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無子抱養
三十年前,鐘山腳下的鐘運召,娶回鄰村馬草蘭為妻,不知是否老天爺有意和他們開玩笑,安排這對命運相同、都有缺陷的男女結合在一起,造就了一對苦命鴛鴦!鐘運召和馬草蘭結婚有六七年了,夫婦倆望眼欲穿,馬草蘭的肚子卻始終不見動靜。
醫院里,鐘運召夫婦看了檢查鑒定結果后,兩個人當時都慌得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因為鑒定書上說,男方少精冷精,女方先天性發育不全,沒有子宮,終身不能受孕生育。這時,夫婦倆好似遭遇晴天霹靂,都嚇得忍不住哭了。他們問醫師還有沒有救?醫師搖頭打了個比喻說:“男女雙方都有先天性的生理缺陷,就好比農田里沒有播種子,施再多肥料也長不出莊稼來,沒有救啊!”專科醫師建議說:“這樣吧,也許我的技術不過關,檢查不到位,有誤診的可能。建議你們再到省城或京城有關專科大醫院檢查檢查。人家設備先進,技術高明,說不定有補救的措施,還有生育的希望呢。”
按照醫師的建議,鐘運召和馬草蘭夫婦帶上足夠的費用,馬不停蹄地來到省城醫院檢查,然后不放心又轉身踏上了京城的列車。結果省城、京城兩家專科大醫院醫師檢查結果和市區那家醫院醫師完全一致:男方少精冷精,女方先天性發育不全,沒有子宮,終身不能受孕生育。三家專科醫院專科醫師檢查的都是一樣,這令鐘運召夫婦徹底絕望了。夫婦倆從京城回到家后抱頭痛哭,埋怨上蒼為什么不長眼睛,讓一對各有生理缺陷的苦命人結合在一起呢?難道這就是姻緣、宿命嗎?
作為男人鐘運召,還是想得開一些,他擦擦眼淚寬慰妻子道:“草蘭,別為這事傷心、悲痛,世界上終身不育,無子女的夫婦多得是,人家不還在好好的活著嗎?咱們不生孩子也別絕望,到時遇到有舍棄孩子的家庭,我們抱養一個就是了。只要我們疼愛他,對他好,把他當成親生子女看待,他(她)長大了照樣孝敬我們,為我們養老送終。退一萬步說,現在國家政策好,政府辦有養老院,我們萬一抱養不到孩子,將來就進養老院照樣享福。”
馬草蘭哭泣說:“運召,你說得倒輕巧,現在夫婦倆都只一個娃,看得比熊貓還金貴,誰愿舍棄讓咱們抱養啊?有句老話道:‘子要親生,田要親耕。’抱養別人的孩子你對他(她)再好,長大了還是靠不住啊!”鐘運召不以為然地擺擺手,道:“靠不住也沒關系,我剛說了,進養老院享福唄。”
“唉!也只有聽天由命,命該如此啊!”妻子馬草蘭扯起袖口擦了擦眼淚說。
抱養孩子的機會終于來了,鐘運召聽說一個遠房親戚已有兩個男孩,他很想要個女孩,于是就瞞著村干部和鄉里計生領導偷生了第三胎。誰知嬰兒出生后還是一個“二百五”,兩口子很不滿意,認為:男孩多了負擔重,將來要為他們個個操心吃穿、讀書找工作、結婚、蓋房、立家等等,做父母的經濟受不了,苦頭吃不完啊。因此,夫婦倆想把嬰兒找個主兒送出去。
鐘運召夫婦得到這個消息后,趕緊找上那個遠房親戚,說要抱養他們的孩子,并當即拿出1萬塊錢作為親戚女人生子的痛苦費。遠房親戚見錢眼更開,爽快地把嬰兒給了鐘運召。
回到家后,鐘運召高興地說:“草蘭,不管怎么說,我們有孩子了。從今后,咱這小家庭就增添了生活氣氛和幸福樂趣。只要我們把他當著親生兒子看待,在吃穿用上盡量滿足他,不讓他受到半點委屈、吃上半點苦,他長大后會知恩圖報,孝敬我們,把我們當著他親生父母贍養的。”
妻子馬草蘭說:“運召,你別自信得太早了,這孩子將來是鐵心、孝心,你我都說不準哦。運召,是好是壞暫且別說,先給孩子取個名吧?”鐘運召沉思默想了片刻,說:“草蘭,今天恰好是中秋節,我們姓鐘,這娃就叫‘鐘秋節’好吧?雖然‘鐘’與‘中’字不同而音同,聽起來挺順耳呢!”馬草蘭點頭道:“好,就叫他‘鐘秋節’吧。”
村里左鄰右舍和親朋好友聽說鐘運召夫婦從遠房親戚家抱回一個胖小子,都帶上禮物登門道喜,祝賀鐘運召夫婦時來運轉有了孩子。村主任和婦女主任考慮到鐘運召夫婦生理上都有先天性缺陷,終身不育,現在快40歲人了才有機會抱養一子不容易;便從人性化考慮,主動到鄉派出所、計生辦反映鐘運召夫婦的特殊情況,為鐘秋節辦理了戶口手續。鐘運召夫婦感激不盡,千恩萬謝鄉村好領導。
馬草蘭的娘家母親聽說女兒抱養了一個孩子,也喜淚盈眶地登門看望。她語重心長地囑咐女兒道:“草蘭呀,你今年就38歲了,這些年來,媽我為你不能生育操碎了心,每每想起你的命運,媽我眼淚就不干啊!現在好了,不管是親生的,還是抱養的,總歸身邊有了孩子,有了希望啊!草蘭呀,你可要把小秋節當著親生兒子看待,精心撫養,關心冷暖,長大后,再窮再苦也要供他讀書。將來有了出息也是你鐘家的名望啊!”
