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到底有多重
這要從云的組成說起。一朵云的成分很復雜,除了主要的水滴、冰晶,還有粉塵、海鹽微粒、污染物等。科學家們曾經計算過,積云(我們平常最常見到的云,形狀像棉花堆)的含水量為每立方米0.2~1克,如果是濃密的烏云,含水量會更多。一片1立方千米的積云,從地球上看只是一小朵,如果按每立方米平均含水量為0.2克計算,它的重量能達到200噸,相當于50頭大象呢!
那么重的云為什么不會掉下來
你能想象50頭大象在你頭頂的天空上飄浮的畫面嗎?這不可能,除非是地球引力消失了。可是,相當于50頭大象那么重的云為什么能飄在天上不會掉下來呢?它的“輕功”可不一般呢!
跟大象不同,云是由很多微小的水滴和冰晶聚集到一起形成的,體積非常龐大,它所受的浮力也很大,空氣的流動產生的上升氣流托住了它。除了上升氣流,每當水滴下落時,空氣也會跑出來阻止它下落,這種阻止水滴下落的力就是空氣阻力。
這就像一場水滴和空氣的拔河比賽,如果水滴的力氣(重力)小一些,云就會被氣流托著上升;如果兩者勢均力敵,云就會懸浮在空中不動;如果空氣的力氣(空氣阻力)小一些,那么水滴將會下落,于是就下雨啦。
云是怎么變成雨的
水滴怎樣才能成為這場拔河比賽的贏家呢?這需要一些條件:溫度突然降低,空氣中的濕度增加。這樣,云里的小水滴體積就會變大,重力也相應變大。當水滴大到氣流不足以支持它的重量時,它就會落向地面。
云能預報天氣嗎
云的樣子千奇百怪,不同的云和不同的天氣是有一定的聯系的。
灘云
一般在海灘上出現,因為天氣較冷而形成,貼近地表,常常是雷雨降臨的前兆。
乳狀云
云層的底部像細胞一樣一團一團的,它的出現常常預示著強暴風雨和其他惡劣天氣即將到來。
積雨云
通常又濃又厚,體積龐大,像高聳的山峰,底部會慢慢變黑。當看到積雨云的時候,你可千萬躲一躲,通常一場猛烈的暴風雨就要來了。
放射形云
這是我們肉眼很難看到的景象,只有在太空中,通過衛星才能觀測到。這些巨大的云團呈射線形,綿延幾百公里。它們一般預示著小雨和陰天。
云對地球還有什么作用
晴朗又炎熱的日子,你在外面忍受著陽光炙烤的時候,有一片云從你頭頂飄過,你一定會感覺涼快多了。這是為什么呢?因為云反射了太陽光。不是所有的云都是這樣,低空的絮狀云能使我們感到涼爽,而處在高空大氣層中的云,它們的作用恰恰相反,它們是為地球保暖的,它們就像是地球的大衣,防止熱量流失到太空中。云對地表有降溫和保溫的雙重作用。不過,究竟云是如何平衡地起到為地球降溫和保溫這兩種作用的,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還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