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晚上,我們一家三口圍著餐桌吃飯,其樂融融。爸爸不停地講笑話,逗得我和媽媽哈哈大笑。
(開頭第一段樸實自然,也讓我們知道“風波”之前還是“其樂融融”的。)
飯后,爸爸看到餐桌上一片狼藉,故意板起臉來,一本正經地說:“孩子他媽,怎么還不去洗碗呀?”媽媽聽后,忍住笑說:“天天都是我洗碗,常說男女平等,今天這碗筷該你洗!”爸爸樂了:“我講笑話逗你們開心,你還想讓我洗碗?”
(“洗碗事件”開幕了,且看爸爸“故意板起臉”,“一本正經地說”,媽媽“忍住笑說”這些細節描寫,為全文奠定了輕松、幽默的筆風。)
看到爸爸媽媽爭論不休,我決定當一回“和事佬”?!班藕?!”我清了清嗓子,說:“每天都是媽媽洗碗,的確挺累的,今天我們家來一次公平競爭?!薄霸趺锤偁??”媽媽見我站在她這邊,可高興了,忙迫不及待地問?!笆前?,你說說看。”爸爸也感興趣地說。我一臉嚴肅地說:“為確保公平,石頭剪刀布,誰輸誰洗碗!”爸爸聽后一臉壞笑:“小玉,吃飯有你的份兒,那洗碗也要有你的份兒吧?”不好,我中計了!早知如此,剛才就不瞎起哄了。為及早抽身,我連忙聲明:“注意啊,我是裁判,不能參與競爭!”爸爸和媽媽聽后,笑得前俯后仰。
媽媽說:“要想實現真正的公平,你也跑不了?!薄拜斄酥徊贿^洗碗而已,怕什么!”爸爸插話道。“誰說怕了?”我有點急了,“那好,開始吧!”爸爸正等著我這句話呢。唉!我又中了爸爸的激將法。
(這兩段對話非常有生活氣息。采用這樣的對話描寫,讓我們在感受輕松幽默的家庭氛圍的同時,也體會到了閱讀的快感。)
沒辦法,我只好硬著頭皮上陣了。我們三個人圍成一個圈,大家緊握拳頭,將手藏在身后,瞪大眼睛看著對手。“一——二——三!”大家的手一起亮了出來,都是石頭。石頭砸石頭,無效,重來!“一——二——三!”大家的手又一次亮了出來:爸媽出了兩個石頭,砸我一把剪刀?!安凰悴凰?!你們聯合起來騙我。”我想耍賴。媽媽立即反駁道:“愿賭服輸,不能耍賴!” “可是……”我還想狡辯。“別可是啦,洗碗吧!”爸爸笑著將碗筷推到我面前。
(詳細而生動的過程描寫,運用了“圍”“握”“藏”“瞪”“亮”等動詞,準確簡潔,“石頭剪刀布”的場景歷歷在目。)
“洗就洗!”我捧著一大堆碗筷向廚房走去,摸著油膩的碗筷,心里真不是滋味。不過,一想到爸爸媽媽平時上班的辛苦,我所有的不快就立刻煙消云散啦!這不,我還哼上了自創的洗碗歌。
(真實的心理體驗:先是不快,后是暢快,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懂事的小女孩。全文也因為這個精彩的結尾顯得更加暖意融融。)
教師點評:作者敘述了自己和爸爸媽媽晚飯后為洗碗而爭執的事,寫出了生活的樂趣。此文最大的特色是文風幽默,讓讀者在閱讀習作的同時收獲了快樂。此外,文章用詞準確,語句通順,內容具體,表達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
指導教師:閻長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