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無奇不有,60多歲的張墻和郝艷夫妻居然離家出走了!他們關掉手機,切斷與唯一兒子的所有聯系,徹底消失在這座生活了幾十年的城市,留給周圍人無盡的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讓這對老夫妻做出如此驚人之舉呢?這事還得從3年前說起……
1
2011年6月,張家的兒子張越大學畢業了。夫妻倆滿心歡喜,原以為上大學后便是找工作、結婚生子,孩子會這樣按部就班走下去,誰知他的人生軌跡才到第二步就卡殼了。
張越學的是酒店管理,小伙子雄心勃勃,非五星級酒店不去應聘。倒也有兩次被錄取試用的經歷,可他只干了幾天就沒了下文,原因是被要求從基層開始做起。他去前臺、餐廳干了幾天普通服務員的活,覺得特別屈才后卷袖而去,并發誓再也不從事酒店服務行業。
郝艷當時并沒把此事放在心上。現在大學生就業專業不對口的現象多得是,她覺得孩子到處看看也好,總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可張越行走了幾個城市,遞出無數簡歷,最后都因高低不就,垂頭喪氣地回家了。
兒子工作沒著落,整天悶在家里。郝艷只得到處替他想辦法。后來,她聽說表妹在保險公司做得不錯,便央求她引薦了張越。好在這個行業門檻不高,張越順利地通過了面試,試用期為兩周。
做保險吃的是嘴巴飯,還要善于察言觀色。張越不會熱情套近乎,又沒什么耐心,潛在的客戶態度稍微傲慢一點,他就偃旗息鼓。因此,兩周過去后,他不僅一份保險沒拉到,還倒貼了幾百元的士費。
經此失敗,張越鄭重地向父母宣布:別再逼我找工作了,我要準備考公務員!
張墻認為孩子在逃避現實,對他的能力也深表懷疑。郝艷卻極力支持,她說:不試試怎么知道?就讓孩子去拼一把吧,咱家目前也不缺他那點錢來糊口!
就這樣,張越徹底告別求職生涯,進入了“考碗”一族。
然而,這一考就是3年!考公務員的競爭壓力無異于高考,張越畢業于2B院校,文化功底原本就不夠厚實,加上復習也不得要領,每次考試都遠遠不能達線!
夫妻倆知道此路不通,只得說服張越放棄考試。這時,張墻得知老家堂弟辦了個小型化工廠,便連夜趕過去求人家給張越安排一份工作。
堂叔倒是給了這個機會,可誰知張越剛干了一個月就又回來了。他氣呼呼地說:那活兒沒法干!要面對有毒物質不說,還整天被吆喝著干這個那個。我本以為待遇會很好,結果月工資才3000塊!
眼高手低的東西!有本事你趕緊去找更好的工作,別在家“啃老”呀!張墻生氣地說。
找工作找工作,這年頭誰不是靠“拼爹”的呀!張越嘟囔道,意思是找不到工作的責任全在父親似的,讓人聽了心里堵得慌。
賴在家等吃等喝不說,張越今天要錢買衣服,明天要錢換手機,還理直氣壯得很。他說:你們就我一個兒子,這錢遲早都是給我的,現在不花等通貨膨脹了多虧啊!
如此謬論惹怒了張墻,他動手要教訓兒子,被妻子攔了下來。郝艷說:現在這種情況很多家庭都有,咱就忍忍吧!興許孩子大一點,再經點事就懂事了。
2
不久,張越果然有“懂事”的跡象,他戀愛了。
郝艷很高興。她想:戀愛往往能讓男孩子增強責任感,張越也許會因此迅速成長起來吧!
然而,事情遠遠沒有她想象的那么樂觀。物以類聚說得一點沒錯,張越的女朋友也“待”著呢,而且家境還遠不如自己!
郝艷倒不是在乎門第,就是擔心從被“一人啃”變成“雙人啃”。
果然,張越三天兩頭帶女朋友回來吃飯了。這個還不算,他一會兒請人看電影一會兒請人吃“必勝客”,向家里伸手的次數就越來越多了!
老兩口多年前就下崗了,一直就靠一間店面維持生計,積蓄也不多,哪經得起如此折騰。于是郝艷勸兒子省著點花,誰知張越扯著脖子跟她吼:我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女孩,你存心讓我們黃了是吧?
聽到這話,張墻氣得住在店里3天沒回家。郝艷卻期待孩子趕快結婚生子,以為到那時他就懂父母恩和生活的不易了。于是,她催促兒子盡快跟女孩確定關系。
3天后,張越帶回了答復,說女方愿意訂婚,但前提是得先給她買輛15萬以上的車!
