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BM大中華區智慧城市首席顧問總設計師文金言:《新型城鎮化中的智慧城市建設》
智慧城市不是在講技術,技術堆積不出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發展的目的是要用最低的環境代價、最低的資源代價來解決現在人類發展的問題,這是技術分析不出來的。講智能未來,在我看來這是人造未來,我不喜歡,這是我的實話。
七牛云存儲華南區總監齊明杰:《云存儲讓智慧城市更智慧》
對于智慧城市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有云服務支撐,不然就像空中樓閣一樣。
智慧城市對于我們七牛公司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課題,目前我們進入的是智慧生活領域,與智慧生活更相關的可能是硬件這塊,即“云+端”,端就是各種硬件入口,比如說手機、視頻、攝像頭,還有無人飛機,再加上APP軟件。
七牛是一家以數據為中心的公司,云服務在未來生活中處于一個什么樣的地位呢?我們覺得未來它一定會像水電煤氣一樣,成為整個社會的基礎。因為未來所有公司實際上都是以數字為主,一切公司都是數據公司。可能十年前很多人還不會上網,但是現在我們走到哪里都需要打開手機,未來“云”會成為支撐一切的基礎。現在的智慧城市很多還是“私有云”,但是慢慢隨著真正大數據的爆發,它需要就近上傳,就近下載,一定是需要“公有云”的服務。我們覺得只有在數據足夠充分的時候,你才能夠理解用戶的行為。
中興通訊副總裁徐明:《創新為本,中國特色》
五年前,由于工作的關系我多次拜訪美國和加拿大等國,不停地向他們營銷我們的通訊產品,最后他們告訴我兩個字或者四個字,把我拒之門外。第一個是安全,第二個是國家安全。沒有其他的理由。
我曾經公開對美國媒體抱怨,我說全世界IT最開放的市場是中國,最封閉的市場是USA。我問為什么?在中國,你能找到全球任何廠家的產品,而美國呢,你告訴我說因為這是通訊骨干網絡,因為這是核心網絡,因為這是安全問題,所以對不起。
IT機組起源于美國和歐洲,但美國人對一個通訊處理設備都如此緊張,試想今天在中國我們的傳輸、測量、分析、存儲又有多少安全可講呢?所以,我們認為“大安全”是智慧城市建設在云計算、大數據之下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否則企業的安全、國家的安全從何而來?
關于城鎮化
CSST中國安防技術有限公司首席戰略官兼高級副總裁曹國輝:《CSST智慧城市的建設與思考》
從內容上來看,如果把智慧城市比喻成一棵樹的話,現代農業就是一個基礎,樹干是智慧產業的保障,樹葉起著光合作用,需要一個運營平臺。土壤是智慧的環境,是一個保障。果實是智慧的民生。
另外,如果它是一棵樹的話它還有兩只手,一只是政府的手,政策和管控。另一只是看不見的手,是資本的推動和技術的拉動,比如民間投資、信托、P2P的模式,資本的推動。從技術上講,就是信息化技術,智能化技術。對于政府來講,我們中國已經建了400個智慧城市,有些能做有些不能做一定要區分開,對于原有的產業怎么進行升級要清楚。
IBM大中華區智慧城市首席顧問總設計師文金言:《新型城鎮化中的智慧城市建設》
中國城鎮化到底現在做好準備了沒有?這是一個大的問號。
大量的人口要移到城市里面,這些人口對環境有什么影響,我們想好了沒有?我不認為我們已經想好了。也許房地產早已經準備好了,可是很多基礎設施還沒有準備好。這里問一個問題,如果城市變成一個不可宜居的城市,發展還需要嗎?這樣的發展還有意義嗎?所以從全世界各國去看,各國城市遇到同樣的挑戰。如何利用再生資源,交通運輸、食物、水、綠色資源等都是一樣,智慧就是一個目的:綠色、生態友好型。
瓶頸在哪兒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工業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高林:《我國智慧城市重點標準及評價指標體系工作進展》
