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家長微信群里,我認識了嘉美媽。她常在朋友圈里發育兒的照片、捏脊的方法、營養餐的搭配等實用信息。不知不覺中,我開始受她影響,以她為準則攀比起來:
她的兒子已經有了“英語三星證”、“繪本館資深會員證”、“鋼琴二級證”、“茶道幼兒班畢業證”、“日本漫畫初級班畢業證”……我的女兒,僅有一個某早教中心的畢業證。
有一天,我點贊了她兒子參加禮儀班的照片,她回復我:“什么?你家寶貝竟沒學過禮儀?女孩不會茶道,不懂穿晚禮服的坐姿,太可怕了!你看人家宋氏三姐妹,從娘胎里就開始貴族教育啊……”
我仔細看看她兒子的照片:穿著小西裝、戴紅領結、走路穩健大方、頭發一絲不茍地貼在腦門上;再看看自己女兒一頭汗水,一身臟兮兮的運動服,一邊摳鼻孔一邊追別的孩子要零食的樣子……最終下定決心,跟著她去“某某禮儀學校”報了名。
從此,一觸即發,我給女兒報的興趣班越來越多。因為看到嘉美媽把兒子培養成威廉王子,我將女兒培養成蠟筆小新,我心里這個抓心撓肺地糾結啊!
我每天的工作,除了接送女兒去興趣班,就是拍照和上傳。看到微信圈里人們發來的贊美與鮮花,做母親的成就感爆棚起來。我開始將育兒故事進行“包裝”,把自己變成了一個自媒體。
但是,6歲的女兒卻跟這一系列的考證教育開始了殊死搏斗,這小丫頭從骨子里就是“放蕩不羈”的土妞氣質,對“眾培訓”的新鮮勁過了之后,她把番茄醬倒在鋼琴上、將熱茶澆在禮儀老師手上、去英語教室里裝聾作啞、還在繪本館里打醉拳……她把我買的公主裙和韓版小洋裝都偷偷藏起來,把鞋子上的蝴蝶結全部剪掉。為此,我們母女關系越來越緊張,家里常常硝煙彌漫。
一次家長會,我身邊坐的家長偷偷對我說:“你猜猜嘉美媽為什么這么熱衷于孩子的教育?”
我說:“喜歡唄。”
她說:“我以前也跟著她報了很多班,后來我發現她是從這些培訓機構拿回扣的。也就說,她把自己兒子變成一個活廣告,然后從咱們這些家長身上賺錢……”
一句話點醒夢中人。細細算來,我砸進去的錢讓人不敢去細算,更讓我心疼的是時間。這段時間這么折騰,我難免疏忽了自己的家庭,再這么下去,婚姻都要亮紅燈了。
點評:自媒體時代是一個充滿誘惑的時代。“我是女主角”的成就感讓許多人躍躍欲試,然而女性卻要理性客觀地看待以“自媒”為手段的炫耀和攀比。因為,從虛擬世界而來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如同黑洞一般,常常一不小心,就把人套在其中,帶來勞民傷財的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