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財經大學會計系在職研究生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結構的調整,企業財務部門的職能由原來的核算型向管理核算型轉變,財務人員的工作內容也逐漸的分化為會計核算工作和會計管理工作。財務部門在企業的運行管理中占有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這就要求財務人員不僅要掌握相關的數據核算與統計知識,還應運用自己的專業能力給企業決策提供可靠的參考信息。對此,文章簡要分析了如何提高企業會計的素質與能力。
關鍵詞:財務人員;素質;對策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科學技術的進步,市場經濟的發展,會計工作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日益明顯。財務人員肩負著為政府機關、企業管理層、金融機構等提供符合質量要求的會計信息和為投資者、債權人及社會公眾服務的使命。他們的素質、水平、能力如何將直接影響其會計職能的發揮和會計工作的質量。因此,財務人員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加強自身修養,就顯得十分重要。
一、提高財務人員素質的意義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活動的核心,而財務人員又是財務管理的執行者,一個企業成敗與財務活動有著密切聯系。近年來發生的財務案例,其企業的失敗無一不與財務鏈條的斷裂相關。因此,提高財務人員的素質關系企業的發展。
1、有利于加強資金管理,防范資金風險。資金是企業賴以生存的血脈,是企業得以存在發展的前提。優秀的財務人員能意識到資金管理的重要性,合理地籌措資金,高效地使用資金,降低資金使用風險。
2、有利于防止資產流失,保護財產安全。高素質的財務人員有著強烈的責任心、高度的使命感和敏銳的洞察力。會落實實物資產的清查責任,對流動資產中債權的確認責任,督促業務部門結算清算責任,最大限度防范呆壞賬發生的可能性。
3、有利于加強負債管理。企業的發展所需資金不可能全部自籌解決,不可避免涉及財務管理的融資活動,使用應付賬款、應付票據、短期借款、應付債券等融資手段融通資金。高素質的財務人員能夠做好事前的財務預測和預算工作,能夠加強財務核算和財務監督,保證負債資金按時足額歸還。
4、有利于提高財務核算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財務人員根據會計前提和會計假設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高素質的財務人員會根據本行業特點和法規要求實現崗位互控,確認收入支出,保證成本費用的真實、完整;及時審核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按時上報決算報表,為企業提供各類數據資料。
二、影響財務人員素質的因素
財務人員作為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主體,自身原因很重要,但同時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
1.會計環境。指的是影響會計工作的各種內外因素的總和,包括會計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會計環境直接作用于會計實踐,決定著會計信息的質量和會計發展的方向。會計環境對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法律意識、工作能力等等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2.會計工作的非獨立性。盡管國家對會計工作早已立法,財務人員執業的法治性、嚴肅性已有法可依。但迄今,財務人員的業務執法地位,會計監督職能仍不為社會廣泛承認,仍然有人把財務人員視為機械的操作人員。會計工作聽命于單位負責人的隨意指揮和安排,會計工作失去應有的獨立性。
3.實踐經驗。會計實務是一項專業性和實踐操作性很強的工作,除了要求財務人員掌握有關會計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外,還需要熟悉所在具體行業的操作規范和流程。實踐經驗與業務素質、職業道德、科學的理論指導、嚴格的業務訓練一樣重要。實踐經驗的缺乏不僅會影響到會計工作效率,也會導致會計工作的重大失誤。
4.受教育程度。現代會計吸收了統計學、管理學與經濟學等學科的有機成果,采用大量的定量分析方法進行科學的經營決策。要求財務人員要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和相關的業務技能。
三、提升財務人員素質的途徑
(一)強化財務人員的思想政治教育、職業道德教育,逐步提升法律意識。
