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股民因為買不到阿里巴巴股票,想毆打杰克馬(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的英文名是JackMa)。”——雪球財經CEO方三文如此調侃內地股民無緣阿里巴巴上市。想想也是,人們天天上淘寶,終于造就了市值兩千多億美元的全球第二大互聯網公司,也讓馬云一夜之間成為了中國的新首富,自己卻不能分享公司成長的利益,難免為之郁悶。
當然,實在想買還是有辦法的,網上“美股攻略”多的是。只不過操作起來不但麻煩,而且有風險。買不成,就“毆打杰克馬”?當然不能這么做。小孩子都知道,打人是不對的,成年人還應該知道,這事情也不能怪馬云。
實際上,馬云未必不想在中國大陸上市。第一,在中國大陸上市可以節省大筆的上市費用;第二,大陸股民對普通的新股發行都非常追捧,更不用說對阿里巴巴這樣的“超級明星”了,在大陸上市募集到的資金不一定比美國上市少。
不過不管馬云怎么想,阿里巴巴是沒法在大陸上市的。正如阿里巴巴在IPO招股說明書中所說,“阿里巴巴在中國上市不符合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按照證券法規定,設立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股票,應當符合公司法規定的條件。公司法則將調整對象明確設定為“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而阿里巴巴作為注冊于海外的外資控股公司,首先從法律上就斷了這條路。
糟糕之處還在于,即便是中國本土企業想上市,也困難重重。在大陸上市要排長隊,你今年提出上市,也許猴年馬月才能辦好。比如萬達商業地產,2009年就啟動了上市計劃,2010年中國證監會受理了上市申請,但一直等到今天也沒辦成,終于等不及了換成去香港上市。報道稱可能年內登陸香港市場,“將成為今年香港市場最大規模IPO”。
而且,中國股市還有個“奇葩”現象,就是隨時可以整體叫停新股發行。這邊你眼巴巴盼著上市融資呢,那邊主管部門一個決定,你就歇了吧。吃過這種虧的中國企業有一大把,比如中國證監會曾于2008年9月16日暫停了新股發行,迫使廣汽集團上市計劃擱淺,最后廣汽只能轉投港股。另一個“倒霉”典型就是知名餐飲企業俏江南,因為在國內上市無門,其女老板張蘭不得不違背承諾去改換國籍,鬧出了當時沸沸揚揚的一出“國籍門”。
即便企業突破重重阻礙在大陸上市成功,“核準”的陰影也并未褪去。以后想再融資、重組等都需要核準。如果企業有很好的并購機會想再融資籌措資金,而恰好這時主管部門想“把控股市節奏”,很可能不給企業批準,這就會讓企業錯失機會。中國股市對企業上市的種種限制,大多沒有什么道理。
比如主管部門核準企業上市時,首先就要看盈利能力,但這就有個悖論——企業上市是想融資,往往是在缺乏盈利的時候才最需要融資,如果利潤很好,融資的必要性就不大了。
中國當今最優秀的互聯網企業,如新浪、網易、搜狐、百度等,當年除了外資背景外,僅在“盈利能力”這一項上就被斷了在大陸上市的路徑。但是美國股市是歡迎它們的,所以它們都在美國上市,最后讓美國民眾分享了公司成長帶來的豐厚收益,大陸股民只能隔洋垂涎。
這些不合理的限制早被人詬病,但一直沒有被取消。表面看是監管部門“愛民如子”——“為股民”精挑細選上市公司、“為股民”暫停新股發行——實際上是“舍不得放權”。在這種畸型的制度安排下,上市涉及的利益太大,牽涉方方面面,必然帶來巨大的尋租空間。據媒體報道,對企業上市有決定權的“發審委員”,是擬上市企業爭相討好的對象,為此還滋生了一批“財經公關公司”,專門收集發審委員的信息,以便對其“公關”。近日消息,第16屆主板發審委委員鄧瑞祥在任職前涉嫌存在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行為,被立案調查。
令人稍加寬慰的是,在當前深化改革的風向下,股市改革也被提上日程,似乎與國際接軌指日可待。然而遺憾的是,種種跡象表明“放權”之難超乎想象。以這半年的情況為例,證監會一是決定從6月到年底只發行100家企業新股;二是要求發行市盈率不得高于行業平均。這就意味著,即便阿里巴巴能夠在中國大陸上市,這樣的行業“超級明星”也只能定個行業平均價。
可以預見的是,在中國股市改革如此緩慢的情況下,阿里巴巴不會是最后一個讓中國股民失之交臂的優秀企業。大概是擔心中國股民會有意見,阿里巴巴在擬上市的聲明中還特意解釋“未來如果條件成熟將回歸國內資本市場”,但這里的“條件成熟”,恐怕不應該是阿里巴巴迎合國內監管,而是相反。所有的監管理由都抵不過一句話:為什么人家去別的地方就可以成功上市呢?
(摘自《看天下》圖/百度圖片)
懲罰的藝術
張鷹
英國著名科學家麥克勞德曾為世界醫學事業作出過巨大貢獻。
麥克勞德小時候對各類未知事物充滿好奇心,凡事都喜歡尋根探底。麥克勞德不僅經常問父母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還總喜歡弄清楚一些事物的內部結構。
讀小學時,一個冬季的周末,麥克勞德和幾位同學結伴去學校附近的公園玩耍。路過學校附近的一戶人家門前時,麥克勞德發現有只小花狗趴在路邊睡著了,他突發奇想,想看看狗的內臟是什么樣子。于是,麥克勞德攥住小花狗的頭和身子,拿起來,和其他幾個同學跑到了一處僻靜處。
在麥克勞德的請求下,距這個僻靜處最近的那個同學回到家中偷偷拿了把水果刀給他。麥克勞德親自操刀,把小花狗殘忍地殺害,而后把它的內臟一個一個隔離,饒有興趣地觀察了好長時間。
幾天以后,其中的一個同學和麥克勞德在學校里因爭搶一個他人遺失的玩具發生沖突。他一氣之下,把幾天前麥克勞德偷偷解剖小花狗的事報告了校長。巧的是,麥克勞殺死的那只小花狗正是校長的寵物狗。這幾天,校長以為自己的愛犬走丟了,四處尋找無果,得知了這個噩耗后既震驚、憤怒又悲痛萬分。
校長把麥克勞德叫到自己的辦公室,他意識到東窗事發,以為自己肯定會受到嚴懲——說不定還會被學校開除。可令麥克勞德意想不到的是,校長只是溫和地教育了他一番,并懲罰他畫一副人體骨骼圖和一副人體血液循環圖。
麥克勞德意識到自己闖了大禍,決定痛改前非,于是,他認真仔細地畫了兩幅圖拿給校長看,校長看后十分滿意,對他贊不絕口。麥克勞德喜出望外,對于生物學的興趣更濃了。
校長這種獨特的教育方法,既讓麥克勞德意識到錯誤,又保護了他的自尊心和對生物學的好奇心。
校長起初也想狠狠懲治下麥克勞德,但他很快意識到,盡管殺死他的小狗的行徑十分惡劣,但此事說明了麥克勞德對生物學有著濃厚興趣,過于嚴厲地懲罰會扼殺他的這種興趣,此外,還會極大地傷害他的自尊心。
后來,麥克勞德成為了一名科學家。1923年,麥克勞德因與班廷醫生一道發現了胰島素而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如果當年那位校長只是一味地進行嚴厲懲罰,那或許世界上就少了一位優秀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