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結婚3年來,我家房子越變越大,我和老公之間的距離卻越來越遠。
賣牛肉干出身的老公是地地道道的“打工仔”出身;自于書香門地的我當初嫁給他,實在是年紀大了被家人逼得走投無路,隨便把自己嫁了了事。
婚后,我在無限的孤獨里嘗盡了兩顆靈魂不相往來的痛苦。雖然老公開的小店變成了連鎖店,他搖身變成了食品加工企業的老總……然而整天吟詩作畫的我還是天天從他身上聞出牛肉干的味道,真巴不得他早點有外遇,我好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我常常告訴老公你賺回來的錢不能滿足我的心,這句話他好像永遠聽不懂。他總是拼命地工作,我覺得他即使變成千萬富翁,生活質量還是和打工仔毫無區別。而我,即使成了別人都羨慕的闊太太,也像金絲雀一樣,不能過自己所向往的生活。
這段時間以來,我在網上和一個編輯常常聯系。雖然千里之外,從未見面,但是我隱約感覺自己的心向這個人敞開了。在一次筆會中,我們有了親密接觸。雖然我和他都為此而非常愧疚掙扎,但是我們還是偷偷聯系。相隔千里,我的心依舊戀慕著他。
我總覺得自己的老公沒有他那么浪漫和文藝,每當我將這兩個人拉在一起相比的時候,就覺得老公庸俗——他只會用市儈的方式表達他的感情。
想從圍城中走出,卻又缺乏勇氣。看到老公對我家人的好,我就無法再跟他提分手的事。
2
郁悶之時,我常常捧著《簡·愛》在讀。她和羅契斯特之間唯美的愛情常常讓我浮想聯翩,黯然神傷。
看著我總是讀這本書,我家的保姆段嫂很好奇。我和婆婆處不來,又不喜歡被媽媽約束,老公就給“養尊處優”的我請了段嫂來做家務。
段嫂只上過小學一年級,但是這并不妨礙她有一顆好學的心。有一天,段嫂問我說:“這本書都在講啥呢?你咋就看得那么入迷?”
我真不知道怎么跟段嫂講《簡·愛》。但是,看到她好奇專注的眼神,我還是盡量用這個時代農村婦女能聽得懂的話把故事“戲說”了一番。
“有一個叫簡·愛的女孩子,父母都死了。她在親戚家和孤兒院里受了許多苦。之后呢,她來到外地打工。有一個叫老羅(羅契斯特)的老板雇傭了她,她就給老羅的女兒教書。后來,不知不覺,他們兩個人就好上了。”
我一邊講,一邊自己都想笑出來。我看到段嫂聽得津津有味的樣子,我只好把故事講完:
“后來他們就決定要結婚了。但是這時候,簡·愛發現老羅居然是有老婆的人。他老婆是個瘋子,15年前嫁給他,老羅對她一點都沒有感情。”
我停了一下,問她說:“段嫂,如果你是簡·愛,你怎么辦呢?”
段嫂想都沒想就說道:“怎么辦?走人唄。人家有老婆,你還湊什么熱鬧?”
3
段嫂的答案戳痛了我。其實這段時間以來,我也處于簡·愛那時的窘境。我和那個編輯都是有家室的人。愛情還是道德?背棄婚姻的盟約,還是在無望中繼續堅守……這些問題都一直在困擾著我。倘若我是一個物質化的女人,也就罷了,然而,我內心真的很不滿足,很不快樂……
我對段嫂說:“可是他們真的很相愛。你不知道簡·愛有多么愛老羅。為什么不能追求自己的幸福呢?”
段嫂想想,回答我說:“我活了50多年了,見到不少為了自己相好的,把父母老婆孩子撇到一邊的事兒。時間長了,沒有哪個人真有好下場的。那不叫幸福,叫作孽。”
段嫂耿直的回答讓我噎了一下,我一時無話可對。我想到為什么每次我無論怎么折騰,老公都堅決不同意離婚的理由:“我不想把我爹娘氣死,你也總要考慮一下你身邊的人。”
“你接著講,這個簡·愛咋樣了?”段嫂的催逼讓我繼續講下去。
“簡·愛真的離開了老羅。她沒帶錢,就孤身一人繼續流浪。因為工作不好找,她受了很多苦,也拒絕了別人的追求。過了很久之后,簡.愛她在一次祈禱中,突然聽到了老羅的叫聲,于是她不顧一切地回去看老羅。這時候,她發現老羅的前妻,那個瘋女人放火燒了老羅的家。老羅燒成了殘廢,眼睛也瞎了。瘋女人也自殺了。”
“那她應該可以嫁給老羅了。”段嫂高興地說,“這下名正言順了!”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老羅已經殘廢了,而且一無所有了?”