強化對財務人員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業務素質培訓,做到各方面協調同步發展。使財務人員能夠正確履行會計職責,嚴格按會計法規和會計準則辦理會計事務,熟練地掌握會計業務技能。會計職業道德評價是對財務人員職業道德表現的認定,是培養財務人員形成良好職業道德品質的重要手段。提升財務人員法律意識和能力,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要熟悉掌握會計法等相關法律,解決工作中的法律糾紛。二是要拒絕編織虛假信息,具備從業法律意識。
(二)企業應當加強財務部門的相關管理機制的建設
企業應該建立和制定一個約束工作人員工作行為的管理機制,不僅可以加強企業的內部管理,也能夠提高企業員工的工作效率。而對于財務部門來說,應該根據其重要性,有針對性的加強內部管理。這種約束和管理機制所要達到的基本目的和效果是:首先,使財務工作人員的各項工作有據可依,即在財務人員的各項工作活動中都必須遵循一定的操作規范和原則,否則其所做出的工作將被視為無效。這樣不僅可以加強財務人員對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的認識,也可以使其自己遵守職業規范進行作業。如果配合相應的監理機制,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即在財會工作的各個環節,委任專門的監理部門和人員對其工作行為和工作成果進行監督檢查,可以起到更好的督促和監督作用,也可以使內部管理機制的落實更加完善。其次,企業管理部門應該通過認真的研究分析,及時發現內部管理環節中的薄弱點,并制定措施予以強化和改正,尤其是對于會計部門的審查和監管工作。
(三)強化財務人員的業務學習
1、加強內部業務學習。做好財務管理工作,財務人員應具備較寬的知識面、嫻熟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扎實的基本功。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淘汰速度加快,財務人員從取得一定職稱后若不繼續汲取與工作緊密相關的新知識,所學知識很快成為過時。就財務行業而言,學習不再是人生某一階段受一次性教育就一勞永逸的事情。財務人員除了每年定期參加財務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外,還應積極主動強化新準則、新制度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不斷更新和充實自己的業務知識,努力提高技術業務水平;只有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適應工作的需要。
單位的財務主管應發揮財務的核心作用,組織財務人員定期學習,不但學習所在單位的業務從而有助于控制管理,還要學習最新的財務法規以提高核算的準確性,更要學習本行業最新動向為管理者提出企業經營發展的合理建議。
2、增加業務培訓,堅持自學與集體學習相結合的原則。有條件的公司、企業定期選送優秀的財務人員進修培訓,這是一種與所有財務人員都接受的繼續再教育不同的教育方式。通過培訓給予的工作認可將對財務人員產生激勵作用,產生社會認同感,從而給予他更大動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四)建立激勵機制
通常所說的財務人員的優化,都是從財務人員自身來說的,但既然造成財務人員存在問題的緣由有外在環境的因素,那么在優化的時候也該考慮到外在影響。激勵機制的優化是會計行為優化的重要途徑之一。加強正面激勵,激發工作熱情,消除畏難和偷懶的心理,依靠公平的待遇,即按其貢獻大小給予相應的報酬,對違規違紀行為和操作給予一定的處罰甚至使用法律制裁,做到“賞罰分明”,逐步建立一定的激勵機制,促進財務人員主體積極性的發揮,正確履行會計職責。
四、總結
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結構的調整,企業財務部門的職能由原來的核算型向管理核算型轉變,財務人員的工作內容也逐漸的分化為會計核算工作和會計管理工作。財務部門在企業的運行管理中占有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這就要求財務人員不僅要掌握相關的數據核算與統計知識,還應運用自己的專業能力給企業決策提供可靠的參考信息。會計是社會經濟資源配置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高素質的會計隊伍,提高職業素養,是我國企業提高競爭優勢并始終保持生機和活力的源泉所在。財務人員應當加強政治思想修養,依據法律法規和財經紀律,規范財務行為,不斷提高自身業務能力與素質,時刻不忘廉潔自律,提高風險防范意識,恪守會計職業道德,切實履行崗位職責,促進全面提升財會工作質量,為本企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周浩,郭雪凌.淺析會計職業判斷的提升[J].企業家天地,2010(2).
[2]王丹桔.淺談提升財務人員職業判斷力[J].活力,2009(2).
[3]王愛鋒.新形勢下財務人員職業素質的存在問題及對策思考[J].中國商界,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