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愈發重視環境的保護,關注環境監理工作的開展。為了提高環境監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有必要在環境監理工作中引入地理信息系統。本文首先簡要的介紹了地理信息系統,在此基礎上,論述了地理信息系統在環境監理工作中的作用和優勢。
【關鍵詞】環境監理;地理信息系統;作用;應用優勢
1.地理信息系統簡介
地理信息系統(GIS),也被稱之為“地學信息系統”,實現了直觀視圖同地理位置等信息的有機結合,是非常重要的空間信息系統。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和完善,已成為綜合了虛擬現實技術、多媒體技術、Internet技術、GPS技術、遙感技術、CAD技術、計算機科學、幾何學和地理學等的現代化技術。通過數據庫技術和圖形技術實現地理圖形及相關屬性數據的采集、顯示、編輯、分析、儲存、轉換和顯示。并根據環境監理工作的需要,把這些圖文信息直觀的反映給監理工作人員,以作為分析和決策的依據。
2.地理信息系統對于環境監理工作的作用
隨著社會的發展,在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環境因素、地理因素愈發成為影響工程項目投資決策的重要因素。以公路建設為例,工程會導致環境污染、生態變化、水土流失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變,將會對環境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環境監理對于工程項目的文明施工,并實現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傳統的環境監理工作需要涉及環境管理、環境監測、工程經濟學、計算機網絡等諸多學科的知識,應用起來較為復雜。而地理信息系統能夠有機的將上述的方法和理論結合到一起,更加直觀的為監理工作人員提供分析和決策的依據。因為地理信息系統有著較為突出的空間分析能力,能夠提供地理變量的多元分析,空間特征的影像分析、網絡分析和幾何分析,數字地形的模擬分析等諸多功能。通過這些功能可以為環境監理工作提供科學和直觀的工具,能夠幫助監理工作人員從科學的、宏觀的視角來認識工程項目的環境影響,便于作出科學合理的決策。
(1)地理信息系統對于公路選線設計的作用
基于地理信息系統提供的功能,通過圖形疊置法,能夠較為全面的考慮到公路周邊環境的敏感性,從而在設計時就規避相關環境敏感點,實現方案的優選,從而起到項目設計階段的環境監理作用。可以說,隨著GIS的應用和推廣,地理信息系統將在項目設計和規劃過程中發揮更為關鍵的作用。
(2)地理信息系統能夠起到環境影響評價的作用
地理信息系統可以集成場地和管理等方面的數據,比如土地利用狀況、點面源污染、大氣質量和地表低下水質等。所以,GIS尤其適合公路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的輔助決策工具和分析工具。通過地理信息系統能夠實現環境信息數據庫的構建,從而能夠利用圖形性關系、拓撲關系和地理坐標位置來定義和管理項目自然和環境方面的數據。舉例來說,我國315國道依吞布拉克-且末段就通過地理信息系統實現了環境風險評價體系的構建,利用地理信息系統對圖件的解讀得到了環境因子的具體影響范圍。
(3)地理信息系統能夠實現環境監測的作用
在工程項目環境監理工作中,基于地理信息系統能夠實現環境信息數據的實時分析、處理、顯示、采集和儲存,從而為項目提供必要的環境監測支撐。舉例來說,我國廣東省構建了東深流域環境管理體系,在開展環境監理工作中,通過該系統能夠實時處理和儲存東深流域的環境監測信息,使得環境監理工作人員能夠直觀的獲得東深流域的污染物來源、污染源分布和環境現狀。并且能夠基于數字地圖來查詢監測歷史數據及相關統計數據,開展輔助決策(污染狀況的預測和容量計算)、空間分析(緩沖區的分析和查詢),為廣東東深流域的環境監理提供了合理有效的環境監測工具,并提供了科學的決策和管理手段。
(4)地理信息系統可用于環境監理工作中的環境管理環節
所謂環境管理,指的是通過教育、行政、技術、法律和經濟等方面的手段,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同環境的高度協調,在滿足人類基本需求和經濟發展的同時,不超過環境的允許限值,也就是要達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在環境監理工作中的環境管理環節引入地理信息系統,將便于解決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產生的諸多環境問題。地理信息系統能夠提供環境模型的空間分析、檢驗和模擬,加之其通過表格或者圖形等方式直觀的顯示結果,能夠極大的增強環境模型的應用效率。
對于環境管理環節來說,其核心目標是控制項目施工過程中產生的重大污染源,可以清晰的反映污染源的排放量、污染種類和地理位置等相關信息,同時還能夠綜合管理和分析重大污染源的相關污染要素,從而實現基于不同層面來對污染源進行處理和顯示。另外,還能夠基于SQL語言來開展查詢統計工作,獲得環境監理所必需的相關信息。
(5)地理信息系統在環境監理工作中的地質災害信息管理作用
基于地理信息系統所提供的強大的圖像功能和空間分析功能,以地下水、自然降水、地質情況、地物和地形的變化情況等工程屬性數據和空間圖形數據作為分析和計算的基礎。通過地質災害(主要包括塌陷、崩塌、泥石流和滑坡)的發生機理和類型,獲得地質災害因子的發生幾率和影響程度,并按照項目的施工區域直觀的表示地質災害的風險級別,為施工企業和監理單位提供關于地質災害的短期預報、中期預報和長期預報,提高環境監理的工作水平,為預防和整治地質災害提供科學的數據基礎,最大限度的降低項目施工對區域周邊的環境影響。
3.地理信息系統在環境監理工作中的應用優勢
地理信息系統由于有著強大的圖像功能和空間分析能力,在環境監理工作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地理信息系統在環境監理工作中的應用優勢主要如下:
(1)使得環境監理的工作范圍得到了極大拓展
對于環境監理工作來說,地理信息系統所提供的相關功能是其他軟件所無法替代的。特別是隨著地理信息系統軟件功能的完善,增強了網絡分析功能、空間分析功能和三維表現能力,使得地理信息系統在環境監理工作中的應用廣度和深度得到了極大的拓展。
(2)極大的提升了環境監理的工作效率
利用地理信息系統,能夠實現數據信息的可視化,以便更加形象和直觀的表達項目所在地及周邊的環境狀況和環境質量,從而選取更為科學合理的方法來進行環境評價和環境管理的決策工作,在這一過程中,極大的降低了環境監理的手工工作量,提升了環境監理的工作水平。
(3)提高了環境監理的工作質量
地理信息系統有機的綜合了計算機技術、現代地理理論和環境學科的知識,有著較為突出的屬性和空間分析能力,通過地理信息系統,能夠動態、快速和定量的體現環境信息數據,極大的提高了環境監理的工作質量。
4.結束語
地理信息系統能夠實現地圖和環境信息數據的高度關聯,為環境監理工作提供快捷和方便的方法,提高了環境監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在環境監理工作中引入地理信息系統,是大勢所趨,必將促進和推動我國的環境監理工作的水平。
參考文獻
[1]段坤.GIS技術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及其在Web中的實現[J].云南環境科學,2006(S1).
[2]多佳,李琴.GIS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06 (04).
[3]王鵬,李靜靜,董坤.淺談GIS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J].甘肅冶金,2007(03).
[4]薛喜濤.GIS技術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研究[J].資源與產業,2007(04).
作者簡介:郎興華(1981—),女,遼寧鐵嶺人,碩士,工程師,主要從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和施工期環境監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