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敬坤是辛集市家喻戶曉的家政行業領路人,2006年她就注冊成立了辛集市敬坤家政職業培訓學校。通過多年的發展,該校目前擁有教職員工7人,電教室、烹飪室等教學場地300余平方米,并在辛集市第一醫院婦產科建立了實訓陣地。幾年來該學校共培訓婦女3300余人,安置就業2800余人,相繼輸送到北京、石家莊等大中城市,并培養出了60余名優秀家政服務員,其中10余人榮獲了“北京市家政服務明星”榮譽稱號,在社會叫響了“辛集月嫂”服務品牌。
攜手創業
走上家政行業,源于李敬坤自身的經歷和體會。2004年李敬坤從一個親戚那里知道了月嫂這個新興職業,她很感興趣,于是征得丈夫的同意后,馬上去石家莊了解情況。正巧趕上省婦聯月嫂培訓中心招生,她便報名參加了培訓。當時只有17個學員,培訓合格后就全部上了崗。經過一年多的工作經驗,她心中有了一個夢想:家政服務業在大中城市已經興起,市場有很大的缺位,我要回鄉去,帶動更多的農村姐妹走出家門,實現自身的價值,也能為家庭帶來更多的收益。
2006年,在丈夫的關心和幫助下,李敬坤投資成立了辛集市婦聯月嫂家政培訓基地和服務中心。工作的起步充滿艱辛與挑戰,基地有了,學員在哪里?于是她毅然決定深入鄉村、走進每個家庭,開展宣傳和培訓,讓廣大婦女認識到這一行業的前景與未來,鼓勵她們勇敢走出家門,在家政舞臺上大顯身手。李敬坤每一次下鄉培訓都是丈夫騎著摩托車帶著她東奔西跑,路上渴了餓了就隨便吃點帶的干糧,遇上風霜雨雪的天氣更是辛苦,但丈夫從沒有過怨言,一直默默地付出和支持。后來培訓基地在市區固定后,丈夫便隨她一起來到辛集,全職當起了她的好后勤和助手,一日三餐基本上都是丈夫做,這讓李敬坤感到非常欣慰,真是丈夫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啊!在培訓基地上,她的丈夫專職做臺賬整理、考勤、電腦資料管理等工作,做得非常認真細心。每次舉辦培訓課,也是丈夫早早地把桌椅板凳擦干凈并擺放好。
“家”的溫暖
李敬坤用自身體會幫助人們打破當保姆丟人的舊觀念,從上門給一人辦班培訓上崗就業開始,到逐漸被人們所知和認可,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頑強的努力。現在學校學員不僅有本市的婦女,還吸引了深澤、晉州、寧晉等周邊縣市的婦女前來。
家政服務也是一項有學問的事業。她總是這樣教育學員們:“只有擁有好的職業道德,才能做一名稱職的家政服務人員。”在培訓教學上,李敬坤既注重提高學員的技能水平,更注重增強學員的服務意識和綜合素質。她本人從事“月嫂”工作多年,體會頗深,要做好這項工作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學校聘請了專業講師精心講授各種護理知識、家庭保潔、營養配餐、服務禮儀等多方面的知識。參加培訓的姐妹們大都生在農村長在農村,自由散慢慣了,沒有時間觀念,沒有組織紀律,不講究儀容儀表等等,這都需要認真耐心地去教去改變。可喜的是經過培訓的姐妹們思想和認識提高很快,她們的行動讓人信心倍增。盡管她們多年不拿筆,許多字都不會寫了,但都認真做筆記,神情專注。李敬坤深深體會到姐妹們那種對知識的渴望,對工作的需求,對生活的熱愛。有個叫李桂芝的,每天利用中午吃飯時間一邊啃饅頭一邊在葡萄地里干活,下午趕緊回來聽課,還有個叫謝會蘭的等傍晚下課了再去梨樹地打藥,她們真的是非常珍惜學習機會。
李敬坤還建立了學員資料檔案和學員轉移臺賬,實施綜合管理;設立了月嫂服務質量反饋卡,進行優質服務指導;建立跟蹤服務制度,對輸送出的人員進行溝通和了解,給予及時的幫助,讓她們體會到“家”的溫暖。
累累碩果
為了進一步打造辛集家政服務品牌,李敬坤決定走出去,吸收先進的行業理念。她先后去了石家莊、北京等較有影響的家政服務企業,學習取經。回來后,她針對農村婦女對營養配餐了解不多及做飯簡單的問題,專門辦起了烹飪培訓室,聘請有經驗的老師手把手地教,學員互相品嘗評鑒。學員們的廚藝提高,深受客戶的歡迎和稱贊。在石家莊、北京、上海、威海等地,辛集家政已經有了較強的影響力。2013年年初,北京百億通家政服務有限公司與家政培訓基地達成了合作關系,辛集基地負責培訓和輸送家政人員,北京公司負責人員管理和工作安置,通過雙方互搭平臺,共同把家政服務業納入正規化、系統化。家政服務業為城鄉婦女打開了就業渠道,實現了家庭增收。她們年收入均在2萬元以上,最高的可達8萬元。在增收的同時每個人的素質也明顯提升,影響帶動了一個家,甚至一個村衛生習慣的改觀和生活質量的提高。
李敬坤和丈夫在創業路上一起奮斗了8年多,不僅把辛集市的家政服務事業進行了發展和壯大,也服務了無數個家庭,促進了社會和經濟的發展。8年來共培訓學員67批次,總共3300多人,就業率95%以上。1800多人在大中城市服務,還有的學員去了加拿大、美國。基地擁有800平方米的教學場地,設置了多功能教室、烹任教學室、學員活動室、學員宿舍等區域。李敬坤先后榮獲了石家莊市“十佳”優秀月嫂、辛集市“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她的家庭被評為辛集市“十佳”模范夫妻。面對這些榮譽,她覺得這是和丈夫共同拼搏的結果,為夢想而奮斗,才能贏得人生的精彩,她衷心希望更多的女性加入到家政服務隊伍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