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至今日,中國已成為信息技術應用的全球第一市場,從2010年至今,中國已經誕生了近10家100億美元以上估值的新創企業。短短4年間,在互聯網和智能硬件領域,類似小米、聚美優品和唯品會這樣的公司紛紛出現,這背后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大發展的時代趨勢,更是資本與智力結合所產生的“核聚變”級效應。
作為中國兩大資本市場之一,在財與智的結合上深圳具備天然優勢:深圳證券交易所的中小企業板、創業板近水樓臺。作為中國創業投資最活躍的地區,深圳創投機構數量、創投資本總額等多項指標一直保持全國第一,被譽為“中國創投業的風向標”。時至今日,深圳創投機構總數已超過一千家,管理資金超過三千億元人民幣,約占中國創投業規模的三分之一。
歷屆高交會上,中國高新技術論壇均設有資本市場專場,今年的高交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更是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證監會及深圳市人民政府專門舉辦了新興產業創業投資發展報告會。《中國經濟信息》記者從會上獲悉,預計至2014年年底,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計劃支持基金總規模將達到570億元以上,較2013年末增長接近五成。
資本市場正成為中國創新的最大支持:新興產業上市公司占上市公司總體市值比重從2009年的10.6%上升到20.7%,而它們大部分在深交所上市。目前深圳已有12只國家新興產業創投基金獲國家批復。截至2013年末,深圳共設立國家新興產業創投基金6只,每只規模2.5億元,其中中央財政出資0.5億元,深圳創投引導基金出資0.5億元,社會資金出資1.5億元、政府財政資金放大倍數1.5倍。
高交會上,創業項目與資本的對接實現了“零距離”。從互聯網金融到移動游戲,從車聯網到智能產業,創投之都深圳,理所當然地也成為了創新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