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江河一樣奔流不息的是人類對美好家園充滿追求的生命力。多少年來,桃花源式的怡然,不曾越過我夢想的邊界,只是有一些渴望,散落在時光里。我沿著城市以外的方向奔走,馬不停蹄。走進龍海東園鎮(zhèn)的東寶村的那個日子,天氣晴好,陽光普照,溫藹盈身,人們臉上寫滿悠閑。
映入眼簾的是大的、小的、紅的、黃的、紫的花,五彩斑斕,讓人目不暇接。這里是花的海洋,菊花、三角梅、牽牛花、日日春、太陽花,多是很常見的品種。有陽光的早晨,東寶村被鍍上了一層金色,顯得特別明亮。修葺一新的老建筑在陽光下耀眼閃光,鋪灑著絲絲暖意。經(jīng)菜農(nóng)們的巧妙安排,瓜菜果、蔬菜高低錯落。一戶人家的門前,彎彎的絲瓜掛在鐵線上,像垂掛著一個個綠色的話筒,好似剛才有人在這里通話。這么多電話筒,從瓜藤上懸下來,一個個綠盈盈的,煞是好看。我伸長脖子往路旁的一個大棚里瞧,咦,這又是什么瓜?小巧玲瓏的樣子招人喜愛;大棚旁蔓延出大片的綠意,那嫩嫩的芽瓣,蓄勢待發(fā),不久后這里將產(chǎn)出大量的西蘭花。河岸有垂柳,不少村民們在地里忙碌。
“在生態(tài)文明建設(shè)中,環(huán)境美、生態(tài)美不是唯一的目的,我們追求的是富與美的統(tǒng)一。” 村長正介紹著,一位精神矍鑠的老者朝我們走來,秋陽的光線照耀在他多皺的臉上,他遠遠地朝我們揮手,嘴唇像孩子一樣微微抿起,整張臉上布滿了笑意。老人告訴我,東寶村于明朝天啟元年,即1612年開基,已有390多年的歷史。東寶村注重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對古建筑、古樹木、古農(nóng)具等文化遺存遺跡的保護,注重對傳統(tǒng)民俗、人文典故、地域風(fēng)情的挖掘。
新農(nóng)村人們正在正追求的新目標。東寶村已經(jīng)修建排灌渠15公里,建設(shè)無土栽培基地85畝,搭建連棟蔬菜大棚53.6畝,同時完善田間道路配套設(shè)施建設(shè),初步形成“田成方、樹成行、渠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的格局。
沿著溪邊的青石板漫步,每一塊石頭似乎都相守一個約定,一聲不吭。東寶人對村容整治的認同令人感動,近200間的蘑菇房及老舊危房,拆除的過程十分的順利,村民們?nèi)紵o條件支持;30戶裸房完成外墻裝修,村民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舊房得到快速修繕。村道上太陽能路燈像一個個堅守崗位的士兵。道旁聚積的陽光,跟小河一樣閃閃泛光。老屋子像一些人穿久了穿習(xí)慣了穿舒服了的衣服,錯落有致。房子里的人們,心氣大抵和這些屋子相似,有些瓦楞,有些亮光,有些皺褶,有些安穩(wěn)妥當。
一座樓房前有塊隙地,主人翻土施肥,修埂打壟,種了一大片康乃馨。康乃馨葉綠如酥,開重瓣花,花色多樣且鮮艷,氣味芳香。老人招呼我們道:“帶幾枝花回去吧,我退休了,沒什么事,種了這么多花就是要送人的。”我臉上堆滿笑,要知道,康乃馨是我最喜歡的花。老人小心地剪下一枝黃色的,又剪下一枝粉紅的,我小心翼翼地接過花,擔(dān)心驚醒康乃馨的美夢。我用輕柔的聲音表示感謝,感覺自己也像花兒一樣綻放,嘴里連連說:“夠了,謝謝!夠了。”老人彎腰又剪了幾枝,遞給我。
告別老人,我感到了一番美意。幾朵康乃馨,讓身居市井的我想到草木的性情和人情冷暖——草木卑微,卻兀自生長,不計榮辱,堅韌、沉靜;老人的自適、自足、從容,不曾想到得失,很是難得。陽光照在老人家的庭院,雨露依舊會滋潤這片土地,微笑可以傳遞,善行可以一直蔓延開去。
河畔公園場地完成基礎(chǔ)建設(shè),文體活動中心完成打樁、扎鋼筋,河岸兩側(cè)擋土墻建設(shè)順利完成。東寶村聘請的是廈門水木清華設(shè)計院,整個設(shè)計遵循“能野則野,能簡則簡,能土則土,能特則特”的建設(shè)理念,不搞大拆大建,把功夫花在整理上,因地制宜,把富美鄉(xiāng)村建設(shè)與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結(jié)合起來,增強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我們轉(zhuǎn)到一棵老榕樹下,我忍不住停下了腳步。村長說,他的祖父看見榕樹的時候,它就已經(jīng)是參天大樹了,他和他的同伴小的時候常常在樹下玩耍。三十多年過去了,夏天一地濃蔭,這里依然是孩子們的樂園。只是,誰也說不清,榕樹到底長了多少年。其實,老榕樹更是一個適合獨處的好地方。只要想想,夏日里,夕陽西下,一個人在樹下享受獨處的時光,獨處在一切知與未知之間,獨處在恰遇或適合的環(huán)境里,獨處在屬于自己的滿足與追求里。忘記炎熱,也忘記自己。抬頭,郁郁蔥蔥的山,郁郁蔥蔥的樹木花草,潤潤眼簾,過濾過濾心事。懂得獨處的東寶人大抵賽過神仙了吧,我想。
高度商業(yè)化的當下,近些年來,很多人都擔(dān)心中國的城市和鄉(xiāng)村建設(shè)所有的地貌模仿出同一景觀,會讓人們思念的故鄉(xiāng)與別人的故鄉(xiāng)差不多沒有兩樣。行走在東寶村,漫步于穿村而過的河道旁,我倍感欣慰。這里有忙碌的村民,有勞動的愉悅,有從貧苦中剝離出來的快樂。他們鋤草、殺蟲、灌溉、收獲。因為東寶人明白:綠遍天涯的大地,是他們的生命之源!村民們投身于生活的敞亮和快樂。這種歡樂在身邊,在眼前,只要你邁開腳步,一個清晨,一輪落日,一扇窗口,一朵云絮,一陣風(fēng)聲,一片落葉,都會成為你感動與冥思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