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良 鄒華英 賀小麗
(江西省萍鄉市湘東區人民醫院 萍鄉337016)
慢性盆腔炎是目前育齡婦女最常見疾病之一,病情頑固,易于復發。主要癥狀為下腹部墜脹、腰骶部酸痛、陰道分泌物增多;次要癥狀為月經量多、經期延長、性交痛、婚后不孕。若未得到及時正確地診斷和治療,可致不孕、異位妊娠、慢性盆腔疼痛、月經不調、全身不適、易疲乏及病情反復發作。近年來,其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嚴重影響婦女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臨床上單一使用抗生素治療療效欠佳,且易產生耐藥。本文采用抗生素聯合裸花紫珠膠囊治療該病,取得了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4月門診確診為慢性盆腔炎患者96例,均符合《婦產科學》[1]關于慢性盆腔炎的診斷標準,排除合并其他內臟嚴重疾病、近期手術史及就診前4周內有用藥史的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者與對照組各48例:觀察組,年齡 19~42歲,平均年齡 29.64歲,病程(36.8±17.6)d;對照組,年齡 20~45 歲,平均年齡 30.17 歲,病程(34.3±19.2)d。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統計學處理,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納入患者均符合《婦產科學》[1]關于慢性盆腔炎的診斷標準,中醫辨證符合濕熱瘀阻證的標準。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頭孢呋辛鈉2.0 g,替硝唑0.4 g,靜滴,2次/d,7 d為1個療程,連用3個療程;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服用裸花紫珠膠囊(國藥準字 Z20063569,0.4 g/粒),3粒 /次,3 次 /d,療程同對照組。
1.4 臨床療效評價 療效評定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慢性盆腔炎的療效判定標準。痊愈:治療后患者下腹及腰骶部疼痛消失,月經、白帶正常,精神狀況良好,婦科檢查及理化檢查正常,停藥后1個月內未復發。顯效:治療后患者下腹及腰骶部疼痛等癥狀消失或明顯好轉,月經、白帶正常或接近正常,婦科檢查有明顯改善,B超提示包塊較前縮小50%以上。有效:治療后患者下腹及腰骶部疼痛等癥狀好轉,月經、白帶接近正常或有明顯改善,婦科檢查有好轉,B超提示包塊較前縮小1/3以上。無效:治療前后患者癥狀、體征及B超檢查均無明顯變化甚至加重。
1.5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11.5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兩組患者均于治療后1個月隨訪,觀察組總有效率93.75%(45/48),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5.00%(36/48),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療效比較 例(%)
2.2 不良反應 治療期間對照組1例患者出現輕微的胃區不適,稍感惡心,無嘔吐及其他不適,未用其他藥物治療,也未停藥。觀察組患者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盆腔炎性疾病是常見的育齡婦女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若未及時處理或處理不徹底,將嚴重影響婦女的生殖健康。主要包括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輸卵管卵巢膿腫、盆腔腹膜炎[1]。主要病理改變為組織破壞、廣泛粘連、增生及瘢痕形成。主要致病菌為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厭氧菌等混合感染[2]。臨床上慢性盆腔炎患者全身癥狀多不明顯,有時可有低熱,易感疲乏。病程較長者,部分患者可有神經衰弱癥狀,如精神不振、全身不適、失眠等。當患者抵抗力較差時,可引起下腹墜脹、疼痛及腰骶部酸痛;由于盆腔瘀血,患者可有月經增多,卵巢功能損害時可有月經失調,還可因輸卵管粘連阻塞導致不孕。慢性盆腔炎中醫辨證以濕熱瘀阻為主,治則以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為主[3]。裸花紫珠膠囊為純中藥制劑,其內容物為深棕色至棕黑色的顆粒或粉末,味澀、微苦,裸花紫珠為馬鞭草科小灌木植物,其全草包括葉、根、莖花、皮均可入藥,具有消炎、解毒、化瘀、收斂、止痛、清熱解毒等功效。頭孢呋辛鈉和替硝唑這兩種抗生素具有廣譜抗菌作用,治療慢性盆腔炎具有針對性,能盡快緩解癥狀,但長期使用易致細菌耐藥,藥物不良反應增加,患者依從性差,不易治愈。抗生素聯合裸花紫珠膠囊在抗炎、抗病毒的同時增強患者機體抵抗力,調節機體內環境,減少毒副作用的發生,可以提高療效,不易復發,有扶正祛邪、標本兼顧之優點,值得臨床推廣。患者在治療期間還應注意飲食清淡及個人衛生,加強營養及體育鍛煉,禁食辛辣食品及油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增強體質及機體抵抗力。
[1]謝幸,茍文麗.婦產科學[M].第 8 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258
[2]王建芹,崔學文.蒲苓盆炎康顆粒聯合抗生素治療慢性盆腔炎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0,3(18):89-90
[3]張雪梅.丹香合劑治療慢性盆腔炎70例臨床觀察[J].陜西中醫學院學報,2003,26(5):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