郝艷不樂意了,說:你倆現在連工作都沒有,有必要買車嗎?還不如拿這個錢做點小本生意,能夠養活自己!
目的沒有達到,張越氣鼓鼓的。那段日子他在家動不動就借題發揮,對郝艷橫挑鼻子豎挑眼。
3
7月初的一天,在看店的郝艷突然收到短信提示,銀行卡被提走了5000塊現金!
奇怪了,明明早上還看見卡還在家里的呀!郝艷一查,才知道這事是張越干的。
問他為什么這么做,張越輕描淡寫地說:馬上就七夕情人節了,我總得給女朋友送點像樣的禮物吧!
你這敗家玩意兒,有本事自己掙錢去呀!張墻氣急了,一巴掌揮了出去。郝艷這邊還沒反應過來,父子倆早已扭成一團。張越畢竟年輕力壯,很快就占了上風,一把將父親重重地推倒在地,揚長而去。
張墻躺在地上久久起不來,兩行渾濁的老淚爬滿了整個臉頰。
那天晚上,夫妻倆一夜沒睡。回想20多年辛辛苦苦將兒子帶大的歷程,他們越想越心酸。然而,冷靜之后他們又清醒地認識到:孩子之所以變成這樣,自己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些年來,他倆對孩子太過溺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想要什么就給什么,不養成他的惰性和變得自我才怪呢!
再也不能姑息兒子這樣下去了!要想讓他學會獨立,就得狠心切斷他的“心理臍帶”!夫妻倆痛下決心,悄悄地將店面盤了出去。
幾天后的一個夜晚,老兩口看了一眼熟睡中的兒子,連夜坐火車去了另外一個城市。臨走前,他們留言說:張越,我們走了,你好自為之吧!如果有一天你有能力且愿意給我們養老,我們會回來的!
4
到了外地,夫妻倆換了電話,重新開始了新的生活。
父母消失后的頭幾天,張越到處瘋狂地尋找。等確定自己再也沒有依靠后,他不得不開始走出家門去找工作。
可是,在家待業這么長時間,想找份稱心如意的工作哪有那么容易,張越果然屢屢碰壁了。而雪上加霜的是,因手頭沒有錢,女朋友也離他而去了。
口袋里的錢越來越少,每天只能靠幾包方便面度日。此時,比起失戀的痛苦,張越更焦慮的是如何讓自己生存下去。
當口袋里最后一分錢花光后,張越到建筑工地給人打散工去了。從來沒干過粗活重活的他,開始跌跌蹌蹌地為了一日三餐奔波起來。有一天,他淋雨后感冒了,第二天還是堅持爬起來往工地里趕。
郝艷從鄰居那得知這一切時,心疼得直掉眼淚,當時就想打道回府照顧兒子。張墻攔住了她說:別再婦人之仁了!忍忍吧,兒子這么大個人,能挺過去的!
不久,張越辭掉了在工地的活,終于找到了一份酒店的工作。夫妻倆聽說,兒子被安排在前臺做接待。這個不久前還頤指氣使的孩子,現在臉上每天都掛著笑容,謙卑地對每一個顧客迎來送往。
半年過去了,張越的工作越干越好,被評為酒店的季度優秀員工。
夫妻倆聽到這個消息欣喜若狂,正猶豫著什么時候回家時,鄰居突然轉來一則有尋人啟事的微博。兩人一看,是張越發的,只見上面寫道:爸爸媽媽,你們在哪里?……我錯了,回來吧!請給兒子一個贖罪和孝順二老的機會……
看著看著,郝艷的眼淚泉水般涌出來。她正準備勸老頭子早點回家,忽聽張墻說:快,老婆子,咱收拾東西回家去!
編后:俗話說“養兒防老”,可近幾年來,靠孩子養老越來越成為一種奢望。“啃老”似乎正蔓延成一種典型的時代病。據統計,城市里30%的年輕人有“啃老”現象,65%的不同程度上無法完全經濟獨立。“啃老族”啃掉了自己的生存能力,啃涼了父母的心。防“啃老”已成為時下頗具爭議性的話題,有些地方政府開始擬對“啃老”立法,甚至已有家長將親生兒子告上法庭。人們在痛斥“啃老”行為的同時,是不是該深究一下這種現象的成因?該反思的除了“啃老族”,被“啃”者是不是也該承擔一份責任呢?責編/張立平laomalp8201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