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曼宜
要把服務做到群眾心坎兒上,讓群眾滿意,首先要切實了解群眾需求。麥子店街道把“問需”與學習教育、征求意見緊密結合,通過發放調查問卷、開展網絡征集、召開座談會等多種形式,采取把代表委員、黨員群眾、服務對象請上來,街道干部下社區、下基層站所、下社會單位的“三上三下”工作法,多途徑、多角度,廣泛征集意見建議。
麥子店街道工委將各方需求和意見建議進行匯總整理,形成建議案,進行公示,做到征集、匯總、議事協商等步驟全過程公開透明。針對征集到的意見建議,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邊學邊改,即知即改、立行立改。
問需——“沉下去”不走過場
今年,麥子店街道在問需于民中,一改以往召集居民“上來”到街道辦事處議事協商的做法,而是變為由街道分管領導帶領科室干部“下去”到社區參加居民議事代表會議,在居民家門口與社區議事代表面對面商討2014年實事工程項目。
在征集意見過程中,居民們提出希望通過多種形式建立一個上下溝通的渠道,做好政策宣傳和解釋工作,使居民能與辦事處相關負責同志直接溝通聯系。居民還提出,可以通過設立意見箱、意見簿、投訴舉報電話,發放便民手冊、服務指南等方式或溝通渠道,找準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讓群眾少跑冤枉路。根據居民的提議,麥子店街道在各社區、街道服務大廳及進門顯著位置設置了征求意見箱、意見簿,方便辦事的居民隨時寫出意見建議。同時,街道還對外公布了監督舉報電話,接受群眾的意見建議。目前,麥子店街道正在編印街道辦事處辦事服務指南,一次性告知辦理事項,讓前來辦事的居民通過服務手冊,準確了解所辦業務需要準備的材料,減少群眾辦事“跑二趟”現象。
針對居民提出的轄區無照游商較多、社區環境等問題,緊密結合“APEC會議”環境保障工作要求,麥子店街道工委召開專項環境整治工作會,按照前期制定的“雙聯系、雙服務”工作安排,由處級領導對所“聯系”社區的環境問題實行“打包認領”,“一對一”治理和督查,并按照要求定期帶領相關科室人員進社區、實地調查,針對不同程度的環境問題,分別采取現場整治、協調治理等辦法加以解決。
問計——謙虛認真“集民智”
針對群眾提出的需求,街道通過“問計”集民智來解決問題。在活動中,街道干部帶著問題下去,帶著思路上來;帶著任務下去,帶著方法上來,從群眾中獲得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智慧,贏得群眾的支持和認可。
針對關系群眾切身利益問題,街道搭建議事協商平臺,通過共同協商形成實事項目加以整改。街道議事協商會的議事代表從社區議事代表中推選產生,每個社區8名,另有包括街道相關職能科室負責人、專家學者、社會名人、律師等組成的20名特邀代表。
在議事協商會上,各方代表對建議案進行分析研究,就相關問題和解決措施進行可行性討論,并由專業人員現場踏勘,提出具體的實施意見。在充分協商、科學評估的基礎上,按照符合資金政策、合理合法、同類合并的原則,最終確定了平安社區建設、社區環境改善、為老服務、醫療衛生、居民自治、文化交流、環境治理等7大類16件為民辦實事工程,群眾反映較為強烈的地區安全監控、小區照明設施改善、老舊小區樓道門窗改造、麥子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亮馬河整治等問題均以實事工程的形式得到立項,明確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街道提供100萬元項目資金予以支持,社區議事代表通過辯論、表決的方式監督資金申請和使用情況。同時,鼓勵社區以共駐共建的形式整合社會資源,爭取駐區社會單位支持。
問效——注重實效“解民難”
解決問題關鍵在整改,回應群眾關切重點在落實,整改落實的效果需要群眾來評價。麥子店街道在征求意見環節,廣開來源渠道,共征集五大類66條意見建議。
經過梳理、分析,66條整改意見中,8條屬于區級范圍內協調解決的問題,針對剩余的58條意見,街道建立動態臺賬,設立立行立改專項工作組,推動問題整改落實。在動態臺賬中,問題按解決時限被劃分為一個月內能解決的、今年能解決的和街道需要進一步協調其他部門共同解決的三類,并由專人負責每周對問題整改進度進行追蹤。同時,每一項問題都設有專項動態臺賬,為做到讓提議人及時了解整改落實進度,街道建立征求意見工作的落實反饋機制,對于已完成的和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及時向提議人進行答復和解釋。
對上,街道積極協調區級職能部門,將區水務局、區衛生局和區市政管委納入實事工程的責任主體,進一步加大相關項目整改執行力度。對下,街道領導和機關干部主動深入社區,幫助社區協調各方、推動實事項目落地,形成上下聯動抓整改、促落實的局面。特別是針對麥子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項目,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爭取政策、資金支持,參與配合選址、裝修、設施配備等具體工作;針對亮馬河治理項目,街道、社區干部到工程一線“現場辦公”,協助相關單位開展水質改善、河道周邊加裝防護網、垃圾清理、道路修復等工作,兩個項目實現突破性進展。
問責——嚴謹客觀“重民督”
“問責”的過程,是政府行為公開接受社會公眾監督的過程。工作好不好,群眾最有發言權。
聚焦“四風”問題整改“問責”,針對黨員干部理想信念弱化,個別干部“慵懶散”,基層黨組織威信不夠高、動員能力不夠強等問題實施監管問責,將監督過程和結果及時向全體干部、黨員群眾進行公示,督促黨員干部邊學邊改,立行立改。針對實事工程落實情況“問責”,將項目責任主體及進展情況,利用社區報《讀麥周刊》定期向居民公示,接受公眾監督。通過召開“問政大會”,針對實事項目出現質量標準、完成時限不滿意或未能完成等情況,對相關責任部門進行倒查和追究,并將“問責”納入機關效能監察考核內容。
為進一步加強街道黨風廉政建設、政風行風建設和效能監察工作,經街道工委、辦事處研究決定,在轄區內成立了一支特邀監督員隊伍,隊伍由社區黨代表和社區居民代表組成,作為街道與居民之間傳遞、互通信息的橋梁,負責對問政實事項目進展情況、征求意見的整改落實情況及時督察并對街道工作實際情況和存在的困難向提議人進行傳達。
(作者單位:北京市朝陽區麥子店街道)
責任編輯:沈 ? 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