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學的第一天,讀高中的兒子放學回家,一進門就大聲喊道:“媽媽爸爸,你們快來,我有事跟你們說。”我正在做飯,老公在看報紙,可架不住兒子的熱情,只好一起來到客廳問他到底什么事兒?
他得意洋洋地宣布:“我今天得到了300元獎學金。按照我們家分享快樂的傳統,我決定我們3個每人100。”然后小心翼翼地從書包里拿出300元錢,給了我們每人100元,并且叮囑道:“你們一定要買一樣自己喜歡的東西。媽媽,千萬別用來買菜啊!”
原來讀高一的兒子上學期期末考試考進了全校前10名,得到了一等獎學金300元。
我和老公又驚訝又開心地對視一眼:我們要嗎?當然要啊!100塊錢雖然微不足道,但這是兒子的心意,他愿意主動與我們分享快樂的心愿更是無比重要,是必須鼓勵支持的。
老公毫不客氣地立即下樓買酒買菜,晚飯時一邊喝一邊說:“從來沒喝過這么好喝的酒,這是我兒子獎學金買的啊!”
我呢?我可不能這么稀里糊涂地花了。一個星期后,我千挑萬選,用這100元買了雙紅色涼鞋,然后拍了照片曬在微信上,說這是用我親愛的寶貝的獎學金買來的,立刻贏得無數朋友點贊,讓我更添快樂開心。
我們的快樂讓兒子更開心,他更有心氣努力學習了。他說下學期他爭取考進前三名,獎學金是500到1000元呢,到時候還會跟我們分享的。
分享,是我們家的習慣。
我們不僅彼此分享快樂與幸福,也共同分擔不能回避的憂傷和疼痛。
10年前,老公單位不景氣,每月只能開80%的工資,日子過得非常艱難,他的心情也很低落。我不僅安慰鼓勵他,說也怪我不夠能干,要是我能多掙點錢,你就不會有那么大的壓力了。為了幫他分擔生活的重負,我用業余時間寫稿,稿費雖然不多,卻也多少減輕了他的壓力。
后來他離開工廠自己創業,開了一家裝修公司,生活一天天好了起來。
這時候我父親病重住院,而我們的孩子還小,我分身乏術,并且身為知識分子的父親極為自尊,也不愿意我做女兒的去照顧。于是老公毫無難色地承擔起夜夜陪床的重任,不辭辛苦。后來父親去世,也是他一手操辦了所有的后事,讓親戚們都十分滿意。
兒子讀初中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成績急劇下降,自己自責難過得不行,眼淚汪汪地問我:“媽媽,我真的很努力啊,怎么就學不好呢?”我雖然心里也很著急,卻不忍心再責怪他。真誠地對他說:“你最近狀態不夠好,不光是你的問題,跟我也有關系。我忙于工作和家務,很少跟你交流;也沒有提醒你注意學習方法。從現在開始我們一起努力,我相信你一定沒問題!”老公也在旁邊說:“還有我,我也有責任,我一點都沒幫你媽媽干家務,讓她心情不好,才沒有過多關注你。我也檢討。”兒子破涕為笑,然后他對我們說:“我學習不好主要是我的問題,跟你們沒有什么關系啊!”我說,才不是呢,你的優秀與我們有關,你的失誤當然我們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在我們家里,快樂不能獨享,有了煩惱和困難當然也不能自己扛,而是共同面對共同分擔,然后再一起努力改善。
當然有了開心快樂更要分享。老公多掙了錢,會給我和孩子買最喜歡的禮物;我將稿費積攢起來,作為我們每年的旅游資金。兒子看在眼里,所以才會把自己獎學金與我們分享,并以此作為自己的驕傲。
分享內心的憂傷和煩惱,那些憂傷和煩惱就會被稀釋,然后就變得無足輕重;分享快樂和幸福,那些快樂和幸福就會成倍增長,然后蔓延開來,讓生活愈加溫暖、美好、幸福。
生活很平凡也很瑣碎,日復一日地朝夕相處,哪里會沒有矛盾與問題呢?可因為我們習慣分享彼此的心情和感受,就再沒有了隔閡與猜疑,沒有了誤解和距離。生活如此美好,我們始終相親相愛。(責編/詩坤ranbaom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