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澤海水利水電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湖北省 438800
摘要:基礎建設時工程建設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程部分,如不能夠保證工程基礎的施工質量,必將影響工程的整體質量和實際應用。
關鍵詞:水利工程;基礎工程技術;措施
引言
在水利水電的基礎建筑過程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施工都是不可缺少的,在操作不當?shù)那闆r下很有可能會對整體施工造成巨大影響。
一、水利水電工程基礎施工的注意事項
對于基礎施工作業(yè)方面我們需要做好注意事項,從而保證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在對于基礎較淺的的施工作業(yè)面方面,要首先根據(jù)施工需要,劃定一條基準灰線,并根據(jù)這條基準線畫出槽邊輪廓線,從而使整個施工的作業(yè)面順利有序的展開。而對于地下水位的降低和地面排水系統(tǒng)的建造施工方面,要結合實際的施工區(qū)域的地質資料,進行科學的排查和考慮,進而進行基礎開挖等工作作業(yè),從而預防地基土結構被破壞同時影響施工的情況發(fā)生。另外,還需要保證整個工程地基的強度。地基是整個工程的基礎和支撐,因而必須保證其可以承受建筑物的所有結構負荷,在地基相關結構的耐久性、防潮性、耐侵蝕性和抗凍的能力等方面嚴格把關,務必使其達到相關要求和標準。與此同時,還要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地基和基礎工作面的相對廣闊,從而保證整個建筑結構的穩(wěn)定。最后,任何材料都有其使用壽命,在地基施工前也要充分考慮到地基變形值的范圍等因素和問題,要確保其始終處于允許的范圍內,盡最大可能避免建筑物的開裂和傾斜等嚴重的質量問題。
二、水利水電基礎施工的新要求
面對新形勢下的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技術也相應的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表現(xiàn)在:首先,對施工區(qū)域內的地質情況必須熟知,具有地基與基礎的施工圖紙以及地質勘察報告等相關資料。其次,施工開挖前,必須以施工方案要求為依據(jù),對施工區(qū)域內的障礙物進行有效的處理,清除。再次,必須事先掌握施工地的地質結構、地貌水文等,以備一旦發(fā)生滑坡事故時,可以及時準確的做出應急方案。第四,在施工設備進場前,必須對有效地點做好加寬加固處理。第五,必須對放線的控制線、基準點及基槽的灰線尺寸進行復查,確保其符合設計要求,在辦理完預驗手續(xù)后妥善保管并要時常復測。第六,施工場地要清理干凈,并確保坡度符合設計要求。在設計無要求的情況下,一般將應向排水溝做成 2%以內的坡度。第七,如果土位低于水位,就需要根據(jù)勘察文件采取相應的降低水位的措施。
三、水利水利工程基礎施工技術的探討
現(xiàn)階段,我國的水利水電工程分布廣泛,形式多樣,在防洪減災、農業(yè)灌溉、人們生活用水及工業(yè)用水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而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所涉及的施工技術又有很多。
(一)預應力錨固技術
此項技術有著優(yōu)越的性能、廣泛的適應性,一般可將其分為兩種:混凝土預應力拉錨、預應力巖錨。該技術不僅適用維護、加固現(xiàn)有的工程結構,同時在新建工程項目中也能突顯其優(yōu)越性。在實際施工中,對預應力錨固技術的應用主要表現(xiàn)在使用傳遞拉應力的性能來減少某些施工部位的荷載力,從而杜絕損壞、沉降、裂縫等問題的發(fā)生,再與 GPS 技術恰當?shù)慕Y合起來,按照設計要求,對錨固施工的位置、方向、深度進行更全面、更準確的控制及調整,從而達到事先對建筑結構主動施加預壓應力而改善部分受力提高穩(wěn)定性的目的。
(二)壩體填筑技術
壩面流水作業(yè)是壩體填筑技術的核心關鍵,其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第一、劃分作業(yè)方向及大小時,一定要與壩面面積相等,并符合正常作業(yè)下施工機械的要求。為了確保其寬度超過碾壓機錯車與壓實的最小寬度,一般將其寬度設置為10-20米之間;同理確保長度與碾壓機作業(yè)要求向吻合,通常將其設置在 40-100米之間。第二、要以作業(yè)內容為依據(jù)來對壩體填筑工序進行劃分,壩體填筑工序的步驟主要受填筑面積、輔料方式、施工強度以及季節(jié)等因素的影響。第三、必須掌握好作業(yè)時間,避免循環(huán)作業(yè)時間,從而減少冬夏季時施工過程中熱量的流失。第四、流水作業(yè)完成后,務必要制定作業(yè)程序的數(shù)目及時間。
(三)施工導流、圍堰技術
