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李海鷹 賈新青
孤島廠培養出大批熱衷全民健身的職工,被評為“2009—2012年度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
初冬時節,晨曦微露,在孤島神仙溝畔、植物園內,處處活躍著早起晨練的人們。伴隨著舒緩的樂曲,他們或跳舞或練拳,陶醉在強身健體的歡樂中……這樣的場景,在勝利油田孤島采油廠已經成為一道常年可見的風景。
“目前,全廠有85%的職工群眾定期參加體育活動,有近70%的人常年堅持體育鍛煉。健身,對大多數人來講已經是一種生活習慣。”孤島廠文化管理中心主任孟輝說。
傍晚時分,華燈初上,孤島廠群藝館內傳出陣陣吶喊助威聲,一群乒乓球愛好者正在這里進行激烈的“廝殺”。
不遠處的職工文體館內,此刻也是燈火通明,羽毛球、乒乓球場地處處都是跑動跳躍的人群。同群藝館一樣,一年365天,這里幾乎天天人滿為患。 而在各居民小區的休閑廣場、健身路徑,晚飯后走出家門的居民三三兩兩聚作一堆,一邊談笑風生一邊進行著適度運動。
結束了白天的喧鬧和忙碌,此時的孤島儼然成為一個全民健身的運動場館。
面對不斷增長的全民健康意識和健身需求,孤島廠將開展好群眾體育工作作為提升企業軟實力的重要渠道,確保職工群眾的體育鍛煉享有權。每年,孤島廠都會積極籌措資金進行體育設施建設,同時針對不同群體需要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體育活動。
熱采大隊維修隊副隊長王保忠在孤島地區算得上小有名氣。1999年他開始接觸乒乓球,短短幾年進步飛快,如今已經多次蟬聯孤島廠乒乓球賽男單冠軍。作為孤島廠乒乓球隊隊長的他,多次帶領隊員在油田級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比賽場館隨時開放,比賽場地無條件使用,采油廠為我們提供了這么好的健身條件。這是給我們的最好福利,也是最大的惠民工程。”王保忠深有感觸地說。

●孤島采油廠基層單位代表隊在新建的體育場舉行“慶國慶”籃球比賽。 攝影/包衛華
近日,由王保忠牽頭組織的“濱海地區乒乓球冬季聯賽”在職工文體館火熱開賽,七周時間里,14支乒乓球愛好者隊伍在這里進行了一場以切磋球藝為目的的高手對決。
在參加2010年“冶力關”杯中國拔河公開賽之前,徐永玲從未想過,作為一名石油工人,有一天會站在國家級體育比賽的賽場上。
讓徐永玲及隊員們沒想到的是,這一戰他們勇奪女子540公斤級亞軍、男子640公斤級季軍、混合600公斤級第四名,并榮獲體育道德風尚獎,成為當時石化體協在國家級拔河比賽中取得的最好成績!
體育比賽可以最大限度激發潛力、凝聚心智。建廠至今,孤島廠已成功舉辦了20屆職工籃球賽、8屆職工排球賽以及21屆職工乒乓球賽等賽事。而在這諸多賽事中,拔河比賽起步最晚,但成績最輝煌。
年齡不大,卻稱得上是孤島廠拔河隊元老的徐永玲見證了孤島拔河運動的成長歷程,也飽嘗了其中的艱辛。訓練期間,每個人手上都磨出了厚厚的繭子,有人甚至皮膚開裂,血肉模糊,簡單包扎后繼續訓練;當多功能拔河訓練器的重量加到800公斤時,只堅持五六分鐘,隊員們的腿就會止不住地抖動;參賽前一天為了控制體重,有時只能吃幾片菜葉……如今回想起來,徐永玲覺得這是人生中難得的歷練。
從2007年代表勝利油田參加山東省職工運動會拔河比賽首戰告捷,到連續五年蟬聯油田拔河比賽冠軍,再到2012年“全國拔河新星系列賽(勝利油田站)拔河比賽”男女組雙冠王,孤島廠逐步把拔河運動打造成為勝利油田乃至中石化的一道亮麗文化風景。孤島廠文化管理中心副主任胡偉2009年通過國家級拔河裁判考試,成為全國僅有的15名國家級拔河裁判之一,并在2010年全國拔河邀請賽上擔任副總裁判長職務。

●拔河比賽成為孤島采油廠職工的一項傳統體育項目。 攝影/王國章
每天清晨,家住朝陽三村的退休家屬邱志美都會到小區廣場練習抖空竹。提、拉、抖、拋之間,小小空竹上下翻飛,煞是好看,引得路上行人紛紛駐足觀看。
“一年前還疾病纏身,今年冬天連個感冒都沒得。”為給更多人帶去健康和快樂,邱志美辦起了免費空竹培訓班。從最初的4人到如今的20多人,培訓班規模不斷增大,學員中年齡最大的76歲。
看著空竹隊伍越來越壯大,邱志美又生出一個愿望。她想和隊友們去參加一次全國性的空竹比賽,在更多人面前展現油田老人的青春與活力。
和邱志美一樣的熱心人還有家住朝陽六村的韓永芬。憑借扎實的舞蹈功底,她自編自導了綢子舞、秧歌舞等十幾種廣場舞教給周圍的居民。她編排的舞蹈韻律感十足且運動量適中,非常適合身體鍛煉,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廣場舞健身活動中來,居民們親切地稱她為小區里的舞蹈“明星”。
在孤島廠,有許許多多像邱志美和韓永芬這樣的體育愛好者。他們熱愛運動,活力四射,影響和帶動了更多身邊人加入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
巴樹慶是孤三區一名維修工。這個外表俊郎的小伙子,似乎天生就有著優于常人的運動細胞,籃球、足球、羽毛球……只要常見的運動項目,沒有他不精通的,周圍人都稱作他為“運動達人”。
自己熱衷體育運動的同時,巴樹慶不忘帶動身邊人加入健身行列。在站領導的支持下,他將單位堆放廢料的場地清理出來,豎上簡易籃球架、單雙杠、小球門,建成一座小型綜合運動場。工余時間,大家健健身、比比賽,既鍛煉了身體又增進了感情。他將生產施工中的邊角料積攢起來,利用工余時間制成簡易的運動器械,那些大大小小的啞鈴、杠鈴成為同事間的搶手貨。
2009年,青工小丁查出腎結石,在巴樹慶的帶動下堅持跳繩三年多,沒打針沒吃藥,硬是將體內的三塊結石“跳”了下來;同事小王身體免疫力低,一年到頭經常感冒發燒,自從跟著巴樹慶堅持鍛煉后,身體狀況明顯好轉。
“健康是第一位的,沒有健康一切都是零。我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巴樹慶的愿望道出了孤島廠諸多體育愛好者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