目前,國內有差不多400個城市都在建設智慧城市,我們在2012年曾經做過一個相關的調研,對部分城市、部分企業智慧城市的建設提供相應的一些調研。在這個調研中,對智慧城市發展的問題和挑戰我們列了一個清單。從企業來看,智慧城市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一是缺乏政府統一規劃和指導。其次,缺乏參與廠商的協作等。從智慧城市管理者的角度來看,最高的一個需求就是缺乏城市各部門間的協同與協作,調研結果中我們提到了各個按條、按塊的信息孤島。再次就是缺乏相關標準,從這方面講,我們覺得在標準化方面存在一個普遍的需求。
CSST中國安防技術有限公司首席戰略官兼高級副總裁曹國輝:《CSST智慧城市的建設與思考》
從智慧城市的建設邏輯來看,中國有400多個智慧城市在建設,因為全球一共才700多個,肯定是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泡沫。
未來成熟的智慧城市建設,我認為確實有一定的瓶頸,比如說信息孤島的問題,比如市民化的問題,比如行政體系難以突破。因為我們國家是行政條塊分割體制,大家共同來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會有重復建設或利益分配的問題,另外包括產業結構的調整。我相信這些困難既不是當地政府能解決的,也不是某一家企業能解決的。怎么樣解決這個問題呢?我認為既然我們解決不了,就應該變換一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智慧城市的建設一定要分階段進行。
如何發展
IDG常務副總裁兼大眾化區董事長、IDG資本創始合伙人熊曉鴿:
我們之所以投出那么多的資源跟我們國家信息中心一起來做6號館智慧城市館的演示,我覺得很大的一點基于我們IDC做的《中國智慧城市100強》的報告,我們覺得未來這是中國經濟發展中很大的一個亮點,同時對于我們做風投的來說可能是一個巨大的投資機會。
今天來講,PC的互聯網已經成為了過去,而且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如果像過去一樣只靠政府或靠一些國營的企業來打造智慧城市的話幾乎是不可能的。而每一個城市除了一些剛性的需求是相同的以外,每一個城市的資源以及人口的構成和它的知識結構、文化傳統等等,都有非常大的不同。所以說我們中國有這么多的城市,因此要每一個城市都打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智慧城市的話,而且要每一個地方都有特色,還要解決每一個城市的市民的需求。我想我們要想發展智慧城市,一定要利用我們現在優越的技術,還有就是我說的移動互聯網的技術。這種技術,使得過去我們所不能做的很多一些事情,現在談的很熱的一些事情,O2O、P2P等等這樣的一些東西成為了可能。
CSST中國安防技術有限公司首席戰略官兼高級副總裁曹國輝:《CSST智慧城市的建設與思考》
簡單的來說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們說從建設角度看就是三步:第一步要筑一個巢,搭建一個平臺,人才、資金、服務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我們上下游形成一個產業集群,形成一個綜合的園區。在這里有綜合的社區、綜合的服務等等,這樣的話建設一個生態系統。
西班牙巴塞羅那市政府經濟促進局亞太地區負責人Ms.Veronica Tan:《海外智慧城市建設經驗分享》
我們巴塞羅那有兩千年的歷史,巴塞羅那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城市,它在長時間的發展中,曾經也經過經濟改革,1992年的奧運會把巴塞羅那推向了世界舞臺,之后的2004年我們還有一個世界文化遺產之周,這之后的8~10年時間里,巴塞羅那就一直往智慧城市的方向來推廣。
我們在建造智慧城市的過程中,希望把城市變得更加人性化,而不是每天在這種繁忙的工作和速度下生活,因為這樣會帶來很大的壓力。這是我們的一些夢想,希望能夠把智慧城市在巴塞羅那變得不只是更有效益,還要有持續性,而且希望給市民帶來一些免費的服務,政府的信息更加透明,給居民帶來更多的便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