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58年的建設與發展,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充分發揚“以飛為主、綜合發展”的戰略方針,發揚“團結拼搏、負重奮進、勵精圖治、爭創一流”的學院精神,成為全球最大、在世界民航有較大影響力的全日制高校,被譽為中國民航飛行員的“搖籃”、中國民航管理干部的“黃埔”。
大力提升行政管理水平
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行政管理則起到重要的保證作用,沒有強有力的行政管理的支撐,幾乎無法維持正常的教學秩序,更談不上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合格人才。對此,民航飛行學院順應時代的需求,大規模地進行行政管理改革,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績。
調整組織機構 民航飛行學院依據事企分開精神,把為教學、科研服務的輔助職能部門從機關中劃出,把從事社會服務職能的機構從機關中剝離出來,把職能重復交叉的機構或相近的機構合并,重新對教學科研、后勤服務、校辦企業建立不同的管理模式。主要行政機構是辦公室,是服務于校領導和校內各單位的綜合行政部門,全面負責校行政領導日常事務處理。下設秘書科、行政科兩個科室,緊緊圍繞學校中心工作,樹立窗口意識和服務意識,秉承“學生第一、教師第一、服務第一”的工作理念,認真做好公文管理、文秘、調研、接待、督辦、信訪、法律事務、綜合協調和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充當校領導的參謀助手,熱情為師生員工服務。
提升人員素質 辦公室工作是從屬于學校領導的輔助性工作,以“執行政務、管理事務、搞好服務”為根本宗旨。工作在各級辦公室的行政文員則是聯系上下、協調左右、溝通內外的橋梁和紐帶,是學校行政管理工作改革和發展的骨干力量。行政文員自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校領導的決策,影響師生的行為、教學質量和辦學聲譽,直接關系著教育事業的成敗。民航學院多次組織辦公室相關人員進行培訓,著重培養他們協助院領導處理日常行政事務,以及做好學院與民航總局、地方政府及兄弟單位公關工作的能力。以“廉潔、奉公、務實、主動、熱情、耐心”嚴格要求行政管理人員,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心理素質、職業道德素質、專業素質、身體素質及參謀素質。同時,還積極舉辦“星耀”管理創新獎,鼓勵行政管理人員更好地提高自身素質,為廣大學子提供服務。
革新管理方法 根據協向優化的原則,實行教師聘任制和全員聘任制,建立激勵機構,實行以“按需設崗、公開招聘、平等競爭、擇優聘任、嚴格考核、合約管理、動態更新”為主要內容的崗位聘任制,徹底打破論資排輩的傳統做法,形成人員能進能出、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新機制,明顯增強了管理人員的競爭意識。學校一切行政活動,都有基本的規范和程序。各職能部門有嚴格的工作制度,從制度上杜絕敷衍塞責、拖拉扯皮、爭功諉過現象。而且,制度會根據實踐發展的需要不斷修改,主要以提高工作效率為原則。在制訂相關制度時,學院領導也尊重絕大多數人意見,使大多數人認可,在執行時,依靠大家、互相促進、互相監督。另外,人文關懷是民航飛行學院的特點,在實際的工作和生活中,如果行政人員遇到具體的困難和問題,學校領導會采用物質、精神激勵的方法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同時關心他們的職稱、職務、住房、工資等實際問題,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使他們的積極性和潛力充分發揮出來,以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民航飛行學院大力提升行政管理水平,使學院成為中國民航高質量飛行技術人才的培養搖籃。近半個世紀以來,學院已經為民航培養了近萬名飛行人才和數千名其他專業技術人才,中國民航直屬航空公司90%以上的飛行員都是民航飛行學院的校友。民航飛行學院會為莘莘學子提供更多的機遇和更大的發展空間。
積極推進校園創新管理
校園管理是高等院校進行兩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為國家培養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證。校園的創新管理對于學生的全方面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民航飛行學院在校園管理方面,尤其是專業學科、人才培養方面,進行了很多創新性管理,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平臺。
建校58年以來,學校在理、工、文、管、法5個學科門類下形成了一批在國際、國內和民航界有較大影響的品牌專業和優勢學科。學校是中國民航“ICAO”飛行員、管制員英語“考官”培訓中心和考試中心,是聯合國重點推廣的“MPL”課程試點單位,有4門國家級和省級重點專業、13門精品課程。其中,飛行技術專業是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航行實驗室為“四川省實驗示范中心”;學校現有5個碩士培養點和3個國際合作項目(美國),開設有26個本專科專業,教學覆蓋了民用航空運輸各個領域。飛行駕駛技術、交通運輸工程、航空工程和航空運輸規劃為四川省重點建設專業。
截至2013年,學校為中國和亞非國家培養了10萬名各類畢業生。其中,培養的民航飛行人才占中國民航現有飛行員總數的80%以上。畢業生中既有出任國家民航局局長、副局長和航空集團總經理、股份公司董事長、地區管理局局長的業界精英,也有長期在一線耕耘的技術骨干。多年以來,民航飛行學院的畢業生就業率始終居民航和四川普通高校之首。
提升高校辦學層次
作為中國民航高等教育的主力軍,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肩負著新的歷史使命,一直在不斷地提升辦學層次,努力使自己成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和鮮明特色的一流民航大學。
首先,學院在教學層次結構上有了質的飛躍,跨越了高職、專科、本科以及研究生四個層。學校現有5個碩士培養點和3個國際合作項目(美國),開設有26個本專科專業,教學覆蓋了民用航空運輸各個領域。
其次,學院在理、工、文、管、法五個方面都設有相關的專業,包括飛行技術專業、空中乘務專業、英語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市場營銷專業、物流工程專業等涵蓋各個方面的相關專業。
最后,學院科學研究保持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近年來,他們先后承擔了包括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29項,獲科技成果獎124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并擁有中國民航飛行技術與航空安全重點科研基地、中國數字仿真聯合實驗中心(與川大智勝合作)、高原飛行研究所和航行實驗室(四川省實驗示范中心)等7個國家和省部級科研基地(重點實驗室)。
隨著世界科技交流的不斷加深,民航飛行學院在國際合作與交流方面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建立了由中、美、法三國六方合作創辦的航空發動機維修培訓中心、美國本迪克斯/金氏維修中心。自20世紀60年代初以來,學校已與美國、法國、德國、英國、俄羅斯等21個國家和地區的民航機構、航空院校,與國際民航組織、國際民航運輸協會、美國聯邦航空局(FAA)、歐洲聯合航空局(JAA)等民航組織和機構,與波音公司、空客和空客母公司——歐洲航空防務和航天集團(EADS)、斯奈克瑪、GE、國際航空發動機公司等知名航空制造企業建立了廣泛的交流與合作關系。2000年以來,學校有700余名學生前往美國、英國、法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家留學,并接受了來自友好國家的近200余名留學生。目前,在校講學的長期和短期外籍專家保持在25名左右,學校也選派了700多人次前往境外學習和講學、授課。
沐浴著新世紀的朝陽,學院將繼續堅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的方略,以發展為主題,以改革為動力,以質量為主線,以安全為前提,按教育規律育人,按市場規律辦學,追求鮮明的辦學特色,加快建設發展步伐,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提升學校辦學層次,努力實現追趕型跨越式大發展,創一流飛院,建特色大學,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為中國民航高質量飛行技術人才的培養搖籃、民航飛行技術及航空安全的重點科研基地、西部大開發所需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亞太地區民航專業技術人才的培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