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財經大學 天津 300222
摘要:雙語教學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模式,對于拓展大學本科生的理論國際化視野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本研究以本科二年級學生為樣本,對人力資源管理雙語課程教學情況進行問卷調查與分析,并基于內容語言整合式教學法進行教學方案設計。
關鍵詞:雙語教學;人力資源管理;教學方案;內容語言整合式學習
一、調查目的與樣本選擇
本研究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結合新生代本科生的特點,以掌握人力資源管理基本概念與原理,學會用英語去思考、分析和解決人力資源管理問題為主要目標,對2012級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全日制本科生進行調查,之所以選擇此年級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因為考慮到對雙語課程學習效果評價需要被調查者具有雙語課程學習的經歷,參加本次調查的學生全部參加過人力資源管理雙語課程的學習。
本次雙語教學調查采用的是學生評價方式。教學活動是師生雙方參加的活動,學生又是教學活動最直觀的感受者,因而學生具有評價教師課堂教學效果及質量的資格。通過學生對雙語教學過程與效果的評價,可反映出學生對雙語教學的歡迎程度,教材的處理、雙語教學的方式、教師的雙語教學水平是否符合學生的要求等。
調查問卷借鑒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雙語教學情況調查問卷,問卷調查于2013年9月中旬進行,實發問卷80份,回收有效問卷72份,有效回收率為90%。調查對象為我校2012級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本科生,被調查的學生英語基礎扎實,其中約46%通過英語四及考試,45%通過英語六級考試。調查的內容包括開展雙語教學的必要性與作用、教材選取、教學效果、考核方式等。
二、調查結果
(一)樣本基本情況
在調查樣本中的男性學生占22.2%,女性學生占77.8%,因為本次雙語教學調查需要參加者必須具有雙語課程的學習經歷,因此調查樣本全部為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本科二年級的學生。學生的英語水平方面,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與六級的學生均占45.8%,未通過四級的學生占8.4%,表明學生的英語水平是適合接受雙語課程學習的。
(二)課程體驗
關于學生對雙語教學必要性的意見,通過調查發現有68.1%的學生認為高校開設專業課程的雙語教學是非常必要的。通過雙語學習人力資源管理課程,50%的學生認為提升了自身專業知識與能力,26.4%的學生認為增強了使用專業外語的能力,23.6%的學生認為開拓了國際視野與意識。對于學習效果的檢測,有77.8%的學生能夠用英語說出人力資源管理職能模塊的英文專業術語,但仍舊有22.2%的同學對基本知識掌握的不夠牢固。關于專業英語水平的自我評價,27.8%的學生認為自身專業英語水平較好,47.2%的學生認為一般,22.2%的學生認為較弱,2.8%的學生認為很差。
(三)教材選取
通過對教材選取的調查,我們得知52.8%的學生認為應選用全英文教材加中文注釋的導讀,而20.8%的學生認為應選用國外原版教材。對于目前所選用教材的適合度而言,8% 的學生認為很合適,66%的學生認為合適,20% 的學生認為一般,僅有6% 的學生認為不合適。
(四)教學安排與組織
關于人力資源管理課程雙語教學開設的時間,1.4%的學生認為合適的開設時間是大學四年級,18.1%的學生希望在三年級開設,而38.9% 的學生認為二年級就應開始雙語教學。關于雙語授課過程中外語與中文講解的比例,31.9% 的學生希望課堂上英語授課比例達到30%左右,44.4%的學生認為英語授課比例應達到44.4%,要求全外文進行講授的僅占6.9%。
(五)考核方式
關于雙語教學課程考核試卷設計,31.9%的學生認為應采用“外文命題,中文答題”的形式,34.7%的學生認為應采用“外文命題,自由作答”的形式,19.4%的學生認為應采用“外文命題與外文答題“的形式。關于雙語課程成績的構成比例,45.8%的學生認為“平時成績占20%,期中成績占10%,期末成績占70%”,27.8%的學生認為“平時成績占30%,期中成績占30%,期末成績占40%”,16.7%的學生認為“平時成績占20%,期中成績占30%,期末成績占50%”,9.7%的學生認為“平時成績占30%,期中成績占30%,期末成績占40%”。