馬草蘭回道:“媽,您放心吧,女兒我就是吃糠咽菜、砸鍋賣鐵也要把小秋節養大成人,供他讀書,希望他將來有個出息。”
為把抱來的孩子撫養成人,鐘運召夫婦都把精力花在小秋節身上,二人換著抱,換著哄,買些對身體健康有好處的進口奶粉喂養他。夫婦倆像一支溫度計,時刻掌握著小秋節的饑飽和冷暖。晚上睡覺,兩個大人睡兩邊,小秋節睡中間,生怕他滾到床下了。這小秋節不知為什么,在三四個月時,晚上總是不睡覺,鬧夜哭到大天亮。鐘運召夫婦怎么哄他,他也不睡,哭鬧得夫婦倆精疲力竭,身體消瘦。無可奈何,鐘運召才想起了信迷信,跑到外鄉把一個叫何仙桃的巫婆接到自己家為小秋節治鬧夜。
何巫婆進門后,先坐在凳子上無動于衷不說話,心領神會的鐘運召趕忙倒茶奉煙,塞上200塊錢,何巫婆才開口說話,她叫馬草蘭把孩子抱出來看看。何巫婆看了小秋節后,就裝神弄鬼地在堂間、房間跳弄起來。忽悠了一陣子她對馬草蘭說:“你這嬰孩的陰魂被偷神娘娘收走了,你們趕快到觀世音廟許個愿,祈求觀世音菩薩指令偷神娘娘盡快還子于你鐘家。”何巫婆還建議鐘運召多買幾張大白紙,在上寫著:
“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個哭夜郎,過路君子讀三遍,我兒一夜睡到天大亮。”
她交代鐘運召多寫幾份,貼在村頭巷尾和要道路口的大樹上、電桿上或農家墻頭上,看的路人越多越好,嬰孩就不再鬧夜了。
臨走時,何巫婆給了幾小包藥粉(其實是安眠藥丸),交代馬草蘭晚上睡覺前用溫開水沖一包給嬰孩喂下。何巫婆交代完畢走后,鐘運召不放心,他又來了個“土洋結合”,把小秋節抱到鄉衛生院看醫生。醫生用聽筒診斷后,說:小孩沒別的病,主要是涼了肚娃,加上你們大人給他喂多了奶水而不消化導致肚疼鬧夜。
這究竟是何巫婆治好的,還是醫生治好的,鐘運召夫婦誰也說不清。不過從那以后,小秋節晚上乖乖睡覺,不再哭號鬧夜是真的了。
二、嬌生慣養
轉眼鐘秋節六七歲了,上小學讀書了。鐘秋節夫婦把他當著小祖宗、小皇帝看待,呵護備至、寵愛有加,啥事都依順著鐘秋節的。
鐘秋節是個挑食的孩子,母親每頓做的飯菜稍有不合口味,他就甩筷子不吃,馬草蘭沒辦法,只好哄著他。每次做飯之前總是征求秋節的意見,他想吃什么,草蘭就為他“開小灶”做什么。鐘秋節想要什么玩具,只要他開口,父親鐘運召就不敢怠慢地為他買回。真是要星星不敢給摘月亮,現在家里汽車、火車、飛機、大炮、機關槍、虎狗等等玩具應有盡有,簡直成了玩具經銷店,買玩具花的錢差不多能蓋起三間樓房。
鐘秋節在小學讀書時,鐘運召夫婦總抽出一個人,親自接送秋節。因為鐘秋節不同其他孩子,他調皮,好惹事,還經常欺負比他年齡小、個頭小、力氣小的“三小”孩子們。所以,父母不放心,每天接送監護著。一天,有個叫樂樂的同學,笑他是從外鄉抱養回的一個野娃子,他氣得把樂樂按在地上狠打了一頓,馬草蘭怕鐘秋節要去找他親生父母,只好又騙道:“秋節呀,聽說你親生父母搬遷到很遠的外地去了。也不知在什么地方,連鄰里們都不知道啊。”
“反正親生父母心狠不要我,我知道也不會去找他們。”鐘秋節氣得嘟囔著嘴說。鐘秋節這孩子脾氣壞,好打人惹事。這是一個星期天上午,鐘秋節和幾個小伙伴在門前場子打陀螺時,丁山山的大陀螺碰死了鐘秋節的小陀螺,鐘秋節就不依不饒,當即把丁山山騎在腿下捶打,結果一失手,打傷了丁山山的一只眼睛。丁山山的父母聞訊找到鐘運召夫婦,不僅要他們拿錢在醫院給山山瞧眼睛,還出言不遜地說了些難聽話,慪得鐘運召夫婦淚朝肚里咽。后因丁山山那只眼睛還沒有徹底康復,又要鐘家出錢轉入大醫院治療,鐘運召不同意,丁家就請律師向法院起訴打官司,結果鐘家輸了,又花掉不少錢。鐘運召夫婦只好在心里痛恨自己命苦,抱養的這孩子咋這么不聽話,光惹事呢!
