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玉娟

作為智能終端的下一個熱點,未來中國智能可穿戴設備的應用將更加廣闊。在吸引了眾多本土科技公司進駐市場的同時,各天使投資機構、風險投資機構也紛紛對可穿戴領域進行布局,主要集中在下游設備領域。
根據智庫在線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可穿戴行業共發生投資案例30起,產品主要集中在手表、手環、醫療健康等領域,PreAngel、深創投、英諾天使等機構投資較為活躍。市場環境下,智能可穿戴行業中有關企業的投融資話題也愈發矚目。
主流方向
“由于智能硬件的領域比較寬泛,在智能硬件產業的投資也很難有一個準確的定義,但當前最為集中在可穿戴設備領域。”深創投信息產業基金總經理賈巍在出席11月20日舉行的“2014中國(深圳)智能產業創新暨投融資峰會”時表示。
作為中國本土知名的投資機構之一,深創投在智能硬件領域的投資動作也極為頻繁,賈巍指出,以智能手環這一可穿戴設備引發的玩樂經濟不僅帶動了實體經濟的上升,更讓智能硬件得以興起。另外,基于可穿戴設備監測而來的相關數據的產生,給智能硬件帶來了消費以及發展的基礎,“作為投資方而言,投資有一定的邏輯基礎,而智能硬件的產生和發展則恰恰符合了投資的重點方向。”
創業價值
互聯網云計算技術日益發達,諸多的企業家開始從運動、娛樂、醫療健康、交通、戶外活動、旅游等產業類別中尋找思路,創新研發智能硬件,而手環、眼鏡、耳機等可穿戴設備在其中表現尤為突出。
但在智能投資方面有20多年投資經驗的IDG投資合伙人朱建寰看來,要對前述領域內的企業家予以肯定,但“創業不應該把自己的想法和產品只局限于手機、手表等產品在‘量這一方面的簡單擴充。”有遠見的企業家,在進入可穿戴設備領域進行創業或者吸引投資的同時,應該更多地去發現傳感器、移動設備、社交圈子、大數據等方面,“這才能夠最終沉淀出可穿戴設備的價值”,朱建寰指出,這也是投資人在火爆的可穿戴設備大潮中尋找真正創新產品的關鍵。
未來機遇
我國一直把智能裝備作為高端裝備的分支,并且將其列為七大新型戰略產業之一,因此,“智能裝備,特別是今年以來格外流行的智能硬件,將成為智能產業未來產生機遇的主要領域。”招商局科技集團董事、招科創新基金創始人胡政也在前述論壇上指出。
不過,以投資人的角度來看,胡政坦言,“我們更關注的不只是可穿戴,而是智能工業化對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正因如此,這也給正在智能硬件領域探索的科技企業以反思,智能可穿戴的確是不容錯過的風口,但誰將成為這一風口上起飛的豬,做一個成長型的智能硬件企業,未來還須緊緊把握互聯網及云科技帶來的諸多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