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建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061000
摘要:混凝土具有強度高、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耐久性和變形性適宜等優點,這就直接決定了其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作用。而混凝土澆筑技術水平的高低又直接影響著混凝土的性能,從而影響著建筑物整體的質量,因而混凝土澆筑技術的重要性不容小覷。本文主要對建筑澆筑混凝土施工技術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建筑澆筑混凝土技術;要點
一、混凝土澆筑技術的前期準備
1、原材料的選擇
(1)骨料的選擇
混凝土的骨料是砂和石子,砂和石子進場后要送建材實驗室進行檢驗,檢驗合格方可使用,儲料場對不同規格、不同產地、不同品種的砂和石子要分別堆放,并有明顯的標示。河砂等天然砂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用砂,澆筑混凝土的用砂關鍵是砂的細度模數和含泥量,砂子太細或砂、石的含泥量和有機質過多,會增加混凝土的干縮裂縫,級配良好干凈的骨料是保證混凝土質量和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抗滲性和耐久性的根本保證。
(2)外加劑和摻合料的選擇
大元加,添加的外加劑和摻合料必須是針對性,要事先經過試驗,有質量證明書,不得使用過期無效的外加劑和摻合料,否則適得其反,影響混凝土的性能,增加混凝土產生裂縫的幾率。
(3)水泥的選擇
水泥的品種有很多,必須選用符合設計圖紙和構件要求的水泥,每批水泥必須有生產廠家的出廠合格證,而且還要送建材實驗室進行檢驗,檢驗合格方可使用,做到先檢后用,切勿先用后檢或邊用邊檢,不合格的水泥和過期的水泥嚴禁使用,不同品種的水泥要分別存放,不得混合使用。
(4)水的選用
拌合混凝土的用水最好使用自來水或干凈的天然水,不得使用污水。用水量應根據實驗室配合比和施工配合比、骨料的含水率以及需要澆筑的部位等綜合考慮?;炷梁可伲灰渍駬v密實,容易產生蜂窩現象,混凝土含水量高,表面會產生泌水現象,水份蒸發后,混凝土內留下許多氣孔,則混凝土的密實性差,強度低,含水量過高還會引起混凝土過大收縮,產生收縮裂縫。實踐證明,控制好混凝土的水灰比,可減少混凝土產生干縮裂縫,增加混凝土的密實性和強度。
2、混凝土的輸送和攪拌
(1)混凝土的輸送
①要在建筑施工的現場裝設一臺移動泵和一臺托泵,相關人員對所使用的混凝土泵的技術和功能要足夠了解,并配置充足的易壞零件,以備零件出現故障時可以及時進行搶修。②泵管的安裝一定要牢固,來減小泵送過程中因為壓力而造成的損失,同時,在泵送前要用清水濕潤管道,再用水泥砂漿潤滑管道和泵機。③還要檢查泵管中是否有殘留的混凝土,主要是在泵管的彎曲處,如果有殘余物,一定要清理干凈;還要保證管道的接口處密封性好,防止跑漏漿。④當泵機需要暫停時,要采取相應的倒泵措施,使混凝土在管內進行前后的往返運動,以保證良好的可泵性;當泵機出現故障時,為了維持混凝土的繼續供應,要利用塔吊來進行短時間內的垂直運輸操作。
(2)混凝土的攪拌
相關人員一定要認真控制水泥、混凝土骨料以及添加劑等的用量和投料順序,在進行混凝土進行攪拌時更要注意攪拌的時間和澆筑的時間,不同品種的材料攪拌和澆筑的時間都有差別。攪拌人員一定要嚴格按照相關的要求,根據不同種材料自身的特性對混凝土的各種材料配比要把握合理,攪拌一定要均勻。
二、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
1、混凝土澆筑過程
混凝土從吊斗口落下的自由傾落高度不大于3m,若是超過3m時應使用串筒、導管、溜槽在側面進行開洞?;炷翝仓侄我约胺謱訉嵤R话慊炷练謱訚仓母叨葹椴迦胧秸駝悠鏖L度的1.25倍,最大值不應超過500mm;振動棒啟動,振搗過程中應手握振搗棒的軟軸膠管,同時迅速插入砼內部,在振搗施工過程中,振動棒將上下抽動,振搗時間大約為20~30s,保證澆筑砼面不產生氣泡、不顯著下沉、以及表面泛漿,形成水平面為準。在插入式振動器的過程中要快插慢拔,保持插點均勻,按順序逐點移動,不遺漏均勻振搗。移動間距應小于振動棒作用半徑的1.5倍,與模板距離不小于200mm。上一層振搗施工中應插入下層混凝土面約為50~100mm,從而減少層間縫隙。
