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媒體教室的建設成本較高,因此在構建初期要有科學合理的規劃,這直接關系到構建多媒體教室的成敗。經過十幾年的多媒體教學實踐,我們已經發現了早期多媒體教室構建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作者結合了多年的工作經驗和實踐,從溫度、濕度、鹽度、塵土、光線這五個指標入手,詳細闡述了環境對多媒體設備的影響,重點探討了構建多媒體教室時應注意的環境因素。
【關鍵詞】多媒體教室;設備;環境
1.引言
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為教育界提供了先進的教學手段,已被廣泛地引入到了現代教育之中。而多媒體教室作為開展多媒體教學的重要場所,其構建的科學化、規范化、合理化已經成為教育領域的重要研究課題。
21世紀初,迎來了校園網基礎設施和多媒體教室建設的高潮,多媒體教育也由此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繁榮時期。由于多媒體設備的不斷革新和多媒體技術的快速進步,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早期的多媒體設備已很難滿足現代教學的要求。因此,目前多媒體教室的更新換代建設也已在全國的多所學校拉開了帷幕。在構建新一代多媒體教室時,充分考慮環境因素對多媒體教室的影響,減少多媒體教室的重復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良好的經濟效益。
2.環境因素
所謂的“環境因素”,是指一個組織的活動、產品或服務中能與環境發生相互作用的要素。[1]也就是說,影響事物有利或有害的各種外部因素。環境因素涉及面很廣,包括的內容也十分復雜。毋容置疑,環境因素的作用力非常大,可以說任何事物都無法擺脫環境的影響。通常,環境因素的單獨效應并不明顯,而多種因素同時作用而產生的綜合效應就顯著得多。因此,無論何時,環境都是我們不能忽視的重要因素。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我們做任何工作都必須要考慮環境因素的作用,積極發揮創作性思維.充分利用有利的環境因素,盡量克服不利的環境因素,使環境因素最大限度地發揮優勢,成為我們成功的助力器。
3.構建多媒體教室時應注意的環境因素
多媒體設備的運轉和維護對溫度、濕度、鹽度、塵土、光線等指標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構建多媒體教室時必須要充分考慮到這些環境因素的影響,并建立相應的環境標準和規范,否則不但會造成多媒體設備的無謂損耗,還會影響日常的教學工作,給設備的維護工作帶來困難。
3.1 溫度指標
人在適宜的溫度下,可以保持充沛的體力和旺盛的精力,而多媒體設備在適宜的溫度下,也可以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和持久的運轉能力。多媒體教室由計算機、屏幕、投影儀、擴音器、中控等多媒體設備組成。計算機、投影機均是較大的發熱源,特別是投影機的燈泡發熱量非常大,在工作時溫度可高達上千度。無論多媒體教室的溫度過低或過高,都會對多媒體設備造成極大的損傷。溫度較低時,機器難以啟動,還有可能受損,減少設備的使用壽命;而溫度過高時,由于散熱不及時、不充分,機器容易出現工作不穩定、重啟、死機等異常現象,甚至直接燒毀。
一般來說,多媒體設備要求的工作溫度范圍為18~25攝氏度之間。然而,多媒體教室的溫度與緯度位置、地理環境、季節、氣候、人數等諸多因素有直接的關系。因此在設計和建設多媒體教室時,要注意安裝溫度感應系統和溫度調節設備。當溫度感應系統提示環境溫度超過范圍時,立即啟動風扇、空調等設備來調節教室內的溫度。
3.2 濕度指標
濕度是衡量環境優劣的一個重要指標。良好舒適的濕度指標,對人體和機器的保養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保證多媒體設備的正常運行,空氣的最佳濕度范圍為45%~60%,而最大允許范圍不應超過35%~80%,過高或過低都將會對設備極其配件造成不良的影響。[2]