誰知禍不單行,就在丁山山的事情了結還不出一個月,鐘秋節又惹事了。一天,在放學的路上,鐘秋節與同學王斌因為比賽跑步而落后了王斌,就不服氣抓住王斌就打,還從書包里掏出削鉛筆刀,把王斌的手腕劃破了,幸好劃的血口淺,再深一點劃破動脈后果就不堪設想。事情發生后,因王斌的父母都在外面打工,他奶奶找上鐘家門大吵大鬧。鐘運召夫婦上門賠禮道歉,給王斌奶奶拿了2000元治療費用才了事。照說只劃破點皮,是外傷,上點藥粉用紗布包扎好,過幾天就沒事了,幾十百把塊錢就能解決,用不著出那么多“眼子錢”。可鐘運召想到王斌的姑父是鄉里副鄉長,有權勢,怕錢給少了王斌奶奶不滿意,去鄉里叫來鄉長女婿更麻煩了,所以自己當個亮腳,出點“眼子錢”買“平安”。
兩場麻煩事都是因鐘秋節好勝、霸道所惹起。鐘運召夫婦深感頭疼。一天,鐘運召只好溫言細語說:“秋節呀,聽說你在學校學習成績很優秀,爸媽我們都為你感到自豪、驕傲。你想吃啥、穿啥、玩啥、用啥,只要開口,爸媽都盡量滿足你,爸媽希望你不在外面找亂子惹事好嗎?”母親馬草蘭也因勢利導說:“秋節,你看人家對門劉嬸的女兒丹丹,學習用功,聽父母話,從不在外面給大人惹事找麻煩,放學回到家里,還幫助家里做事兒,你要向丹丹學習啊。”鐘秋節不僅聽不進去,他還振振有詞說:“她是女孩,我是男孩,我要是學她,那就是個懦弱、窩囊而沒有出息的膽小鬼,我才不呢!”
那是初秋的一天上午,鐘秋節見門前那棵梨樹掛滿的梨子已成熟許多可以吃了,就叫父親上樹給他摘幾個梨下來解饞。鐘運召不敢怠慢,便端來木梯靠在樹干上,攀到樹頂上為秋節摘梨。而秋節站在地上眼尖,他見一樹枝梢上懸吊著一個特別大的成熟梨,用手指著,道:“爸爸,把樹梢上那個大梨摘下來。”鐘運召伸手抓不住,只好冒險朝前一步踩在一根細枝上,由于梨樹枝又細又脆,還沒等鐘運召伸手抓住那個大個水梨,樹枝突然“咔嚓”一聲斷了,鐘運召從三四米高的梨樹上摔了下來,一條右腿骨折了,當即被送進縣醫院救治,結果花了近萬元不說,右腿成了終身殘廢,走路一跛一跛的,干活再也沒有以前那么方便利索了。他痛心地對妻子說:“草蘭呀,我這不知是哪輩子沒做好事遭的孽,報應啊!”
