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鑫海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省 438600
摘要:加強對建筑結構設計的研究,對于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義。文章作者主要分析了建筑結構設計中存在的安全問題,探討其改善的措施。
關鍵詞:建筑結構設計;安全問題;對策
引言
建筑的安全性是建筑設計和建設當中最為重要的要素之一,建筑的安全性直接會對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很大的影響。在設計建筑結構時,應將質量安全放在首位,因為建筑的安全性都保證不了,其他一切都無從談起。
一、提高建筑結構設計安全性的意義
我國正全面推行住房體制改革,人們對生命財產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住宅的安全性首當其沖。由于目前建筑造價中結構造價以及材料價格所占的比例不大,因此。如能適當提高安全儲備實際上并不會引起建筑造價的很大波動,卻可以顯著減少質量問題。住房保障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對低安全度的房產,業主將不得不付提高建筑結構設計安全性的意義。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通過選擇優質建材并采取必要的構造措施,適當提高結構的安全儲備是完全必要的。為提高耐久性所需的投入并不太多,但對延長結構使用壽命,減少維修加固工作量可起明顯作用,因而是完全值得的。因此。適當提高安全性水平不僅有利于促進建筑業發展,也有利于建筑的消費者。
二、建筑結構設計中的安全隱患
(一)建筑結構設計的不合理
隨著改革開放以來,建筑企業逐漸增多,很多個人建筑單位紛紛成立,建筑結構設計人員也增多。但是從事建筑設計人員的水平參差不齊,一些設計人員專業技能差,對于不同的建筑設計思考不足,總是依據過去的經驗進行設計,不考慮不同建筑物要求、不同地理條件造成的差異,一些建筑物樓梯、電梯等設計不合理,消防疏散通道不合理,不符合防火要求。還有一些建筑物結構、用料、裝修等不合理,使得當外部環境發生較大變化時,如地震、大風等,造成建筑物變形,存在安全隱患。有些建筑設計人員過于追求建筑物的美觀,以期獲得使用者或招標者的喜愛,卻忽略了建筑安全問題,甚至有一些設計人員明明知道建筑物存在安全隱患,卻不予整改,而是一味追求外在美觀,而對于建筑物的穩定與安全忽略不計,最終引發質量安全事故。還有一些小建筑公司,結構設計人員素質低,設計建筑物過于老舊,也不符合現在城市發展的要求,易引發質量安全問題。
(二)結構設計的抗震度不符合要求
根據國家新頒布的建筑物抗震規范中明確規定,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要達到“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要求,但實際建筑物建設設計中,很多都達不到此標準要求。從近幾年的大地震看出,例如汶川地震、青海玉樹地震,很多建筑物倒塌,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嚴重損害了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也給國家造成了很大的損失。我國國土資源遼闊,各地的地理環境都有差異,所以在進行建筑工程結構設計過程中,要綜合考慮不同地質的差異,根據當地的地質情況進行設計,不同區域要有差異,不可按其他地區的經驗,設計本地區建筑物的結構,而不考慮實際差異,只有這樣才可能設計出符合當地抗震要求的建筑物。
(三)建筑結構設計中存在偷工減料的問題
有一些建筑公司,為了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在建設結構設計中常常偷工減料節省成本,而忽略對于建筑質量和安全的影響,使得建筑物本身的抗震能力、穩定性等性能均降低,達不到國家標準要求,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一些個人的小建筑企業,更是為了獲得更高的利潤,不考慮人們使用建筑物過程中可能遭遇的危險,使用劣質的建筑材料,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可能給國家、人民的財產安全與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影響。例如在設計和施工中采用冷軋變形鋼筋,這種鋼筋的脆性大、強度高、韌性小、對建筑物的抗震性是極不利的,極易在地震過程中造成建筑物倒塌。
