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金華供電公司 浙江省金華市 321001
摘要:隨著電力行業不斷的發展壯大,電力系統在運行過程中,國家對系統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不僅是為了更好的保證電能的供應,同時也是為了保護經濟的發展不受到影響。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和繼電保護技術是密切相關的,現在繼電保護技術正在向網絡化和數字化方向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面臨的問題也是非常多的,為了更好的保證電力系統運行的可靠性,對出現的問題一定要進行及時的處理,使繼電保護技術得到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電力工程;繼電保護;裝置問題;方法
前言
近年來,隨著不斷發展的突飛猛進的科學技術的進步,電子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發展,為電力繼電保護系統的發展注入了新鮮的活力,使電力繼電保護系統、裝置、設備朝著計算機化、網絡化、信息化、一體化、智能化方向快速發展。這就給我們從事電力繼電保護的工作人員提出了新的挑戰,因此在當今時代,如何正確抓住電力繼電保護系統、設備的特點,來提高電力繼電保護的可靠性,安全性,穩定性,對整個電力、電網系統的安全運行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電力繼電保護的含義
什么是繼電保護裝置呢,它的具體含義是什么呢?根據研究與了解,所謂的繼電保護裝置就是為了降低電力系統運行的故障隱患,及時處理電力故障,縮減故障處理開支,維護電力系統穩定的一種電氣裝置。該裝置是主要利用繼電保護技術原理設計而成,由于其獨特的電路保護特性,所以近年來引起人們的關注并得到廣泛的利用。電力繼電保護裝置發展至今,已經成為電力、電網系統安全、穩定、持續運行的可靠保證,也是電力企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對人類電力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繼電保護裝置的要求及特點
1、根據多年對電力繼電保護裝置應用經驗總結來說,繼電保護裝置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幾點,即要求可靠性強,速動性強,靈活性強等。所謂的可靠性強所指的就是繼電保護裝置的發明與使用最基本的目的就是維護電網系統電路的安全運行。但是,在電力保護裝置實際運行過程中,由于一些工作人員的操作不當以及電路運行故障等綜合因素的影響,導致該裝置出現拒動或誤動的錯誤指令。這些指令的發出,不僅不能起到基本的保護作用,反而影響了電路的正常運行。因此,這就要求繼電保護裝置具有超強的運行可靠性,這就要求我們設計人員和工作人員確保繼電保護裝置的設計原理的先進性,安裝調試的正確性、無誤性,其次還要求繼電保護裝置的各個組件質量的可靠性,最終使繼電保護裝置達到保護的可靠性、穩定性、安全性。其次,就是速動性。所謂的速動性指的就是在電流量與繼電保護裝置的故障報警速率成反比。因此只有提高它的速動性,才能保證在電力系統出現大的突發故障時,及時、有效快速的向工作人員報警,提高故障處理速度,減少經濟損失。
最后,就是要求具有超強的靈敏性。其所指的就是繼電保護裝置內部的程序能夠對出現的不同性質、不同問題的故障及時的采取保護措施、發出警報,并且能夠對故障進行簡單的處理,來降低故障問題所帶來的危害與影響。
2、我們來說一說繼電保護技術的特點,其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自主化運行率高,使得繼電設備具有很強的記憶功能,此外繼電保護能更好地實現故障分量保護,提高運行的正確率。
2、兼容性輔助功能強,統一標準做法的選用,便于統一標準,并且裝置體積小,減少了盤位數量,在此基礎上,還可以擴充其它輔助功能。
3、操作性監控管理好,該技術主要表現在一些核心部件不受外在環境的影響,能夠產生一定的使用功效。
三、如何提高繼電保護的可靠性
繼電保護裝置的安裝主要是保護電路運行過程中各個電路配件的安全性。提高繼電保護裝置的可靠性,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落實。
1、繼電保護裝置檢驗應注意的問題。將整組試驗和電流回路升流試驗放在本次檢驗最后進行,這兩項工作完成后,嚴禁再拔插件、改定值、改定值區等工作。
2、定值區問題。定值區數量的激增是電力系統與計算機網絡系統發展的一個重要表現,它能夠適應繼電保護裝置運行的不同需求,確保了電力系統運作的穩定性。同時由于定值區數量增加,人們對不同的定值數據管理出現紕漏,為此應該加強對定值區的管理,派遣專業技術人員對其進行操作,并將調整的定值數據及時更改記錄。
3、一般性檢查。一般性檢查雖然不如其他專項檢查技術要求難度高,但是其檢查質量的好壞也直接關系到繼電保護裝置的運作。由于一般性檢查工作比較瑣碎、簡單,因此,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一方面沒有及時進行一般性檢查,另一方面一般性檢查敷衍了事,沒有得到具體的落實。一般性檢查主要包括清潔和固定兩個方面。機械表面灰塵過多,可能提高機械的運行溫度,降低機械使用壽命,而細小處螺絲和鏈接的松散,可能存在重大的安全隱患。
4、接地問題。①保護屏的各裝置機箱、屏柜等的接地,必須接在屏內的銅排上。②電流、電壓回路的接地也存在可靠性問題,如接地在端子箱,那么應檢查端子箱的接地是否可靠。
四、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技術的發展
在輸變電行業中,單片機控制技術具有先天優勢,在控制技術或電子信號方面,可大大提高控制與保護的精度、速度、范圍,而且還能與計算機聯網,構成系統化管理體系和無人值守的站點,極大地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安全性。
1、計算機化。隨著電路承載輸電量的增加,電力系統的工作任務量增大,工作難度系數提升,因此,與計算機技術相互結合,實現繼電保護裝置的計算機化是未來該裝置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計算機化的落實和完善能夠提高信息數據處理分析的能力,并提高信息的存儲量,方便管理人員及時調閱相關數據。但是,目前的計算機化還不夠成熟,需要投入更多的科研力量和研究資金等,只有這樣計算機化的發展趨勢才能更好的為繼電保護裝置服務,最終提高電力系統的整體服務質量和經濟效益。
2、網絡化。計算機網絡作為信息和數據通信工具已成為信息時代的技術支柱,它深刻影響著各個工業領域。實現這種系統保護的基本條件是將全系統各主要設備的保護裝置用計算機網絡聯接起來,亦即實現微機保護裝置的網絡化。
3、保護、控制、測量、數據通信一體化。隨著繼電保護裝置與計算機網絡系統形成了密切的聯系,繼電保護裝置的功能也突破了原有的保護職能。通過對網絡技術的運用,繼電保護裝置在電路無故障正常運行的條件之下,能夠分析電路運行的基本數據,并對數據進行相應的調整、控制和分析,真正實現了繼電保護裝置保護、控制、測量與數據通信的一體化。
4、自適應控制技術。該技術能根據電力系統運行方式和故障狀態的變化而實時改變保護性能、特性或定值的新型繼電保護。自適應繼電保護具有改善系統的響應、增強可靠性和提高經濟效益等優點。
5、智能化。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開始被應用在繼電保護研究應用。神經網絡是一種非線性映射的方法,很多難以列出方程式或難以求解的復雜的非線性問題,應用神經網絡方法可迎刃而解。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電力是當今社會發展的主要能源,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繼電保護系統作為電網安全運行的重要保障,就要求我們從事繼電保護的工作人員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工作素質、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繼電保護裝置的可靠性,來滿足人們生產、生活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李海.袁琳.對繼電保護故障的探討[J].民營科技,2010.03.
[2]李桂芝.計算機網絡與繼電保護系統融合的發展趨勢[J].計算機網絡,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