鐘運召為給鐘秋節摘梨吃,右腿摔傷成殘還不到半年又出事了。那是一個周六的上午,母親馬草蘭下田干活,鐘秋節也跟了去,他拿著一桿仿真彈子玩具槍,在用鋼珠打鳥時沒注意,鋼珠打中了母親的左眼,眼角膜當即被打破血流不止,趕忙叫救護車送進市區一家醫院搶救,結果左眼成殘,什么也看不見了。她傷心哭泣地對丈夫鐘運召說:“運召呀,秋節這娃子自從抱回我們家,一天安靜日子也沒過上,禍事連連,光惹麻煩。現在你我兩個,一個腿瘸,一個眼瞎,叫我們怎么出門見人哦。我看他就是我們惹禍的喪門星,我們不能要他了,讓他走吧,我們還是當孤老,將來進福利院啊。”
丈夫鐘運召聽她這話,只好解釋說:“草蘭,什么喪門星,你別信迷信胡思亂想好么?小孩子們都是這個樣,做事云天霧地,想啥干啥沒個準。再說,他今年才十二三歲,生活不能自立,我們不要,又讓他上哪兒去,回親生父母家呀?我才沒有這么傻呢,白為人家養活孩子。”他寬慰妻子道:“草蘭,俗話說:‘哪有牛犢不抵母,哪有毒蛇不咬人呢?’你就忍受點吧,秋節他長大懂事就自然會變好呢。”
“哼!變好?我看他是永遠不會變好啊。”妻子馬草蘭失望地說。
三、花錢遠養
一晃鐘秋節就十八九歲了,在童年、少年時期,他雖然壞得出奇,不斷惹禍,然而在學校學習成績還是不錯的。初中、高中學習成績都是名列前茅,被班主任老師稱贊為“冒尖”優秀生。高考時,他以689分的最高分數線,被北京一家名牌大學錄取。
通知書下來后,鐘運召熱淚盈眶把鐘秋節叫到跟前,說:“秋節呀,我們終于盼到了這一天,你考上北京一家名牌大學,有出息了,為父母,為村里都爭光了啊!這些年來為供你讀書,我們的汗水沒有白流,我們的金錢沒有白花,值啊!”鐘運召還囑咐道:“秋節,到了大學后,你更要努力學習,向碩士生、博士生奮斗。”鐘秋節點點頭,說:“爸,這你就不用操心了。努力不努力全在我自己哦。”鐘運召覺得也是,學習好壞在自己,大人再急也沒用。
為慶賀鐘秋節考入京城名牌大學,鐘運召還興師動眾,請來廚師做場子,大擺宴席,把親朋好友、左鄰右舍鄉親們都請到家里吃酒熱鬧。村支書老陳端起酒杯走到鐘秋節面前,語重心長地說:“秋節啊,你給咱們山村爭了光,大叔我敬你一杯酒,希望你在大學里學習努力,成績更優秀。當然,兒行千里母擔憂,希望你在學校里別忘了父母,假期、年節一定要回家看看父母,沒有父母的艱辛培育,你也沒有今天的榮耀啊!”鐘秋節說:“陳叔,我遠在千里之外,常回家看父母也不現實,你是村里的領導,村民的當家人,你常到我家噓寒問暖,替我關心一下他們就是了哦。”
老支書點點頭說:“我關心那是當然,你當兒子的可別忘了父母哦?”
鐘秋節不語。
鐘秋節走的那天,鐘運召夫婦早早起床忙碌,為秋節坐火車準備吃的。還給秋節買了兩套時髦服裝,讓他走進大學后,穿著在老師、同學們面前體面、形象,不丟農村父母的臉。因為這個村歷來就沒有出現過名牌大學生,像鐘秋節這樣國家級名牌大學生還是第一個,也是村里的榮耀。因此,村干部還請來響器班吹吹打打歡送鐘秋節。村支書老陳親自為鐘秋節戴上大紅花坐車,一路風風光光,好不熱鬧地把鐘秋節送到火車站。
兒子鐘秋節走后,家里只剩下鐘運召夫婦,又回到了原來的那種寧靜。晚上,鐘運召躺在床上欣慰地與妻子馬草蘭扯起了家常,他說:“草蘭呀,秋節雖然是我們抱養的孩子,這些年來為我們惹了不少禍事,讓我們心血耗盡,金錢花光,但總的來說他還是不錯的。現在考上國家級名牌大學,為我們家庭,為村里干群都爭了光。他進入大學后肯定要花錢,我們要盡量滿足他啊!”
妻子馬草蘭嘆氣道:“秋節這娃子什么都好,就是脾氣犟,好惹禍事。自從有了他,咱家不是今天這事就是明天那事,無一日安寧,多年來的血汗積蓄全因他花光了啊!”鐘運召自慰道:“草蘭,錢像嫩韭菜,今天割光了,明天又會‘長’起來,怕啥呢?你睜眼看看,現在哪個父母辛辛苦苦掙的錢不都是花在了兒女身上嗎?望子成龍,家庭榮耀,花再多錢也值呢!”