(四)結構中偷工減料,人為降低工程質量鋼材
在我國建筑業的發展中歷來是被應用較多的一種建筑材料,而且在建筑的建設中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施工企業為了片面追求經濟利益,在工程建設的過程中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影響了工程整體的建設質量,另外使用冷壓鋼的建筑企業也不在少數,冷壓鋼的韌性比較差,在地震發生時不能起到很好的抗震作用,另外在鋼筋型號的選擇上也有非常嚴格的要求,不同的施工部位也需要不同的鋼筋來滿足施工的需求,施工單位在這個方面也比較忽視,這對于建筑的安全性也有著非常不良的影響。
三、提高建筑結構設計安全性的有效措施
(一)做好抗震設計
近幾年,我國的建筑行業發展迅猛,為了提高建筑物的使用質量,整治建筑行業行為,相關政府機構推出了眾多的條款條規。這些政策具有法律強制性,對于設計要求有明確的規定,是從技術上對建筑企業的行為進行規范。隨著不斷地發展,這些政策制度也在逐步改善,而作為建筑施工的設計人員,應當要遵循這些相關的法律規范,遇到不合規定的情況,要勇于揭露和上訴,避免悲劇的產生,最大程度的減少安全隱患,令建筑最終能夠以人為中心而設計。
(二)提高構件的承載能力,保證構件的安全性
建筑結構進行設計的目的是保證所建造的結構安全適用,能夠在規定的期限內滿足各種預期的功能,并且經濟合理。那么為了使設計的結構既滿足安全適用的特性,又在合理的經濟范圍之內,必須進行兩個方面的研究:一方面要研究各種荷載,如構件本身的重量、人群產生的重量、風壓和積雪壓在結構中產生的各種效應,另一方面是要研究結構或者是構件抵抗這些效應的內在的能力。此外對于外加變形或是約束變形的研究也很重要。構件的承載能力狀態是結構或者構件進行受力計算的依據,只有滿足承載能力極限狀態的最大承載能力,結合嚴格的施工質量,才能使結構滿足安全性能的要求。
(三)切實強化建筑結構的設計人員對于抗震性能的意識
建筑物的結構設計環節是一項全面而又系統的工程內容,它不僅需要建筑結構設計者具備豐富的專業技術水平以及創新型設計思維,同時還要求他們必須保證嚴謹、務實的工作態度。建筑結構設計者要能做到精益求精,就必須謹慎的設計每一項建筑構件,同時還必須保證能夠及時反思,以便在實際工作中積累大量寶貴經驗、教訓。針對自身的好方面要再接再厲,不好的方面要及時加以改正,從而為將來的建筑結構設計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設計軟件的創新,提高建筑結構設計的安全性
當前建筑結構設計對設計人員知識的深度廣度和應用實踐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設計軟件的創新,是建筑結構設計安全性能提高的必然趨勢。比如:有些力學模型對比較復雜的結構形式和構件形式不適應,在處理構件的承載力設計中計算不準確,這樣無形中就降低了構件的安全性能。同樣不同的計算機程序和功能對結構的設計水平也有著不同的效果。有時為了解決生產問題,配合軟件的能力,只能把計算過程簡化以滿足計算程序的能力。
(五)不斷創新建筑結構設計的模式
要建立一支設計理念新穎、業務功底深厚的建筑結構設計工作者隊伍。以建筑智能化為契機,注重逐步調整建筑結構設計隊伍的知識結構;以科技為先導,全面提高建筑結構設計工作者的素質。建筑結構技術在不斷的更新與變化,身為結構設計工程師,要不斷進行創新。雖然在推廣應用的過程中會有各種各樣的困難或者是阻力,作為設計工程師須勇于克服各種困難與阻力,精益求精,做推新的積極支持者。
結語
綜上所述,根據對當前建設施工項目結構設計的要點和難點進行綜合性的研究,從實際的角度著手對增強結構設計安全性的基本準則和增強結構設計科學性的方式進行了論述,旨在進一步的加強結構設計的穩定性與可靠性。
參考文獻:
[1]侯惠明.從安全性角度出發談建筑結構設計[J].城市建筑,2014,06:64.
[2]楊全慶,楊慶兵.建筑結構設計中結構概念應用分析[J].科技致富向導,2014,02:70.
[3]尹政雯.高層民用建筑結構設計安全度的思考[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1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