讓喬爾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一天,老同事約翰來訪,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說:“真沒想到,你現在如此風光!”“沒什么大不了的,我只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證明了一個小小的道理:有的時候,雞蛋也可以不等于‘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