濕度過高時,會使濕氣進入多媒體設備的內部,線路板的絕緣性會因此變得較差,極易出現短路而燒毀某些電器元件,甚至可能出現漏電和接觸不良,同時還會導致一些金屬部件生銹損壞。另外,濕度過高還會影響磁性材料,造成磁盤讀寫錯誤,嚴重時還會損傷磁盤。而濕度過低時,過分干燥容易產生靜電,過多的靜電則容易吸附灰塵,令機器線路短路及磁盤讀寫錯誤,或在觸摸板卡時擊穿半導體芯片,產生一些莫名其妙的故障,從而影響設備的正常工作。[3]
因此在設計和建設多媒體教室時,要因地制宜,安裝必要的濕度監控系統和濕度調節設備,以便隨時掌握教室的濕度變化,并及時做出調節措施。比如,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空氣濕度較大,多媒體教室就需要配備干燥機或抽濕機,以減少因潮濕而帶來的故障。而我國北方地區相對比較干燥,多媒體教室就需要運用加濕器,來適當提高室內的環境濕度。
3.3 鹽度指標
空氣中含鹽度較低時,對設備的腐蝕性就會減弱;反之,空氣中含鹽度較高時,對設備的腐蝕性就會增強。受到輕度腐蝕的時候,會導致對環境要求比較敏感的設備(如電子元器件、儀器控制系統等)性能不穩定。遭到嚴重腐蝕的影響,設備或線路板就可能會受到十分嚴重的損壞,直接影響設備的質量和壽命。
我國內陸地區的空氣鹽度較低,沿海地區的空氣鹽度較高。因此,當多媒體教室建在鹽度較高的東南沿海地區時,就需要配備空氣凈化系統來降低空氣中的含鹽度、改善空氣質量,從而起到保護多媒體儀器和設備的作用。
3.4 塵土指標
塵土是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當空氣中的塵土含量超出環境質量標準并長期停留在空氣中時,不僅會危害人類健康、影響人類正常生活,還會對多媒體設備產生危害。塵土是造成多媒體設備故障的頭號殺手。安裝多媒體設備時,室內的塵土指標必須合格,應在每立方英尺大于等于0.5μm的粒子少于100000個的環境下進行。另外,教室通常是一個人流大、易生灰的地方,因此還應該考慮到多媒體教室的日常環境。當空氣中的塵土含量超標時,會造成光驅出現讀盤速度變慢或不讀盤的故障;會導致主機的熱量難以有效釋放,造成死機、藍屏、損壞元件等惡果;還會危害幻燈機、投影機等設備的性能。
因此,維護人員除了要定期進行除塵、檢修之外,還應該在多媒體教室中配備塵土測量設備。當塵土含量超標時,及時啟動除塵系統。
3.5 光線指標
對于視覺效果來說,光線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投影儀是多媒體教室必備的設備,有些多媒體教室由于教學的需要可能還會配備一些攝像裝置。投影儀、攝像頭、攝像機等設備對光線和亮度的要求非常嚴格,因此為了創造舒適的多媒體教學環境,光線指標是構建多媒體教室時必須要考慮的因素。
眾所周知,環境光對投影儀屏幕圖像效果的影響非常顯著。如果環境光很強,一般的投影儀屏幕就會將強光反射到眼中,那么原本色彩鮮艷的投影畫面就會受到環境光的影響,而無法呈現出原本的清晰亮麗,直接影響畫面的色彩顯示效果。為了抵抗自然光對投影畫面的干擾,多媒體教室要配備遮光窗簾以防止陽光的直射,以此來控制環境光線的強弱,讓光線達到一定的暗度。
另外,對于配備了攝像裝置的多媒體教室,教室的地面、天花板最好都采用均勻的淺色,以便攝像機鏡頭的光圈設置。另外,背景墻也不適宜使用復雜的圖案或掛畫,以免攝像機移動或變焦時圖像產生模糊現象。
4.結語
多媒體教室的構建一定要根據現實的環境狀況以及多媒體設備的工作環境要求,因地制宜、集思廣益、科學規劃、注重特色,將基礎設施與功能配套,建設適合本地、本校的優質多媒體教室,使多媒體教室發揮最大的實用價值,更好地輔助教學。
參考文獻
[1]環境因素[OL].百度百科.
[2]廖移海.注意濕度對電腦的影響[J].家庭電子,2000年01期.
[3]孫述亮.濕度對計算機的影響[J].200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