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實踐中來看,農產品檢驗檢測管理關系著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社會秩序的穩定性,同時也關系著生產發展與農業現代化建設。對于農產品檢驗檢測管理而言,實際上它就是政府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的一項重要措施,在為政府提供決策、服務以及咨詢等方面發揮著非常巨大的作用。在整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體系中,基層的檢驗檢測工作起到了根本性、基礎性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信息科技;農產品;檢驗檢測
一、基層農產品檢驗檢測工作業務需求分析
以上海市嘉定區的檢驗檢測工作為例。區內的檢驗檢測工作主要涉及到農技中心、疫控中心和檢測中心等多個相關業務部門,檢驗檢測的范圍也涉及動物疫病檢測、獸藥殘留檢測、蔬菜、水果、復混肥料、有機肥料、水質、土壤等。
在基層檢驗檢測管理過程中,面臨著一些問題:
1.跨部門協作
農產品檢驗檢測工作涉及到多個部門的協作。農技中心、動物疫控中心出于及時了解和掌握疫情的目的,每年定期采集樣本,送檢測中心檢測。以動物疫控中心為例,每年需完成豬流感、牛羊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采樣送檢任務之外,還需要按上級部門的要求,在重大節假日的節前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產地畜產品安全檢測工作。而執法大隊則是在常規工作中,對轄區內的奶牛場、豬場、養羊、養雞、水禽專業戶進行隨機抽檢。在雙方各自的執法與管理過程中,重復抽樣的情況屢見不鮮。此外,在工作中,也時常會發生檢測樣本不符合委托協議、檢測報告反饋不及時等問題。
2.計劃性管理
上海是人口眾多的特大型城市,基層農產品檢驗檢測的壓力重大,如何合理科學地分配有限的財力與人力,通過行政管理來提高檢測中心實驗室的工作績效,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是基層工作面臨的一項課題。
二、上海市嘉定區農產品檢驗檢測信息管理系統介紹
上海市嘉定區農產品檢驗檢測信息管理系統可以加深各業務部門之間的合作,共享業務數據,消除信息孤島,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質量,更好地從繁雜的業務數據中提取有用的信息進行統計分析,輔助決策。
(一)業務功能與流程
1.組織結構
上海市嘉定區農產品檢測中心的檢測范圍有動物疫病檢測13項、獸藥殘留檢測3項、蔬菜、水果3項、復混肥料6項、有機肥料6項、水質8項、土壤17項、其它1項。承接政府、企事業單位及其他單位的檢測委托。
2.系統角色
系統分為檢測中心、疫控中心①、執法大隊三類角色。
(1)檢測中心:檢測中心根據各送檢單位(疫控中心、農技中心、執法大隊)提交的委托協議,對樣品進行檢測,并及時更新委托協議的處理狀態。
(2)疫控中心:其主要負責的內容如下:
①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采樣計劃,并錄入系統。
②在實地完成采樣后,登陸系統,錄入采樣單和相關樣品。
③在系統中填寫委托協議,選擇需要檢測的樣品,提交檢測中心進行檢測。
④收到檢測中心的檢測報告后,結束流程。
(3)執法大隊:在本系統中,執法大隊主要負責的內容是:
①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采樣計劃,并錄入系統。
②在實地完成采樣后,登陸系統,錄入采樣單和相關樣品。
③在系統中填寫委托協議,選擇需要檢測的樣品,提交檢測中心進行檢測。
④收到檢測中心的檢測報告后,結束流程。
⑤查看并監督其它單位的采樣計劃、采樣單、委托協議等。
3.系統功能分析
各送檢單位與檢測中心簽訂委托檢測合同,根據合同提交檢測樣本。檢測中心接收檢測樣本后,出據檢測報告,錄入系統。錄入采集的檢測數據系統進行統計處理,統計處理的功能可以與報表功能合并。各級領導登陸系統就可以查看各種信息,如月報、年報、檢測單位報表、管轄地區報表、檢測項目報表、品種報表等。可以反向查詢出問題農產品的時間、地點、檢測批次等信息。通過分析,系統的總體功能應該包括用戶身份驗證功能、上報員數據錄入、修改、刪除、查找功能、數據分析功能、數據審核功能。
(二)系統架構
如圖2所示,農產品檢驗檢測系統主要包括檢測業務登錄與查詢、數據導入、數據上傳、統計分析。系統自動把用檢測設備檢測的數據結合計算機網絡通訊手段匯總到檢測中心數據庫,改變以往人工調取檢測地數據為網上時時查詢、統計相關數據,實現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網絡信息共享和自動預警功能,保證了對農殘監管的實效性和可靠性。
(三)主要功能
1.委托協議管理①
2.檢測項目自動篩選
用戶只能選擇一個樣品名稱,如豬血、牛血、雞血……而檢測項目則可以選多個。但是只能選擇樣品名稱下存在的項目,如樣品名稱選擇了雞血,則對應的檢測項目只能選擇與雞血相關的項目,比如禽流感H9抗體、禽流感H5抗體……
(四)系統實現
通過一段時間的運行與調試,農產品檢驗檢測信息管理系統現階段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增強了各業務部門之間的信息互通性。農產品檢驗檢測信息管理系統通過如實記錄檢驗檢測業務的相關信息,使各部門工作人員可在系統中了解各自的工作計劃,時間節點,工作進度,確保了檢驗檢測工作的高效、有序。
2.實現了檢驗檢測工作的信息檔案化,確保了檢驗檢測數據的安全性。各業務部門在進行業務操作的時候,就完成了工作情況的信息檔案化工作;通過將業務流轉信息、檢測報告等數據存儲于服務器的方式,大大提升了數據安全性,減少搜索歷史數據的難度,方便對業務檔案的管理。
3.理順了各業務部門的工作流程。系統對工作步驟的各相關方能夠實現自動通知,協助辦公,減少了過去書面文件互相流轉的種種不便;同時積累了檢驗檢測工作的統計資料,形成更加直觀的統計圖形,使統計、分析歷年業務工作情況顯得更為方便。
三、結語
信息系統建設和完善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對業務流程進行信息化改造的過程中,也會改變某些工作流程。更強調了委托協議的作用,確立了先協議后檢測的規范化工作意識。本系統自2011年11月開始試運行,截止至2012年11月,嘉定農產品檢驗檢測信息管理系統共記錄了來自農技中心、疫控中心和檢測中心等相關業務部門所錄入的采樣計劃、采樣單、委托協議、蔬菜檢測維護數據等信息共計1440條,涉及到12458個送檢記錄和12458個檢測記錄,共收到檢測報告208份。到2012年11月為止,所有送檢樣品的檢測率都達到了100%。
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作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中一個環節,還仍有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地方。例如,如何將檢測報告的結果與農產品安全追溯體系相結合,對外加大公開力度,公開檢測結果,提高公開與透明度,加大公眾的監督。對內,則需要考慮如何利用系統的統計數據,與績效管理相結合,提高管理水平。
注釋:
①疫控中心和農技中心業務功能與業務流程基本一致,故視為同類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