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周澤山

●開發頁巖氣讓上羅鎮的居民逐漸告別柴草、煤炭燒火,也讓當地迸發出積聚效應,消費市場逐漸興旺。 供圖/任何明 黃 斌
頁巖氣開發讓上羅鎮人搭上了市場繁榮的順風車,也讓其走上高速轉型的發展模式。
我國頁巖氣的開發時間并不長。
由中石油、四川能投、宜賓國資、北京國聯投資聯合組建的四川長寧天然氣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專伺頁巖氣開發,上羅鎮一帶是首選之地。
頁巖氣之風,吹皺四川珙縣上羅鎮一泓清水。大規模開發頁巖氣,“驚動”了上羅鎮周圍的十里八鄉。
上羅鎮黨委書記陳波坦言:“大量的石油隊伍來了,上羅鎮的人氣旺了,發展方式要轉型了。”
今年初,開有副食商店的居民楊新群再開“家常便飯”餐館。至今,大門上方的“正宗筠連水粉”招牌新鮮光亮。她說,自己專門拜師學做這種當地名小吃,希望招徠更多的石油顧客。
“這里有生意眼光的人很多,上羅鎮變化真大。”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員工余勇邊吃水粉邊說。
從家常便飯餐館出發,經漢村路出鎮,溯漢村河而上,直行大約3公里到一座石拱橋頭,“建新發副食店”跳入眼簾,再步行5分鐘,就是國內第一口頁巖氣高產井——寧201—H1。
2012年7月17日,寧201—H1開井產氣,建新發副食店幸運地成為國內第一家頁巖氣用戶。
店主郭其容清楚地記得,動工修建商店之日,正好寧201—H1開鉆;家里用上頁巖氣兩天,四川前省委書記劉奇葆來這里考察頁巖氣。
最讓郭其容興奮的是,改燒頁巖氣后,家里沒有柴草、煤炭煙熏,患腦血檢、糖尿病的父親“感覺氣不憋、頭不悶,舒服多了”。
居住在上羅鎮街上的退休人員孫師傅算了一筆賬,與燒液化氣相比一個月要少花一百多塊錢。
在寧201—H1與上羅鎮之間,村民自建的樓房一棟接一棟,陳元兵的家就在這其中。他說,上羅鎮目前有300多戶用氣,剩下的大多數村民盼望著安裝管道燒氣,由于燃氣公司暫時忙不過來,承諾12月底之前滿足愿望。
上羅鎮,名不見經傳的漢村河、南廣河交匯于此,因地形似鑼的上半部分而得名。該地是傳統的農業小城鎮,工業經濟支柱是竹蓀、發電,“村村通”公路普遍是狹窄的土路,燃料以柴和煤為主,液化氣和電為輔。
在珙縣底洞鎮銅鑼小學從教40年的李順江,在互聯網上查找上羅鎮頁巖氣開發的相關資料,發現頁巖氣開發,無論是對上羅鎮還是珙縣,都是“千年等一回”。
好奇的李順江獨自到上羅鎮看頁巖氣勘探開發,只見轟隆隆駛過的大型車隊車牌都是“豫”字開頭,疑問頓生,“這是咋回事呢?”
為什么會有外省的大型車隊?四川長寧天然氣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的回答很簡單:施工作業市場開放,“兩桶油”聚會上羅鎮。
一份資料顯示,與四川長寧天然氣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發展計劃配套的施工作業量,包括陸續興建20多座井場、鉆120多口水平井。
“這是非常大的施工作業市場。”中石化中原西南鉆井公司副總工程師賈朝陽說。目前,中石化在上羅鎮有兩部鉆機、90多名員工與中石油一起戰斗。
在上羅鎮一帶,中石油的單位較多,不僅有在川的西南油氣田公司、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還有總部在杭州的浙江油田公司、在河北涿州的東方地球物理公司,員工超過千人。
開發頁巖氣,上羅鎮迸發出積聚效應,消費市場也紅火起來。密密麻麻的店鋪旅社生意興隆,不足為怪;交通改善帶來欣喜,有目共睹;資源開發而增加資源稅收入,應然之事;清潔能源,引得廠商心向往之,情理之中;大量外來人口涌進引發的生活習俗之變,使上羅鎮魅力增值。
楊十橋商務酒店的老板楊十橋感觸很深。
走進楊十橋商務酒店,中石油東方地球物理公司2151隊曾經租住的痕跡清晰可見:實施“黃金壩三維地震采集項目”,急救基礎知識,中石油反違章禁令漫畫,班組文明公約等標語牌一塵不染。
2013年6月,中石油東方地球物理公司告別上羅鎮開赴新工地時,特別提示“保留吸煙點、安裝互聯網,更能吸引旅客”。楊十橋說:“標語牌啟發我們的生活,石油隊伍讓我們感染了大城市的文明,外地鄉鎮旅店老板都來參觀取經呢。”
今年75歲的陳大明婆婆,家住上羅鎮代家村4組,逢場必趕,主營小蔥。過去趕一場,毛收入40多元,現在是80多元。
在孫師傅、陳元兵看來,水電曾經是上羅鎮最大的工業,但現在已經被頁巖氣取代。
頁巖氣與天然氣的開發技術和難度截然不同。在國內頁巖氣開發隊伍中,中石油旗下的西南油氣田公司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中威201井、寧201井是開發的起點。
2007年3月,中石油組織旗下的西南油氣田公司優選頁巖氣開發的區塊,四川威遠縣、長寧縣、珙縣等地吸引了地質家的目光,并勘定了威210井、寧201井的井位。
全程參與這項工作的西南油氣田公司頁巖氣事業部總地質師王蘭生博士說,威201井是國內第一口開鉆、完鉆并開采頁巖氣的氣井,在我國第一個大型海相碳酸鹽巖氣田——威遠氣田之內;寧201井在四川珙縣上羅鎮龍洞村一組,2011年6月開鉆,測試日產量比威201井高。
頁巖氣的開發,快速而深刻地改變著上羅鎮。居民們搭上了市場繁榮的順風車,走上致富路徑;上羅鎮則開始了高速轉型的發展模式。
在漢村河東岸,中石油修建長6公里多、寬5.5米的水泥公路,把上羅鎮與穆家灣村、龍洞村邊的大山連在一起。村民孫希元說,永娃兒購置農用車,靠這條路運磚瓦砂石賺了錢,現在又開起大型家具城;宋四兒掏錢、鎮上一家人出地基,修一幢樓房,現在石油隊伍來了,房價也有所增長了。
去年,四川長寧天然氣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在上羅鎮境內采出頁巖氣2000萬立方米,上羅鎮增加資源稅收入以10萬元計算。今年,上羅鎮境內的頁巖氣產量大幅增長,收入將以百萬元計算。
“正在修建中的云南到四川宜賓的高速公路,從不在上羅鎮開口子變為要開口子,還有多家企業表明要在上羅鎮投資建廠的意愿,為什么?”上羅鎮黨委書記陳波自問自答,“這里有豐富的頁巖氣,中石油在做開發試驗。”他認為,上羅鎮融入全國高速公路網、步入工業化時代指日可待。
上羅鎮,見證了國內頁巖氣開發試驗的朦朧與晨曦,因為頁巖氣機遇而再添發展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