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女兒去青島玩,一并探訪少年時相交甚篤的朋友。每次提起她,熟悉的人都是4個字:命運多舛。父母早逝,上不起已經考上的大學,后來結婚又遇人不淑,終是撇下剛剛下崗的她與兩歲有殘疾的孩子,顧自幸福了。
這些事,單獨一件都會讓人覺得了不得。路上,我疑心會看到一個滿臉愁苦的家庭婦女,一直在想該怎樣安慰她或者裝作若無其事,卻意外地,看到一個溫柔精致的母親。我們進門時,她已經10歲的孩子搖晃著走過來,教養良好地在我的錯愕中向我打招呼,她在廚房里忙碌,灶上是一本翻開的書,她不好意思地解釋,抽空,學點東西。
8年,她破繭成蝶,從一家幼兒園的保育員做到了園長助理,生活已然得體從容,美好有序。
她說,也許每個女人的心底,都有一個暗自發酵的夢想。這些年,她帶幼小的孩子奔波在大小醫院;用輪椅推著無人照顧的孩子去做保潔工;陪孩子去特殊學校就讀;為孩子找尋同樣喜歡象棋的師友……這同時,她參加一系列的認證考試,終于把幼兒教師資格證拿到手,一步步走到今天。
我問她,那么忙亂煩心的生活,怎么會有勇氣去堅持?
她淡淡地笑:哪能忽略另一場精彩前蟄伏的希望與曙光呢。生活不止痛苦、操勞和疲倦,夢想的大門打開的時候,我要守在門口啊。
恍然。
印第安人說,如果一個人跑得太快,就要停一停,讓靈魂趕上來。而她,一直讓靈魂引領生活,每一個華麗轉身,都不是萬念俱灰后才擁有的幡然覺悟,而是無時不刻對未來的一種高姿態的選擇和把握。
生活一路向前,坎坷一路相隨,智慧的女人,無論在哪一種人生的哪一種處境,都可以左手烹飪飯香,右手不忘初衷,努力拍打夢想厚重的大門,就算手掌紅腫。她們寵辱不驚,意志堅定,用不卑不亢的腳步,為自己丈量出高品質的人生。(責編/詩坤ranbaom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