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女師范學堂是我國創建最早的公立女子師范學校。1906年6月13日,由我國近代教育家、清朝天津女學事務總理傅增湘創辦。堂址初設天津河北三馬路三才里西口,1910年遷至天緯路。學校初創時規模較小,屬于中等師范性質。在課程中已設有圖畫課和手工勞作課,開啟了美術教育。1926年,正值全國藝術活動興盛時期,學校由當時第23級后期分科時期起,開始設立美術科,同時增設西畫、國畫、圖案畫三個專用教室,至此學校有了美術專業。
1929年6月改稱河北省立女子師范學院,1949年8月改稱河北師范學院,學院改建之初設有4個系:教育系(教育學、幼稚教育2個組)、文史系(國文、歷史2個組)、音樂藝術系(音樂、美術、戲劇3個組)和體育系。此后學院規模、科系設置迅速增長。1951年暑期音樂藝術系分建為美術、音樂2個系。至1956年6月已擁有教育、中文、歷史、地理、外語、政治教育、音樂、美術、體育、數學、物理、化學等12個系,在校生1558人,教職工564人(其中教師288人),成為當時全國科系最為完備的師范院校之一。后幾經改名,于1980年2月定名為天津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