導流設計方案的專業(yè)性、完善性對于整體工程的成本、工期、質量有著決定性的影響,而通常狀況下施工方都會采用修建圍堰來解決導流的問題。在具體的施工中,如果施工場地處于河流上游,基于水利工程建造需要穩(wěn)定土體及干燥岸彼的特殊需求,那么為了對河流進行有效的疏導、引水體至下游位置,這時就應該采取圍堰技術。此時,施工單位就必須對施工場地的地質結構、水文特點、氣溫的自然因素進行綜合的考慮了,比如,工期選在枯水季節(jié)或水流量較小的時段,就會降低導流的工作量與難度,從而有效地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實踐證明,在自然條件及場地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分歧圍堰導流是成本最小、適用性最好的技術方案。除了以上的基礎技術,還有很多施工技術值得注意,例如:上壩路面硬化技術中的路基施工、泥結石路面施工技術、砼道緣預制及埋設技術、GPS 定位技術、混凝土防滲技術、高邊坡加固技術等等。
四、水利水電工程基礎建設中常用的方法
在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規(guī)模不斷擴大的情況下,由于地基缺陷而產生的工程問題越來越多,進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重視。針對水利水電工程基礎施工的問題,必須采用科學的施工技術對其進行處理,保證其工程建設的質量,這就要在施工技術的實施以及質量控制方面做好工作。主要針對水利水電工程基礎建設,對其常用施工技術的運用措施進行了探討。
(一)錨固方法在水利水電工程基礎建設中的應用。一些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位置主要是山區(qū)。在山區(qū)進行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是非常困難的。因此,錨固法才逐漸被應用到了水利水電工程基礎的建設中。錨固法在水利水電工程基礎建設過程中應用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盡量減少工程量。如果水利水電工程的基礎坐落在山區(qū),那么必須對基礎進行特殊的處理,以此才能有效的保證基礎長期的穩(wěn)定性。錨固法在水利水電工程基礎建設過程中的應用,就很好地解決了基礎坐落在山區(qū)所面臨的一些問題。
(二)預應力管樁在水利水電工程基礎建設中的應用。水利水電工程基礎建設過程中,將預應力管樁運用其中,有效的保證了水利水電工程的基礎建設質量。先張法預應力管樁與后張法預應力管樁是預應力管樁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兩種預應力管樁在水利水電工程基礎建設過程中有著不同的作用。近些年來,預應力管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向前發(fā)展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fā)展。震動法、射水法以及靜壓法等方法是管樁在進行沉降過程中常用的技術方法。預應力管樁在沉降過程中經常使用的兩種技術方法為:靜壓法;錘擊法。靜壓法主要是通過樁機的作用,對預應力管樁施加一定的力,將預應力管樁壓到地面以下;錘擊法的主要優(yōu)點是:可以使得水利水電工程基礎的建設速度得到有效的提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水利水電工程的基礎建設質量。在使用的過程中,要首先對實際情況進行確定,然后有針對性的選擇最終所使用的方法。
(三)水泥土在水利水電工程基礎建設過程中的應用。水泥土在水利水電工程基礎建設中的應用,也在很大程度上確保了水利水電工程基礎的建設質量。水泥土就是將水泥與水攪拌均勻之后,然后進行相關的反應,以此來達到所要求的強度。水泥土的主要作用是對地基進行加固,使得基礎能夠長期的處于穩(wěn)定的狀態(tài)。水泥土的灌漿深度一般在50cm左右,這樣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地基的穩(wěn)定性以及也能很好地滿足基礎的承載能力。土壤的質量、密度以及水泥摻和量都與水泥土的質量有著很大的關系。因此,在水泥土進行攪拌之前,一定要對上述3個方面的內容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以此來確保水泥土的質量。
結語
綜上所述,水工施工技術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確保了整個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因此應當加強應用和推廣,并在實踐中對其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創(chuàng)新,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我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夢穎.探究水利水電工程中的灌漿施工技術要點[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06:248.
[2]劉洋.淺談水利水電施工技術和灌漿施工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05:234.
[3]張漢宏.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要點探討[J].科技創(chuàng)業(yè)家,2014,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