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書記,今晚老地方,不見不散。”離下班還有半小時,馮真收到岑力請吃飯的短信。
認識岑力,緣于年初一次攝影比賽表彰會,馮真因為技壓群芳,作品不僅獲得頭獎,還作了經驗之談。會后,影友岑力通過會務組要到馮真的電話,請馮真吃飯。怕馮真不答應,岑力說幾個攝影愛好者向他討教攝影技巧。出于禮貌,馮真去了。
喜歡攝影的馮真周末常到周邊地區自駕行,邊行邊攝,所攝的精品常刊登在當地黨報上。自與岑力相交后,馮真每發表一幅相片,岑力都會發來祝賀短信,同時邀請馮真吃飯,美其名曰祝賀和請教。馮真實在推辭不了偶爾也會去。有一回,岑力拉了贊助,組織影友采風活動,他力邀馮真參加。正是那次采風活動,馮真不小心摔了一跤,把相機也摔壞了。岑力馬上把自己的相機給馮真用。
岑力的相機是新的,采風活動結束后,馮真把相片拷貝出來后就把相機還給岑力。岑力讓馮真先不要急著還相機,說自己還有一臺相機,自己用不了那么多,放家里也是放,你還是留下來用住先吧。
馮真隱隱覺得有什么地方不妥,這相機值好幾萬元呢。他思來想去,認為岑力請自己吃飯、又把新相機“借”給自己用是有企圖的。岑力雖然一直沒正面問過自己的工作,但自己在黨報發表的論文后面署有工作單位和職務,岑力對自己這么好,看中的也許是自己在紀委工作的價值吧。
一天,馮真寫了篇隨筆,說為了照顧患病的雙親,自己調離了紀委。文章見報的當天下午,不出所料,岑力果然打來電話請馮真吃飯。這次,馮真帶了相機赴約。岑力說他很認真的看過馮真的隨筆了,說他調離紀委太可惜了。馮真苦笑了一下,把相機還給岑力。這一次,岑力沒有絲毫推辭,接下自己的相機。
說來也奇怪,自此之后,岑力再沒邀請過馮真吃飯,也再沒與岑力聯系過。剛開始,馮真還隱隱有點兒不習慣,但他想,這不正是自己想要的結果嗎?
現在,馮真辦案之余,還是筆耕、驢行、攝影不誤。只是,馮真發表的作品署的名字不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那在鄉下老家耕田的老父親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