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躺在電話簿里
那天晚上,我跟老公小吵了一架,便矯情地離家出走。獨自在大街上轉悠了一會兒,我很想找個朋友聊聊天,吐吐槽,于是便拿出手機查找起來。
手機里朋友很多,我一邊翻看一邊猶豫:小李也許不喜歡有人夜晚打擾,小劉可能怕受壞情緒影響,小張會不會因此笑話我……
兩三百個號碼翻完了。到最后,我發現竟找不到一個可以在他面前任意傾訴任意流淚的朋友!剎那間,有種比跟老公吵架后更悲涼的情緒漫上心頭。站在喧囂的街頭,我突然舉步維艱,感覺到了從未有過的孤獨與寂寞。
就在這時,包里突然傳來一陣手機鈴聲。我像是抓到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似的,以最快的速度拿出手機,期待此時能傳來一聲朋友的問候。
結果我還是大失所望了。——是的,這個時間能給我打電話唯有老公!我只好就坡下驢回到家里,跟老公握手言和了。
睡覺前,我跟老公談起了剛才的感受,沒想到竟引起他的共鳴。老公感嘆道:是啊,大家都進入了微社交時代了。酒桌飯局等社交場所里遞名片、交換手機微信號,彼此稱兄道弟的,表面上看著朋友越來越多,可那都是躺在電話薄里,很少被想起。在你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竟不知道要找誰為好了,現在真正意義的友誼是越來越稀缺了啊!我真懷念從前通訊不便的日子,朋友不多,也不常聯系,卻彼此惦記互相幫助的那份溫情。
老公的這番牢騷讓我想到,微社交時代的交情確實淡了,估計每個人內心都有跟我們一樣的孤獨吧?既然大家都渴望朋友間有更深層次的交往,那么我何不主動一點,將他們從電話簿里一一喚醒呢?
記住別人的需要
誰都知道,經營友誼最重要的就是要記住別人的需要,并盡最大可能去幫助他們。我想,這是個心意模糊的年代,多的是隨意,缺的是珍惜。我只要比別人多一點留心,便能收獲更多更真誠的友誼。
于是,再有老鄉、同事、同學等各種各樣的聚會時,我不再只關注場面上的那些客套話,而是留心每個朋友的愛好和需要。
有一次,我聽同鄉小劉說很留戀家鄉自制的那些小食物,便將此事記在心里。后來有機會回老家時,我就給他帶了一大罐酸豆角,還有一袋母親親自做的地瓜干。這些禮物也不值錢,沒想到小劉收到后卻如獲至寶,再三道謝。
有段時間,同事小張老是跟我說頭發掉得很厲害。我聽說土芝麻吃了養腎養發,便托母親從鄉下弄來了幾包,磨成粉送給她。小張在我的指導下吃了那些芝麻粉后,頭發果然掉得少了,氣色也好了很多。小張見我為她破費又操心,很是感動。
去三亞旅游時,我看上了一款吊帶碎花的棉布長裙,而且還價格便宜,想起同學甄珍喜歡這個風格,我便照她的尺碼多買了一件。甄珍拿到禮物后果然欣喜若狂,立即穿到身上臭美起來。
……
每每送出禮物,朋友們覺得過意不去,便要千方百計給我回禮。我覺得自己不過是舉手之勞,也沒想過要回報,便拒絕了他們的好意。
一段時間過后,我發現周圍的朋友對我倒是更客氣了,但感情上依然很疏離。有時候在某些事情上,他們甚至在刻意回避我的幫助。
為什么會這樣?難道是我對朋友的誠意不還夠,還是天生就沒好人緣?我郁悶極了。
跟老公一抱怨,他給我分析道:我覺得問題不在于你待人不夠好,而是因為你沒站在人家的立場上考慮。“禮尚往來”向來被推崇,是因為誰都不愿意老是欠人人情。朋友之間的交往,需要接受的時候的感動,可同樣需要付出時的滿足啊!你是不是也該考慮一下多接受別人的幫助呢?
老公言之有理,我決定從此以后除了對朋友適時施以援手,還要大大方方地去“麻煩”他們!
“求”出來的好人緣
我喜歡喝酸奶,可出去買很麻煩,而且這玩意兒保質期短,一次不能買多。聽說甄真會自己制作,我便向她虛心請教。甄真聽罷熱情得很,立即給我在網上訂了個酸奶機。等機子買回后,又主動跑來我家里,手把手地教會我整個制作流程。
制作酸奶的過程中,我倆聊起天來。甄真第一次跟我敞開心扉,聊了許多生活瑣事,最后竟暴露了不被人知的隱私——她跟她老公早就離婚了!
我很珍惜她對我的這份信任。了解甄珍對異性的要求后,我開始四處給她物色新的對象。幾經篩選后,我終于為她物色到了一個喪偶的大學教師。兩人見面后果然對眼,很快就建立了新家庭。甄珍從此成了我隨叫隨到的鐵桿閨蜜,而兩家的先生也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哥們。
原來,好人緣真的是可以“求”出來的!經此一事,我更加放心大膽地找朋友辦事了。
暑假時,我和老公同時要出差。原本可以把兒子送回老家的,可這回我卻把他交給小張。小張見我如此信任她,特別高興,對兒子寶貝長寶貝短地,每天更換不同食譜,把小家伙伺候得小皇帝似的。
一個星期后,我回來時發現兒子已被小張養得足足胖了兩斤。小家伙早已習慣了張阿姨的寵溺,跟她家的小妹妹也好得形影不離了!
小張將兒子還給我時,竟十分地不舍。從那以后,我會經常帶小家伙去看望阿姨和小妹妹。兩個孩子在一起高興地玩耍,兩個大人則一起分享育兒心經,那份友誼日積月累便越來越深厚了。
就這樣,我對朋友有付出有索取,這一來一往中,朋友們紛紛從電話簿里“醒”過來,走進我的心里,走進我的生活。慢慢地,我竟成了“社交達人”,整個世界也因友情而變得繽紛多彩起來。責編/張立平laomalp8201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