2、混凝土澆筑的停止
當澆筑的混凝土產生初凝同時澆筑超過了允許的施工面積時,應停止澆筑施工;當混凝土平均澆筑溫度超過允許值,同時在一個小時內無法將溫度調整至允許的溫度范圍時,應停止澆筑;澆筑過程中出現大雨或者暴雨天氣要停止施工。
3、控制混凝土澆筑的質量
在確保澆筑混凝土坍落度的基礎之上,應盡量減少水的使用量。在夏季施工可加入泵送劑;選擇粒形、級配較好且含泥量、空隙率都較小的粗細骨料,同時優選出最佳含砂率;實際施工中,不能過振、欠振、漏振,應快插慢提振搗棒;嚴格澆筑流程,安排合理的施工工序。已澆筑并且接近初凝狀態的混凝土進行反復抹壓或者滾壓,若是混凝土表面硬結無法抹動時,則可實施二次振動,從而排除混凝土由于泌水而在石子以及水平鋼筋的下部構成空隙以及水分,有效提高了混凝土的粘結能力和抗拉強度,同時減少了內部裂縫和混凝土中的氣孔,有效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性能。通過反復抹壓和搓壓施工,同時還應明確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工程過程檢驗嚴格按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對檢驗批、分項工程、分部工程進行一一檢驗。
4、澆筑養護管理
(1)養護技術
基礎地梁以及承臺混凝土的施工應按照插筋上套PVC管、測量放線、澆水濕潤、入場檢查以及澆筑、振搗、找平以及養護的順序進行。而框架柱以及頂板的混凝土澆筑應按照模板清理、測量、搭設馬道、處理施工縫處混凝土、入場檢查、頂板混凝土澆筑、找平以及養護的順序進行。在施工測量過程中,應從標高的控制點投射到作業面上,而后將頂板的50cm的標高線引入到預先焊接好的短鋼筋上,間距為2000mm。澆筑混凝土之前,首先應澆筑與混凝土同樣配合比的水泥砂漿,厚度為3~5cm。砂漿的澆筑應伴隨著混凝土進行并提早10min澆筑。
(2)養護時間的控制
混凝土表面的養護要在塑性混凝土澆筑施工完成之后的12h內進行灑水養護,而低塑性的混凝土則應在澆筑完成后噴霧養護,并盡早開始灑水養護;澆筑的混凝土要進行連續養護,并在養護期間內確?;炷帘砻娴臐駶櫍火B護時間不低于14d。
結語
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已成為混凝土施工中的主要部分。因此,在現代建筑施工過程中,必須做好混凝土澆筑施工。所以,這就需要在混凝土施工中,控制好混凝土原材料的選擇,并且要切實掌握好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結合工程實際采用針對性的混凝土澆筑方案,滿足振搗要求,全方位、多視角的確保混凝土澆筑質量,進而提高整個工程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吳小明.建筑施工混凝土澆筑技術探析[J].中國房地產業,2011(12).
[2]楊護線.淺析建筑施工混凝土澆筑技術[J].中華民居,2012(16).
[3]張鴻雁.淺析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澆筑的要點[J].建材發展導向(下),2012(01).
[4]潘美環.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澆筑技術[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2(05).
[5]王石.淺談建筑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控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1,2(18):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