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上7點,樓下的音樂聲驟然響起,剛剛吃完飯準備寫作業的兒子立刻皺起了眉頭,委屈地說:“媽媽,這么吵,我寫不下去作業了。”沒辦法,我只好關上窗戶,打開空調。音樂聲雖然小了,卻頑強地透過縫隙傳進來,依舊清晰可聞。
我家樓下就是小區廣場,買房子的時候覺得這地方視野寬闊才選擇了這棟樓。誰知從去年開始,一群大媽們來到這里跳起廣場舞,除了冬天外,幾乎是風雨無阻。盡管我們把孩子的臥室搬到了北屋,關緊南面的門和窗戶,可還是不能完全隔絕。
從小到大,為了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我是不辭辛苦,不遺余力。從孩子上學的那一天起,我幾乎就沒有看過電視,每天陪著他寫作業讀書。老公有時候忍不住要看新聞或者球賽,我都堅決不同意,為了免得他啰嗦抱怨,索性把他打發到婆家去看,我一個人跟孩子清清靜靜。后來孩子大了,我輔導不了他的功課了,也準備好水果陪在他身邊讀書。只要孩子寫作業學習,我連家務都很少做,為的是盡量不弄出聲音。與老公說話更是輕聲細語,連媽媽和婆婆有時候晚上要過來我都一概拒絕。所有的目的只有一個——讓孩子在安靜的環境中心無旁騖地專心學習。
可我管得了自己和家人,管不了周圍旁人。
幾經交涉,在社區干部和其他人的勸說下,大媽們同意了把音樂聲放小點。可是,我們家就在廣場樓上,聲音雖然小了卻依舊能清晰傳過來,還是讓人心煩意亂。每到這個時候,孩子都煩躁不安,沒法集中心思學習,只能等她們跳完舞再學習。兒子已經讀了初二,正是最關鍵的時候,這不是耽誤孩子的一生嗎?我沒辦法,動了換房子的心,開始催促老公去尋找安靜的小區。
可在市內各處轉了幾圈,我們意外發現這廣場舞如今是如火如荼,除了幾個高檔園區,差不多哪個小區都有。高檔園區的房子實在太貴,根本就買不起。想來想去,最后我咬牙對老公說:高檔小區咱買不起,干脆就去那租個房子吧。為了孩子,花多少錢都值得!
老公看著我半天沒說話,良久才說,我覺得不是環境的問題吧?是你從小對孩子保護太過了,所以他一點聲音都受不了。我小時候家里六七口人住在3間屋中,看電視的看電視,說話的說話,也沒影響我學習啊!我不是照樣考上大學了嗎?老公轉臉對兒子說,你玩游戲的時候能聽到周圍的聲音嗎?你看漫畫書、偵探小說的時候能聽到周圍的聲音嗎?就是聽到也對你沒有絲毫影響是吧?能影響到你,說明你根本沒投入進去,或者說明還不夠優秀不夠自信,所以才會把自己內心的紛亂歸咎于環境的影響。如果你足夠優秀足夠自信,任何周圍的喧鬧都無法干擾你。
聽了老公的話,我和兒子愣愣無語,好像他說的有點道理,可是難道創造安靜的學習環境還不對嗎?
老公說,這樣,我們不妨先試試,不再刻意回避,讓孩子慢慢適應環境。如果還不行,我們再考慮搬家的事。
反正一時也搬不了家,只好死馬當做活馬醫吧。
從第二天開始,孩子寫作業時,老公不再出去,也不讓我把他的臥室門關上。雖然沒有看電視,但走路說話做家務都不再刻意噤聲,該干什么干什么。剛開始兒子不太適應,總也集中不了精力,一會兒跑出來看看我在干什么,一會兒又來聽我們說話。可說來也怪,家里有聲音了,樓下的音樂聲反而不是那么清晰刺耳了,甚至有時干脆充耳不聞了。半個月過后,兒子適應了家里的各種聲音,我們做我們的事,他寫他的作業,并且寫的速度還快了。從前一寫寫到半夜,我和孩子每天都困得不行,現在居然九十點鐘就寫完了。我很奇怪,問他,是最近作業減少了?還是你效率高了?兒子說,都不是!是因為有一半作業我在學校自習課、課間都抓緊時間寫完了。我不解,難道你以前在學校自習課從來不寫嗎?他說,自習課太亂,我以前根本寫不下去,現在適應了你們的說話,課堂上多么吵鬧,只要我想學習,對我都絲毫沒有影響了!
真的啊?我又驚又喜。老公說,我說的對吧?不能讓環境適應你,你得學會適應環境,才能無往不勝。
再后來,孩子學習時,我們更隨意了,做家務、聊天、上網,甚至有了好看的電視節目我們也照看不誤。不再謹小慎微,不再耳提面命,有了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也不覺得做一個初中生的媽媽有多辛苦了。
兒子呢,因為再未刻意給他創造所謂良好的學習環境,他反而學得輕松了,心靈也越加堅韌起來。偶爾學習遇到問題或者做不好某事,他再不會像從前那般,找出各種借口和客觀原因推卸自己的責任,只會檢討自己的不足。初中畢業,他輕松考上了省重點高中。
我們生活在尋常百姓之家,能做的最多不過是在自己家中嚴防死守,卻沒有能力讓所有的環境在所有的時間都為我們的孩子繞路。家人的過度保護還容易讓孩子形成唯我獨尊的習慣,稍有不如意,便忍不住怨天尤人。也會給孩子學習帶來無形的壓力,讓家長自己覺得為孩子付出很多,患得患失之心更重。
告別過度的保護,讓孩子從小學會適應各種環境,鍛煉出更堅韌的心靈和意志,不僅不怕任何干擾,更無懼未來生命中我們無法預知的種種考驗。(責編/詩坤ranbaom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