再說鐘秋節,進入大學后,恰巧又跟來自北京、上海、廣州的五個大城市同學住在一個寢室,而這五個同學不是大官的少爺,就是老板的公子,經濟條件都好,用錢毫不在乎。唯獨鐘秋節是來自農村,與人家比,從各個方面都是天壤之別,攀比不起。然而鐘秋節卻不自量力,跟著人家一樣擺譜。他是這樣想的,錢花光了就打電話找家里父母要,他們不敢不給。于是,他就伙同寢室五個“富二代”同學一到周末晚上就在校外飯店喝酒、茶樓喝茶唱歌,輪著請客。鐘秋節這鄉下農家孩子,怎么能跟大城市的富人孩子們攀比呢?入學才兩個多月,身上帶的1萬塊錢就揮霍光了,他忙給家里打電話要速匯1萬元。
馬草蘭驚訝地問丈夫鐘運召:“運召,秋節帶的1萬元還沒三個月就花光了,頓頓在買啥子吃呢?唉!這樣下去,我們受不了啊!”鐘運召解釋說:“草蘭,你沒上過大學不知道,大城市大學生活費就是高,平均一天吃掉幾十百把元很正常。”他“嘿嘿”一笑,說:“草蘭,你以為供出個大學生恁容易呀?三四年下來少說也得十來萬呢。”
妻子馬草蘭聽他這話嚇得快要昏厥,說:“運召呀,我們靠刨二畝農田收入,怎么供得起秋節他讀大學啊!”鐘運召寬心說:“別怕,車到山前必有路,人不能被尿憋死,我自有辦法呢。”鐘運召嘴上在這樣寬心妻子,他自己也在劃算著:真要這樣下去,我老鐘也要賣房子呢。他拿出存折翻翻看看,上面不足3萬塊錢了。除滿足秋節生活費用外,自己還要活命,還有禮尚往來的人情債開銷,這一點錢如同腿彎里的汗,一伸都干了,經不住用哦。
鐘運召把1萬元匯出還沒兩個月,鐘秋節又給家里寄回快遞信,說要買部智能蘋果手機,原來那部手機壞了不能用,要老爸速給他匯1萬元過去。鐘運召看了快遞信后,無可奈何,只好又在存折上支取出1萬元匯給了鐘秋節。
1萬元匯出不久,鐘秋節又打電話回來,說他快讀大二了,想提前買臺筆記本電腦用,要父親給他用加急特快匯5000元過去,他將就買臺一般的筆記本電腦。鐘運召接罷電話后很理解秋節的心情,他認為秋節入學時就該買臺電腦帶上,現在快大二了還沒電腦咋行呢?于是,他就和妻子馬草蘭商量,打算把屋后那幾棵秋樹、雜木樹及竹林里竹子砍掉一部分賣,湊1萬元給秋節寄去,買電腦剩下的他作為生活費。不管怎樣,存折上兩萬塊錢暫留著,不能動用。”
妻子馬草蘭說:“運召呀,你咋睡在磨盤上想轉轉主意呢?那幾棵大秋樹是留著我們做萬年屋(棺材)用的,賣掉它,我們將來老了腿一伸眼一閉(死的意思)睡什么?再說,那秋樹,那雜樹和那片竹林都賣了,我們‘活尾巴’沒了,以后日子咋過啊?”鐘運召擺擺手說:“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別想那么多。再說,我們才接近60歲,身體又好,還會掙。三四年后,秋節畢業參加了工作,有了工資,我們還愁買棺材的錢嗎?”妻子馬草蘭聽了丈夫鐘運召這話,她說:“運召,你是當家男人你做主,只要以后你不后悔就是了。”
四、苦心白養
鐘秋節在大學四年里,只有一年回家同二老過了個春節,其他三年的暑假、寒假不是在學校看校度過,就是在同學們家里輪流混過。為此,鐘運召夫婦感到很是失望,他們認為抱養的孩子還是不如親生的,縱然是“瓜在連子,而子卻不連瓜”,沒有感情,在白養他啊!
“現在有啥辦法呢?白養也要把他白養到底哦。”鐘運召說了這話后,就打電話問鐘秋節:“秋節,學校每次節假日休息,你咋就不回來看看我們呢?你媽想你都想病了哦!”鐘秋節在電話那端撒謊說:“爸,不是我不想回家,而是校領導要安排我留校,我有啥辦法呢?再說路途遙遠,往返車票就得幾百塊,我也心疼錢唄。只要我能在電話里問候問候您二老就不錯了,何必要花錢坐車往返耽誤時間呢?”聽了鐘秋節這話,鐘運召夫婦想想倒也是,再也沒有責怪他了。
這天,鐘秋節總算回家了。那是他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之后的第一次回家。
鐘秋節這次回家有兩個目的:一是向父母報喜說他畢業后在京城找了一份薪水高的滿意工作。上班不久就在單位談了個情投意合、心心相印的漂亮女朋友;二是還是找父母要錢,至少是10萬元,說是給女朋友買衣服和結婚辦酒席用。鐘運召夫婦倆一聽到“錢”字頭就大了。鐘秋節在北京找到一份薪水高的好工作,又在單位談了個漂亮女朋友,馬上要結婚,這當然是好事,而找父母要10萬塊錢結婚用,這讓鐘運召夫婦接受不了。這幾年家里積蓄的一點辛苦錢全為他讀書花光了,現在又獅子大開口要10萬,就是把二老的皮剝了也賣不到10萬啊!鐘運召夫婦以商量的口氣,說:“秋節,你結婚能不能在家里辦?鄉里鄉親的,他們會怎么看我們?”
