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電視節目《爸爸去哪兒》紅遍大江南北,春節期間《爸爸去哪兒》電影大賣,在觀眾的期待中,節目制作組正在緊鑼密鼓地展開《爸爸去哪兒》第二季的準備工作,引起人們熱議的除了第二季的候選人物,還有每一期節目的拍攝地點。
第一季《爸爸去哪兒》選擇了北京靈水村、寧夏沙坡頭、云南普者黑、山東雞鳴島、湖南福壽山、黑龍江雪鄉作為拍攝地,在節目中,我們不僅看到了爸爸與孩子之間發生種種趣事,同時也領略了這6個村莊優美的自然風光和各具特色的民俗風情。那么2014年,《爸爸去哪兒》究竟會去哪兒?
在綜合考慮了鄉村的自然風光、地域風貌、生活民俗、人文風情等因素的基礎上,我們橫跨祖國東南西北,也推薦6個具有獨特風格的美麗鄉村,作為第二季《爸爸去哪兒》的備選拍攝地,這幾個地方不僅可以作為節目中明星爸爸們的體驗之地,同時也是普通百姓出游的最佳選擇。
地點一:科爾沁
地址: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
住宿:蒙古包
活動:騎馬 摔跤 擠馬奶 數星星
在美麗富饒的科爾沁大草原,人們可以完完全全地體驗一把游牧民族的生活。科爾沁草原與錫林郭勒草原相接,北鄰呼倫貝爾草原,地域遼闊,資源豐富,是中國四大草原之一。
科爾沁草原又稱科爾沁沙地,是蒙古族地域文化——科爾沁文化的發祥地。這里青山嫵媚、草木葳蕤,鮮花遍野,百鳥翻飛,空氣清新,你可以騎上駿馬,肆意地奔馳,風兒如影隨形;還可與伙伴摔跤競技,練足臂力,人人都是條好漢子;或者走進馬圈,一滴滴地擠出馬奶。夜幕降臨,躺在草地上,夜觀星景,以地為床,以天為被,真真切切地感受馬背民族的生活,無比暢快!
地點二:勐混鎮
地址:云南省西雙版納勐海縣
住宿:吊腳樓
活動:采茶 潑水 跳孔雀舞
勐混鎮位于西雙版納的南端,深藏在熱帶雨林之中,有著濃郁的亞熱帶風光。茂密的森林中可見聳入云霄的望天樹,碧綠的稻田層層鋪開,綠綠蔥蔥之中可見吊腳樓俏皮地躲在里面,如同躲貓貓的孩子,怕被人發現,卻又忍不住探出頭來。
這里的人們大多保持著原始的生活方式,女人們在稻田勞作,男人們在吊腳樓下聊天,老人在吊腳樓上發呆小憩。采茶時節,女人們便背著竹簍來到茶山上,一邊聊天,一邊采茶,興致來了,還會唱起山歌。每年4月份的潑水節,除了潑灑吉祥水,人們還會劃龍舟,跳象腳鼓舞、孔雀舞,放高升,斗雞,人人身著盛裝,喜氣洋洋,如此豐富多彩的生活,哪里還有時間去煩惱?
