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創新型以及應用型的人才培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由政府職能部門、高等院校以及各個行業組織的競賽對于人才的培養尤其是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推進作用。探討目前大學生競賽的現狀,結合人才培養目標以及創新型人才培養的要求,對高職院校大學生的競賽活動以及創新人才的培養的機制以及意義進行了研究分析。
【關鍵詞】高職院校;競賽;人才培養;創新;研究
引言
目前大學生競賽在普通高等院校以及職業院校各個不同的教學類型的教學機構中,從專科到研究生各個教學層次都非常普遍。大學生的各類競賽活動對于有效推進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以及對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目前基于CDIO的工程技術人才培養已經取得了重要的理論以及實踐成果,因此有效應用CDIO的成果對于提升高職院校創新型人才培養顯得尤為重要。
1.重要概念的界定
1.1 大學生競賽
大學生競賽主要指的是由國家政府部門主辦,相關單位承辦或者是在國家相關部門指導下,行業領域(含在行業類較大的公司)主辦以及高等院校或者其他學術團體主辦的各類旨在增強大學生知識以及綜合能力,提升高等院校學生應用能力的各類比賽。目前各類大學生競賽較多,競賽的層次以及參賽范圍等都存在著較大差別,對于目前的大學生競賽進行充分研討,結合本校的實際,由選擇性參加比賽對于高等院校顯得尤為重要。
1.2 CDIO基本概念
CDIO(創新、設計、實現、運作)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來國際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從2000年起,麻省理工學院和瑞典皇家工學院等四所大學組成的跨國研究獲得Knut and Alice Wallenberg基金會近2000萬美元巨額資助,經過四年的探索研究,創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并成立了以CDIO命名的國際合作組織。CDIO的理念不僅繼承和發展了歐美20多年來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更重要的是系統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力培養、全面實施以及檢驗測評的12條標準。2005年由江西理工大學首先在國內施行,在工程技術類人才培養尤其是創新人才的培養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2.大學生競賽的選擇與實施
目前大學生競賽的主辦方不同,大學生競賽主要分為由政府主導的以及行業承辦等幾個大類。目前一般可以分為三類,其中一類競賽就是由國家、省各級政府或者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直接組織的職業技能競賽,以電子信息為例,目前參加的一類競賽主要是由江蘇廳組織的江蘇省職業技能競賽,我院參加了在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舉辦的電子產品設計與制作賽項的比賽,在江蘇省職業技能競賽中,與電子信息專業緊密聯系的主要有電子產品的設計與制作、計算機網絡應用、信息安全管理以及動漫等賽項,根據我院電子信息專業的人才培養定位以及課程設置,我院電子信息專業的學生參加的主要是電子產品設計與制作以及計算機網絡應用兩個賽項的比賽。
電子產品的設計與制作賽項要求學生能夠應用電子線路的知識進行電子信號的采集以及處理,在經過歸一化之后輸入到控制器完成控制對象指定動作的實施。2012年的比賽內容是應用FPGA實現太陽能發電模擬裝置的設計,項目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基本單元電路的設計,能夠根據產品的需求設計出太陽自動跟蹤系統以及發電系統的工作狀態顯示。本項目具有較大的難度,能夠對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的學生的專業能力進行全面的鍛煉以及考核。因此在競賽選擇中,應該重點參與這樣的比賽,通過比賽有效鍛煉教師的專業能力以及學生的能力,對于學科的建設等也有較大的幫助。
同時還有國家以及省級非教育行政部門、教學指導委員會等組織的技能比賽,這類比賽難度適中,對于學生的實際動手技能具有較高的要求,目前應用電子專業在這類比賽中獲得了較好的成績,對于二類比賽,主要指導思想還是要積極參加,要在獲獎的層次上希望有進一步的提升。
最后是由企業、行業協會等非行政部門組織的比賽,這類競賽要能夠選擇性參加。不能籠統認為三類競賽就是層次較低的比賽,一些大型國際性企業組織的比賽旨在進行創新拔尖人才的選拔,比賽內容以及社會效益都對學校的人才培養以及行業技術的進步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應該清楚的認識到,部分比賽可能更多地考慮到經濟效益,這類比賽要能夠慎重進行選擇。目前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參與的主要是天華杯全國電子設計大賽、國信長天杯電子設計大賽等競賽。這樣的競賽對于促進學生了解行業最新的發展動態,拓寬視野以及專業能力的形成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總之,對于競賽的選擇,考慮的因素主要是競賽對于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的意義,競賽對學科發展的推動作用以及社會影響力等多個方面。組織學生參加競賽的意義在于進行人才的培養,推動學科的建設以及提升學校的知名度等方面。
3.大學生競賽對于創新人才培養的意義
在競賽過程中由于采用了行業發展最新設備作為競賽的平臺,同時考慮到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競賽過程中很多項目在完成基本功能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能夠進行一定的創新,以2013年的江蘇省職業技能競賽電子產品設計與制作項目的樣題是設置基于MSP430F5438A的智能溫度控制儀,利用工件中的功率電阻和風扇實現對工件的溫度控制。電路結構如圖1所示。
該項目比賽中應用了先進的低功耗MSP430單片機,實現了信號的采集以及處理,對于學生應用已有的知識進行新產品設計的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為了有效提升產品的工作效果,在競賽中學生設計的電路要進行有效的創新,創新的電路主要就是在調理電路中如何創造性的提升電路測量精度。大學生電子競賽對于高職院校學生的專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都有較大的提升。
4.結論
大學生競賽的多樣性對培養大學生不同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競賽賽項的選擇要能夠根據人才培養的要求進行。大學生競賽對于學生的專業技能、創新能力形成具有有效的推進作用。賽項的選擇應該從競賽的性質、競賽的主辦方、競賽的內容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面的要求進行綜合考慮,通過競賽提升學校人才培養的效果,提升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的專業能力與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偉偉,高慶華.基于科技競賽的理工科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J].中國電力教育,2011(4):171-174.
[2]王世林,林靜.從大學生科技競賽的課程建設到創新人才培養模式[J].中國大學教學,2008(8):33-34.
[3]麗娟.日本職業教育發展的歷史進程及特點[J]文教資料,2009(6).
[4]楊威.依托科技競賽培養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2):114-116.
[5]陳堅民.加強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3):247-250.
基金項目: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立項課題資助項目(2013)。
作者簡介:錢松(1982—),男,江蘇姜堰人,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講師,工程師,研究方向:電路設計,信號處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