段嫂有點驚訝地說:“那有什么關系呢?畢竟她愛的是他呀!”
我告訴段嫂故事的結局果真如她所說。段嫂的一番話,讓我想了很多。也許,只有愛情的男女關系真的不能天長地久,如果幸福是建立在別人痛苦基礎上的話。
4
這天晚上,老公喝得大醉回來,他突然問我一個很奇怪的問題:“如果我哪天破產了,你要不要跟我回老家放牛?”
我不置可否。
他像個孩子一樣,一邊哭一邊說:“這么多年了,你知道我為什么拼命工作么?我就是怕你到那個時候不跟著我了。你整天說要品位。我要不拼命賺錢,你能活得這么有品味嗎?我真不明白,你到底要什么?你要我怎么樣你才會滿意,還是因為我是個農村娃,你永遠都不滿意……”
酒勁上來,老公沖進廁所去狂吐。他把門反鎖,我生怕他會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等他半小時后打開門,我發現他竟然一邊哭一邊修好了漏水的馬桶。
那一刻,我的神經好像被觸到了,我哭了。原來,老公一直愛著我,用他那種樸素的、笨拙的、有點頑固的愛。相比而言,我始終活在自己的感覺里,從來沒有顧及過別人的感受。
或許,這些年我所追求的好像都是幸福的影子,而這個時刻我好像碰觸到了幸福的實體。
我看著他,好像看到他滿臉汗水搬牛肉干的樣子。我突然明白,不是他的“低俗”筑起了我們之間的墻,而是我的“清高”——骨子里這份對農村人的不屑一顧。我更厲害地哭起來,淚水中有懺悔,也有體悟。
我鼓足勇氣對老公說:“如果我做了對不起你的事……”
話還沒有說完,老公就抱住了我,不讓我說下去。在他溫暖的懷抱中,我感到很踏實。
5
我和老公的關系,漸漸好起來。
不久之后,段嫂從我的飲食口味上發現我有懷孕的征兆,建議我檢查一下。
果真,我在35歲的時候懷上了一個孩子。老公高興得發瘋,他親自買了牛肉給我做牛肉干;還寫了一些不倫不類的打油詩給我;每天都一打一打的玫瑰送來……
以心換心,我也漸漸有了一些改變:比如給鄉下的婆婆打打電話、不再嘲笑老公吃飯的樣子、甚至我還學著他的樣子,用剛剛吃完飯的臟碗裝飲料和他干杯……
我們的結局真有幾分像羅契斯特和簡·愛:生了一個很漂亮的男孩子。
有了孩子之后,繁忙的瑣事淹沒了我許多胡思亂想。老公也更多時間呆在家里,他還是鄉下人的思維:“娃娃會拴住娘的心”。
就這樣,我們過著平靜而簡單的生活。段嫂常常把一句聽來的“愛是恒久忍耐”掛在嘴邊,我想假如她說的是對的話,如今我這種淡定而充實的生活,大概就是對老公的愛吧。也許愛真的不是感覺,而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勇氣和忍耐……
5
有一天,那個人發短信給我:“我出差到上海,可否見一面?”我回他:“帶家屬,可否?”故事便徹底結束了。后來,我們幾乎漸漸斷了聯系。看到他微信圈里上傳的家庭照片,我心里也不糾結了。當我將兒子的照片傳上去的時候,他也會默默點贊。我們都心照不宣地回歸了家庭,無疑,這是最好的決定。
年底的時候,段嫂要回家準備過年。她很認真地向我討《簡·愛》這本書,說是要帶回去讓女兒們好好看看。段嫂一個女兒在上大學,一個女兒在深圳的廠里打工。段嫂說自己對她們的要求很簡單:“斷不要做人家的小三;最好嫁個負責任的農民子弟,小日子過得平安。”(責編/詩坤ranbaom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