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7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末,范·海倫樂隊曾經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樂隊之一。
40年前,范·海倫樂隊成立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而后,在世界各地演出公司的盛情邀請下,范·海倫樂隊進行巡演。演出前,范·海倫樂隊與演出公司簽署的合同長達50多頁,合同中會對合作的內容以及諸如接待、舞臺布置、媒體采訪等各種細節進行約定。
起初的幾場演出一切順利,并且范·海倫樂隊的演出熱情非常高漲,演出十分精彩,好評如潮。
然而,好景不長,接下來的幾場演出狀況頻出,要么是接待細節出現紕漏,要么是麥克風突然中斷,要么是電氣系統突然短路。更有甚者,有一次樂隊正表演得起勁,舞臺突然坍塌,好在有驚無險,未造成人員傷亡。這些狀況嚴重影響到樂隊成員的心情和演出,也給歌迷帶來很大遺憾。
出了幾次事后,樂隊成員和經紀人分析后認為,這些問題原本應該避免,因為合同中約定的一些條款已對這些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了防范。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主辦方并未真正履行這些條款。
該如何測試主辦方是否認真履行了合同中的條款呢?范·海倫樂隊的經紀人苦思冥想起主意來。有一次,經紀人坐在茶幾的沙發上思考這個問題,茶幾上一盒棕色的巧克力映入視線,這使他聯想到:巧克力一般是棕色居多,品牌很多,既然如此,何不在合同非常靠后的關于點心的條款中注明樂隊要求提供MM's巧克力豆,并且絕對不能有棕色呢?如果樂隊抵達演出地點后,發現對方提供的巧克力是棕色的,就可以判定對方未仔細履行,進而讓對方對舞臺布置以及后勤支持的各個環節認真檢查一遍,若發現問題就要解決掉。
采用了這種檢測方法后,范·海倫樂隊演出時就很少出現狀況了。
細節決定成敗,在與他人合作時,與其期望對方能夠誠信地對待每一處細節,不如采取一種方法,檢測對方是否真正做到如此,從而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