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北京政法職業學院堅持立足北京、服務政法、面向社會的辦學宗旨,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強化內涵建設與質量立校,著力推進“校政企行”戰略合作聯盟建設,成為“北京市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北京市職業教育分級制度改革”試驗單位,為高等職業教育打造出了創新改革新品牌。
“校政企行”是合作就業的“驅動力”
北京政法職業學院領導歷來重視合作的重要性,樹立開放的教育資源觀與辦學觀,推進“校政企行”戰略合作聯盟建設,與政法部門、公司企業、社區組織等100多家單位建立了實質性合作關系,建有北京市法院、檢察院、交管局系統基層法律輔助及實務人才培訓基地。
“校政企行”模式將開放的教育資源與企業等部門形成了一種合力,提供了強大的“驅動力”,促進了學院的迅速發展。而“校政企行”之所以能夠成為合作就業的“驅動力”,離不開教育部門、公司企業、社區組織的參與合作。
首先,落實與教育部門之間的合作是北京政法職業學院的一大亮點。學院高度重視學生職業素養培養和職業技能提高,以安全防范系為例,在國內,學院與諸多名牌高級安保培訓學院合作;在國外,與美國、英國、德國和新加坡等國家的教育機構和司法機構開展各種各樣的國際教育合作和交流,跟國外知名教育集團進行合作,簽訂雙證書合作教育項目,如與澳大利亞康普利斯學院合作辦學,學習先進的經驗,引進國際安保職業資格證書與學歷證書,招收有意向的外國留學生,逐步探索凸顯國際化的辦學特色。學院堅持友好協作精神,與國內外教育機構合作,是“校政企行”的一種表現,在這種模式的融合中不僅促進了學院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學生得到了更多的就業實習機會。
其次,企業公司積極參與合作。調查顯示,多數學生會選擇企業作為自己的就業方向。為此,學院針對各大企業的崗位需求,著力培養符合條件的畢業生,以開拓廣闊的就業渠道。比如,安全防范系的學生目前已經形成以新加坡策安安保公司為代表的境外就業渠道;以家樂福、香港僑福地產、新加坡策安集團等跨國公司為代表的就業渠道;以國家會議中心、故宮博物院、賽特集團等企業為代表的就業渠道;以首都機場、航空公司為代表的航空安保就業渠道;以知名特衛公司為代表的隨身護衛就業渠道;以公安局、檢察院、法院輔警為代表的就業渠道。在每年就業季節,企業部門會主動到學院招聘,他們看中的是畢業生具備的理論知識與職業道德素養,發展空間與潛力很大。因此,畢業生薪酬待遇也比較高,就業率多年以來達到了100%。
再次,積極吸引社區組織參與合作。安全防范系的就業方向一般為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區等服務行業的安全保衛及相關部門的管理。在這些就業方向中,雖然社區占有的比例比較小,但隨著城市發展的加快,學院綜合長遠發展,立足建設與社區合作關系,確保就業方向多渠道。目前共構建了70余家合作伙伴,是全國第一個“校政企行”安保職教聯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建設格局已經初具規模。
“校政企行”是創新改革的“及時雨”
北京政法職業學院根據大環境而建設的“校政企行”戰略合作聯盟,一方面大大地提高了學院的就業率,另一方面,也是教育創新改革的“及時雨”,讓整個學院面貌煥然一新。學院現有中央財政重點支持建設專業2個,市級示范性專業3個;市級優秀專業教學團隊和創新團隊4個,市級教學名師、專業帶頭人4人,市級青年骨干教師19人;中央重點支持實訓基地3個,市級示范性實訓基地2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市部級精品課程6門。這些軟實力為“校政企行”戰略合作聯盟提供了一個鮮亮的名片,吸引各大公司企業參與到學院中來。可以說,“校政企行”得到政府、公司企業、教師學生的支持,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創新教育改革的發展。
“校政企行”得到政府部門鼓勵與支持 改革是發展的動力,而創新是改革不可缺少的一個思維,教育更應如此。最近三年來,北京政法職業學院不斷提高自身服務社會的能力,教育成果已經躋身同類院校前列。以安全防范系為例,學院對學生的職業素質進行綜合改革與創新,得到了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為了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開展了政法干警、基層法律服務人才、實習律師等培訓班百余期,累計培訓人數達2萬人。
同時,學院積極參與各類課題研究,共計680多項,其中公開發表應用法律研究成果有850多項,承擔國家社科基金、全國人大法工委、中央政法委、司法部、中國法學會、北京市委政法委、北京市法學會等項目20多項,承擔的中央政法委調研課題受到中央領導的批示及肯定。學院堅持“以專業建設為龍頭,以職教聯盟為平臺,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改革創新學習管理模式,制定準軍事化教育管理與職業化相結合的學管模式,從而誕生了一種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即“三實遞進雙結合”,獲得了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校政企行”得到公司企業支持 學院以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為根本目標,利用周邊資源聯系眾多公司企業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在安全防范系,現有專職教師45人,校外兼職教師15人。教師師資力量雄厚,而校外兼職教師雖然比重小,但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大多數都是大規模公司企業的優秀人才,有著豐富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學院將這些有能力的人才引進校門內,將他們的知識傳授于學生。
與此同時,學院高度重視學生參與意識培養,組織師生積極參與重大活動,如安全防范系學生參與奧運會、殘奧會、全國兩會、“十八大”安保等重大社會服務活動和安保項目實戰,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尤其是得到一些大型公司企業的肯定。由于學生表現出色,學院已經成為中國保安協會和北京保安協會常務理事單位,在行業中影響力逐漸增大,也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校政企行”成為行業發展中具有獨特價值和不可替代作用的重要職教實體。
“校政企行”得到教師學生廣泛參與 從外在分析,創新改革離不開政府、公司企業的支持,而學院“校政企行”理念的順利實施也是教師學生積極參與創新改革的結果。近年來,安全防范系根據首都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需要,改革建設成為了示范專業,打造出了品牌學生,可以說,在“校政企行”的推動下,短短5年內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現已形成安全保衛的龍頭專業。
之所以取得這樣的專業建設成果,得益于過硬的教師隊伍,以及教師對專業建設的熱情參與,而伴隨著專業的發展,教師綜合素質也逐步提升,從而形成了教師素養與專業建設的良性互動。該系教師中,已有16人獲得了澳大利亞政府頒發的“職業培訓與評估師”資格證書,形成了一流的專業教育教學團隊。同時,該系成功申辦了國家級精品課程、司法部精品課程、北京市職業教育分級制改革試驗項目、中央財政支持實訓基地建設項目、北京市職業院校專業創新團隊、北京市特聘職教專家項目、北京市師德先進個人、北京市職業院校青年骨干教師等。
從學生方面來說,學院學生首先都非常熱愛安保事業,理解并遵守職業道德,具有一定的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同時在校期間積極學習相關職業理論知識,確保可以適應崗位需求,成為一名合格的中高端安全保衛專門人才。
北京政法職業學院一貫堅持以服務社會為主線,做好溝通學校與社會的橋梁作用,讓學生走進來學知識,走出去服務社會,堅持改革創新為主要驅動力。今后,學院將繼續搶抓改革機遇,大力推進“校政企行”,努力創新職業教育的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