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享有中華民國開國元勛之譽的于右任具有多種身份——既是國民政府高官,又是著名書法家,還是公認的美食家。將書法與美食結合,為餐館題寫字號(店名)是于老一大樂事。在為餐館題寫字號的同時,他還非常喜歡結交廚師作朋友。
陜菜大師李芹溪是于右任早期結交的一位名廚。李芹溪自幼聰慧,13歲即入行學廚,16歲便可獨當一面置辦宴席。1900年8月,八國聯軍攻占北京,慈禧太后挾光緒帝逃亡西安后,李芹溪奉召入行宮主廚。李芹溪的拿手菜有清湯燕菜、煨魷魚絲、炸香椿魚、金錢釀發菜以及溫拌腰絲、釀棗肉等。慈禧品嘗了李芹溪的廚藝,贊不絕口,親書“富貴平安”四字賜予他。然李芹溪由于長期受于右任反清思想影響,早就對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不滿,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后,李芹溪在西安立即率領一支“火頭軍”參加西安起義,策應辛亥革命。
民國成立后,李芹溪在西安開了家名叫曲江春的酒樓,經營仿唐菜和曲江風味菜。由于他廚藝精湛,酒樓生意十分紅火,經常一座難求。一次于右任回陜西公干之余,到該店找李芹溪,對他率廚師參加辛亥革命的義舉大加贊賞。餐畢,于右任潑墨揮毫,欣喜地為該店兩個雅間題詞,一曰“唐醉白處”,一曰“晉臥劉居”。
于右任喜食家鄉菜。他每次回家省親,都要在陜西三原縣城明德亭餐館品嘗家鄉風味菜肴。該餐館經營的煨魷魚絲、干煸鱔魚、白封肉、疙瘩面等,無不令他贊嘆。一次他用完餐,高興地為該店揮寫了“明德亭”和“名廚師張榮”的題詞,從而使這家餐館聞名遐邇,譽滿三秦。于右任和廚師張榮一直保持往來,1948年4月,張榮特意從陜西來到南京看望于右任,并為他做了他非常喜歡吃的家鄉菜。
在南京做官時,于右任最常去的餐館是他曾為其題寫店名的馬祥興。該餐館經營的主要菜肴有美人肝、松鼠魚、鳳尾蝦、燒賣等。由于是美食家于右任題寫字號的餐館,馬祥興天天爆滿,座無虛席,一度成為民國政要、名流們聚會的好去處,國共和談時,國民黨談判代表張治中曾在此設宴招待周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