“不行,不行。”鐘秋節擺擺手說:“人家姑娘身居北京,家庭條件那么好,她愿意跑千里來到咱們這農村山溝里舉行婚禮嗎?再說,咱家這房子又舊又窄,簡陋不堪,人家根本看不習慣。”秋節這話,鐘運召夫婦覺得也是。只好回話說:“好好,聽你的,就在北京結婚吧,家里拿不出10萬元,我們想辦法去找親朋好友借。”
鐘秋節在回家呆了幾天,他實在吃不慣,住不慣。特別見村里人們都住上了樓房,添置了高檔家電,唯獨咱家住的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蓋的三間小平房,一進屋就感到寒酸,家里除了一臺17英寸的老牌電視機外,其他空調、電冰箱、太陽能、電子打火灶什么也沒有。到了夏天,上頓吃不完的剩飯剩菜沒冰箱存放,隔夜就變質壞了,吃著很不衛生;晚上熱了還是只搖個傳統蒲扇,洗澡時用的還是過去那種木盆裝溫熱水用毛巾沾水擦擦擦,很不舒服。他便問父親鐘運召:“爸,我們家為什么不安裝空調、太陽能、電冰箱和電子打火灶呢?這兩三樣東西頂多幾千萬把塊,難道就買不起嗎?”鐘運召解釋說:“秋節,不是老爸我買不起,是因為這些年來要供你讀書,我們能節省就節省,供你讀書是大事啊。”
鐘運召這話,鐘秋節不僅不理解二老的苦心,反而還放下臉反問道:“爸,你們老兩口開口閉口就說為了供我讀書花錢,好像我是你們家里‘化錢爐’,給這個家帶來了經濟壓力。我來問一句,村里那些住樓房的、置高檔家電的家庭,難道人家就沒有孩子讀書嗎?哼!自己沒有能耐,總拿供我讀書花錢為理由!”鐘秋節說這話,鐘運召聽了只好木著臉,什么也不說。
村干部知道這情況后,認為鐘秋節不該說這種忤逆不孝的傷情話,他們便換種方式來勸說教育一下鐘秋節,讓他理解父母對他的一片苦心。這天,村干部特請鐘秋節到酒店吃飯。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后,村支書老陳放下筷子引起了話題,他問道:“秋節,聽外面人說,你對你父母沒什么感情是嗎?秋節娃呀,你是大學生,是知識分子,我不說你也知道,你雖然是鐘運召夫婦抱養的,可他們把你看得比親生骨肉還親啊。這些年來,二老為了供你讀書,望你成龍,總是起早貪黑,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勤扒苦做、省吃儉用,連件像樣的衣服都舍不得買,把錢省下供你讀書。現在你大學畢業了,參加工作,不能忘掉養育恩,要常回家看看,暖暖二老心啊!”老支書話音剛落,村主任小劉也接話道:“秋節兄弟,老支書說的沒錯,要不是鐘家抱養了你,你也可能被親生父母拋棄了。摸著良心說,鐘家夫婦一直以來對你寵愛有加,關懷備至,你要知恩圖報,可不能忘恩負義啊。”
老支書和村主任這話,鐘秋節好像聽不進。他抿了一口酒,說:“陳叔、劉哥,你們說的這些我都知道,也沒錯。可話再說回來,如果鐘家有兒有女,他會抱養我嗎?會把我當著親生子看待嗎?他們對我好,目的是想我將來贍養他們。唉!我遠在北京,不常回家,怕是靠不住啊!”村支書、村主任聽了鐘秋節這話,都在心里替鐘運召夫婦擔心,老兩口這些年來算苦心白養了他哦,老了指望他贍養,怕是燈芯草抵門——靠不住啊!支書和主任只是在這樣想,他們沒把秋節的話告訴鐘運召夫婦。
鐘秋節目睹家庭破舊寒酸樣子和吃不習慣的每頓飯菜,很想提前離開,但10萬塊錢還沒到手,他只好再忍耐、堅持幾天。這天,鐘秋節見父親借回、湊齊了10萬元,還從銀行辦了張全國現金通用卡,鐘秋節得到卡后,就想立馬坐飛機“飛”回北京。母親馬草蘭以商量的口吻說:“秋節,后天就是你老爸59歲生日。按照農村傳統習俗說法,男過虛,女過實。你爸59歲就是過60歲生日,也算是壽星生日,我們還想把親朋好友請來熱鬧熱鬧,你就堅持兩天,等你爸的生日過了再走好吧?”