地點三:烏蘇鎮
地址: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撫遠縣
住宿:東北大炕
活動:捕魚 觀日出
烏蘇鎮位于黑龍江與烏蘇里江匯合處,東臨大江,西依小河,與俄羅斯西伯利亞大鐵路在遠東地區最大的編組站卡雜科維茨沃隔江相望,是中國最東端的行政鄉鎮,號稱“東方第一鎮”。據統計,常住人口只有一戶人家,所以也是全世界最小的鎮。
烏蘇鎮地方雖小,但并不影響這里驚艷世界的美景,作為中國大陸第一個迎接陽光的地方,每日清晨,在伊力嘎山頭,都能最早看到一輪紅日從黑龍江與烏蘇里江兩江交匯處涌出,“滄海浴日,金輪晃漾!”其瑰麗指數五顆星。
不僅如此,它還很富饒,烏蘇鎮附近的烏蘇里江水域是我國著名的大馬哈魚漁場,被稱為“金色的網灘”,黑龍江省90%以上的大馬哈魚都產自這里。每逢白露前后,漁民們便從四面八方集中來到這一帶捕魚,鎮上一改平時的清靜孤寂景象,機聲隆隆,人歡魚躍,熱鬧非凡,一派繁榮景象。
地點四:磧口鎮
地址:山西省呂梁市臨縣
住宿:窯洞
活動: 聽濤聲 觀皮影 學剪紙
磧口鎮地處呂梁山西麓,位于黃河晉陜峽谷中部,臨縣城南48公里處,因黃河大同磧而得名。黃河由北而來,湫水從東而至,臥虎山橫亙鎮北,黑龍廟雄峙河東,山環水抱,陰陽交會,山的氣勢,河的雄渾,凝成了“虎嘯黃河,龍吟磧口”的壯麗圖景,并因此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古鎮依然古色古香,腳下是石板路,兩邊是高圪臺,房檐連著房檐,店鋪挨著店鋪。門對門,窗對窗。以“西灣民居”為代表的一批具有黃土高原建筑特色的晉商“老宅院”,還有街上的老店鋪、老字號上都留有明清風格的磚雕、木雕、石刻,到處可見文化,遍地可見藝術。
入夜后,古鎮格外安靜,借著古鎮人家的木窗框里透出的點點橘黃色的燈光,漫步在五里長街上,依然可以聽見那萬年未變的黃河交響樂,仿佛穿越了時空隧道,一切都那么悠遠、深沉、厚重,重尋歷史,重獲啟迪!
地點五:墾丁
地址:臺灣省屏東縣
住宿:小矮樓
活動:撿貝殼 鉆石洞 觀海浪
墾丁位于臺灣本島最南端的恒春半島,三面環海,東面太平洋,西鄰臺灣海峽,南瀕巴士海峽。這里的景觀具有多樣性,有沙灘貝殼,崩崖、沙瀑、群裙、鐘乳石洞,還有熱帶雨林稀有植物、種類繁多的昆蟲蝴蝶,候鳥遷徙在此落腳長達半年。
這里的地質以珊瑚礁為主,在三面環海北依山巒的地形下,加上長達半年的落山風吹拂,造就了墾丁特殊的地形風貌。光著腳丫子,在海灘上嬉戲,尋找那些可愛的貝殼,吹著海風,透過清澈的海水看魚兒游來游去,在茂密的熱帶雨林中,看昆蟲蝴蝶舞蹈,還有那被風吹出的奇異地貌,就像奇幻大片的神秘背景,生活有時需要探險!
地點六:漁梁村
地址:安徽省歙縣徽城鎮
住宿:老宅子
活動:體驗徽派建筑和私塾生活 品豆腐 摘野果
漁梁在唐代即已具雛形,其名稱由壩而來,漁梁壩,是隋朝一位官員汪華所建,選用的花崗巖,徽式風格榫頭,將塊塊巨石牢牢“鎖”住。水壩壩長143米,底寬27米,是我國極具代表的一個古代水利工程,每逢春夏水漲湍流沿三道水門飛瀉而下,濤聲轟鳴,雪浪排空,十分壯觀。
漁梁有一條主街,垂直該街則衍生出10余條小巷,一色的木排店面,一色石板卵石路面,繁榮與寧靜,構成了漁梁村落內部頗具特色的街巷空間。老街的房子最有特色的一點是“亦店亦宅”,有前店后宅式,前店中坊后宅式,下店上宅式,坊宅混合式,老屋涼快,因此許多老人都喜歡聚到這里聊天下棋。
在這里,豆腐是一道家家常做的菜,尤其毛豆腐最為出名,以毛豆腐為主料,用油煎后,佐以蔥、姜、糖、鹽及肉清湯、醬油等燴燒而成,上桌時以辣椒醬佐食,爽口極了。村周圍 的地里,生長著許多果樹,沒事可以去摘野果,在文化彌漫的古樸氣息中,感受恬靜的鄉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