另外,對于“請你為雙語教學提出一些寶貴的改進建議”這一開放式題目,部分學生認為在今后的教學中雙語課程教師應加強課堂互動環節。一些學生覺得現在每堂課程的信息量過大,在90分鐘內難以接受以英語形式出現的大量的知識點。這些意見將作為今后人力資源管理雙語課程改進方案設計參考依據。
三、基于內容語言整合式的HRM雙語課程教學設計
(一)內容語言整合式教學法
內容語言整合式教學法(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是基于Hymes 的“交際能力”理論和Halliday的功能語言學理論而提出的一種新的教學理念。此種教學方法將傳統的外語教學模式轉化為語言教學與內容教學相結合的模式,將專業知識的學習與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結合起來。內容語言整合式教學法包括兩個主要內容,其中一項內容是高校中的專業課程內容,如心理學、物理學、歷史學、工商管理等課程;另一項內容則注重外語語言能力的學習。這種模式不僅可以滿足學生學習專業學科知識的需求,也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
(二)教學目標
人力資源管理雙語課程的教學目標之一是要學生逐步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提高外語學術交流能力;二是要培養學生能夠同時使用母語和應用思維以及在兩者之間自由轉換的能力;三是使學生具備兩種文化意識,并將這兩種意識有效地運用在實踐中。
(三)教學內容
CLIL 課程設計與以往的學科教學和語言教學不同,它非常強調提供一種語言學習和使用的語境,使學生不斷地并有意識地把內容語境化,因此,人力資源管理專業雙語教學的教學內容應達到以下要求:一是教學內容不僅包括習得知識和技能,還包括學習者創建自己的知識庫,了解和掌握各種技能,并在內化知識和技能后具有創新能力;二是教學內容要與學習和認知有關,這是為了學習者能從語言角度分析內容;三是教學內容的設計要注重學習語境中的互動以及培養跨文化意識。
(四)教學過程設計
雙語教學過程是實施雙語教學的關鍵,要想實現雙語教學的目標,在雙語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以下的幾個方面。首先要以學科知識為中心,科學設置雙語課程。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的語言運用要注重:一要注意母語的適當運用;二要注意語碼轉換的使用;三要注意對學生語用能力的培養;四要注意教師語言中文化的傳遞作用。最后,教師要在課程中增強學生語言使用的強度。
課堂授課方式是電子教案+ 動畫演示+ 板書+ 中文授課為主,使用多媒體課件,以英文講授為主的方式。在雙語教學實施過程中,采用分層次教學,對基礎理論部分,先用漢語闡述,再將定義、定理用英文講述。課堂討論采用中英文兩種語言,簡單討論提倡用英語,有些思想如果用英文表述困難就用中文表達。在具體的教學方式上,CLIL 模式非常強調教師和學生可以采用多種形式,結合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特點,在教學中可采用如下幾種模式:一是真實性或情景式教學,這種方式需要建立一個真實的場景和完整的活動過程,讓學生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掌握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學習語言;二是學生自主學習式訓練,教學的重點在于采用多種策略指導學生逐步形成獨立學習的能力;三是合作式學習訓練,學生需要共同解決問題,同伴之間互相學習,找到答案。
總之,人力資源管理課程雙語教學在我國高校仍處于探索性階段,無論是在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與教學考核方面仍需要不斷地結合勞動力市場對HR人才的需求以及我國在校本科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深入地完善。在不斷進步的過程中,一方面需要雙語課程教師積極地引進國內外先進的教學方法,另一方面也需要高校整體從政策與制度層面給予相應地支持,加強對于雙語教學人才隊伍建設,鼓勵本校教師與兄弟院校之間進行教學經驗的密切交流,并且從硬件方面積極提供有利于雙語教學的各種設備,不斷豐富人力資源管理雙語課程體系。
參考文獻:
[1] 邢潔.人力資源管理課程雙語教學研究.教育與職業,2010年第33期
[2] 徐玉臣,李民權.語碼轉換的語境動因.外語教學,2008年第3期
作者簡介:
蘇磊,講師,天津財經大學商學院,企業管理系。
基金項目:天津財經大學教學研究與改革項目“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本科雙語教學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