鐘秋節勉強回答說:“好好,我再艱苦兩天吧。”
鐘運召60歲生日剛過的當天下午,鐘秋節就要坐飛機走,鐘運召夫婦無奈,又在廚房忙碌煮咸鴨蛋,鹵五香全雞,烙糖饃餅等準備讓秋節帶上坐飛機吃。秋節見二老在為他準備了不少好吃的,倒也還說了句人話:“爸,媽,我坐飛機三兩個小時就到了,用不著帶吃的。你們二老在家辛苦,留著你們吃吧。”
鐘秋節走時,鐘運召夫婦一個手拖拉桿旅行箱,一個肩扛著旅行大布包,把鐘秋節送到國道客運站臺坐車到飛機場。路上,鐘運召夫婦語重心長地叮嚀道:“秋節啊,不管怎么說,我們把你養活了二十四五歲,現在你讀書有成,出息了,我們替你高興。現在我們二老對你沒有什么奢望,只希望你婚后過得幸福,想起我們的時候打個電話回來問候一聲,我們也就滿足了啊。再就請你把結婚照寄一張回來,讓我們也看看兒媳婦長得是啥樣的啊。”
“好的。”鐘秋節只回答了這么兩個字。
五、還靠老養
一年又一年地過去了,鐘秋節不僅結了婚,而且有了寶寶。寶寶出生后就請了個“月嫂”進門護理。這“月嫂”薪水頗高,每月工資接近1萬元,這讓鐘秋節小兩口每月合起來的工資,一多半付給了“月嫂”,鐘秋節有些吃不消,他又在父母面前打起了主意。
這天,鐘秋節給父親鐘運召打電話報喜說:“爸,我現在有了小寶寶,取名叫鐘浩,非常漂亮可愛。因我們兩個人都在上班,沒人看護孩子,只好請了個‘月嫂’護理,每月工資上萬元,經濟負擔很重,所以讓家里再支持點,匯寄三兩萬塊錢過來補貼家用。”
聽鐘秋節報喜說有了小寶寶,鐘運召夫婦倆高興不已。可一聽說要錢,又被嚇黃了。鐘運召在電話里叫苦不迭說:“秋節,老爸我又不是銀行,上哪兒給你弄三兩萬元呀?秋節,我們家經濟來源如何,你是盤里生豆芽,根瓣都一清二楚。咱們莊稼人就是靠種二畝地收糧和養幾頭豬羊賣點錢,除此外,哪還有錢路啊!秋節,你也該替我們二老想想啊!現在還欠外面10萬元債啊!”
“算了算了,一提到錢你們總是叫苦連天,好像還要我給你們幾個。兩個大人連一個孩子都供養不起,當初你們就不該抱養我。告訴你老爸,你們打電話要的結婚照和寶寶出生照我都照好了,照片也洗出來了,只要你們匯錢過來,我就把照片給你們寄回家。否則,休想見到我們。”說完,鐘秋節“啪”地關掉手機。
片刻,妻子馬草蘭從菜園回來了,她一進門,鐘運召就把秋節打電話要錢的事如實說了,馬草蘭唉聲嘆氣道:“老話說得好:‘田要自耕,子要自生。撿來的、抱養的兒女都是離心離德靠不住。三天兩頭要錢錢錢,在把我們朝死路上逼啊!”
人常說:“天上不會掉餡餅。”然而鐘運召這回是喜從天降,真的掉下一個大餡餅。這餡餅不是別的,正是他夫婦倆想的盼的發愁的——錢。
是這么回事:最近,國家新建設的一條鐵路要從鐘運召家經過,他的房正在補償之列,不但可以還了10萬元外債,還能蓋起三間兩層新樓房呢!鐘運召夫婦本來不想把這事告訴鐘秋節,可思來想去又覺得不妥。鐘秋節雖然是抱養的,沒有血緣關系,忤逆不孝,沒有真實感情,但他現在還畢竟姓鐘,名譽上還是我鐘運召的兒子,不能不告訴。再說,這紙里包不住火,如果秋節遲早知道了,會與我們鬧個天翻地覆,魚死網破呢。到那時,我們有理也就沒有理了。想到這里,鐘運召還是把這事告訴了鐘秋節。他想,鐘秋節是個大學生,懂得國家建設對占用農民房屋土地的補償有關政策,通知他回來后說不定還能多算幾個補償費呢。于是鐘運召就給鐘秋節打電話報喜,說了家鄉修鐵路從自家房屋、樹林經過的事和補償事宜。鐘秋節聽到這個消息后,高興得快要跳躍起來,他認為瞌睡來了枕頭,我又發財了!并立馬給父親鐘運召回電話說:“爸,這是好事,我明天就請假坐飛機回來,把你的兒媳婦,你的小孫子一起帶回來,讓你們二老高興高興看個夠。”
因家里房子陳舊、室內簡陋,又不太衛生,鐘秋節怕愛妻看不習慣,吃不好,睡不好,回到家后,他們一家三口就在附近集鎮賓館開房住了下來。鐘運召夫婦目睹鐘秋節這種回家不住家,雖然心里不是滋味,但也很理解。因為兒媳婦是北京姑娘,從小就在糖水里泡大的,吃的講營養,用的講高檔,洗的講衛生,睡的講舒適。咱們這破舊不堪屋子是有點容不下人家,所以鐘運召夫婦什么也沒說,仍然笑容滿面,熱情款待。每頓精心調劑生活,雞鴨魚肉樣樣全,一日三餐不吃同樣飯,鐘秋節小兩口倒還是感到挺滿意的。
鐘秋節回家的第二天,鐘運召就讓他與鐵路建設指揮部洽談補償事宜。在村干部的協調下,最終賠償了鐘家拆遷房屋、宅基地、竹林、樹林等共計88萬元。鐘秋節見了這88萬元后,喜得他兩眼就發直了,恨不得一人獨吞,立馬帶走。
機關算盡的鐘秋節,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他嘴甜如蜜地對鐘運召夫婦說:“爸,媽,房子拆掉后就別再操心蓋了,你二老暫時租間房子住下,等我將這筆錢帶回北京后買套商品房裝修裝修,然后把你們二老接到北京去住,享享晚年清福,不再呆在這山溝里土里刨食辛苦受罪了啊。爸,媽,我不說你們也可能知道,現在北京房價特別高,買套三臥兩廳130個平方米的毛坯房就得百十萬,加上簡單裝修,就得更多啊。這點錢根本不夠,我還要借呢。”
鐘秋節這話,鐘運召領會到意思,他想一人獨吞,給二老“干巴眼”。他忙說:“秋節,你看你爸你媽,一個一條腿瘸了,一個一只眼瞎了,去北京那地方,丟你們小兩口的臉啊,我們還是呆在山溝里多見樹木少見人的好啊。”鐘秋節見二老不肯放錢,又用甜言蜜語來迷哄二老,說:“爸,媽,這可不行。俗話說,‘兒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貧。’你們倆一個腿瘸,一個眼瞎,都是因我從小不懂事惹的禍。現在我大了,懂事了,決不會再傷你們二老了。”別有心計的鐘秋節,說著說著就“撲通”跪在鐘運召夫婦面前,他的愛妻也隨之跪下。兒媳婦還說:“爸,媽,您二老就答應秋節,跟我們一起到北京過吧,我們會好好孝敬你們,彌補秋節他以前的無知和過錯。”
鐘運召夫婦見兒媳婦也跪地在這樣求說,趕忙扶起他們小夫妻。馬草蘭握著兒媳婦雙手,感激涕零地說:“好孩子,我們去北京住,給你們找麻煩,真不好意思啊!”兒媳婦說:“媽,看您說哪里話來,再麻煩,我們當小的也是應該的呢。”就這樣,補償的88萬元,鐘秋節只給鐘運召夫婦留下13萬元——還10萬元債及3萬元生活費用,剩下75萬元,鐘秋節從銀行辦理了一張現金通用卡揣在了身上。臨走時,鐘秋節騙鐘運召二老說:“爸媽,耐心等著吧,待房子買好了,裝修了,我們就回來接你們二老。”
轉眼兩年、三年過去了,鐘運召夫婦日思夜想,望眼欲穿也不見鐘秋節回來接他們。打電話,他的手機號碼也換了,老打不通。老兩口這才恍然大悟,方知上了這個良心讓狗吃了的鐘秋節這畜生的當,鐘運召老兩口欲哭無淚。后悔的是,之前他們忘了問鐘秋節住在北京什么地方,在哪個單位上班。這無的放矢,就是報警也難以查到鐘秋節這畜生的地址哦。老兩口無可奈何,只好抱頭痛哭說道:“抱養的孩子靠不住,無兒無女的老人們,還是靠住進政府養老院穩當、幸福啊!”
最終,鐘運召二老還是進了鄉政府辦的養老福利院。
(責編:小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