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地推動和加強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在”十二五”期間,我省實施中等職業學校青年教師到企業實踐項目,目的是為了提高青年教師的產業文化素養和專業技能水平,完成課程教學改革。使青年教師在企業實踐中的所學到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運用到以后的教育教學中,同時對專業設置、課程設置、教材編寫、技能培養等方面提出創新思想和改革意見。我很榮幸的參加了”2011年青年教師下企業實踐”活動,我是計算機專業的一名教師,被安排在鄭州索易動漫有限公司進行實踐,實踐時間是2012年7月3日到2012年12月25日.做為第一批下企業實踐的教師,我在企業中學到了很多新知識和新的教學改革理念,而這種新的課改理念讓我激情澎湃,興奮不已,我一定要在回去之后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課改工作之中,將課改理念轉化為具體的教學行為。
我認為課程改革的根本出發點是為了一切學生,而改革的主要落腳點的是在課堂。課堂是教師發展、學生成長的主陣地,我很認同“改革最終發生在課堂上”這句話,回顧6年的職業教學生涯,結合在企業實踐中所見所聞,我深刻認識到,只有不斷加強課堂教學改革,才能真正落實課改理念。在以前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對課改理念吃得不透,對新課改理念的認識存在不足,這使我很快意識到:我們的課堂還沒有真正體現課改理念,對課改理念的認識還存在一定的偏差。參加完這次實踐之后,我很快從浮躁與狂熱中沉靜下來,開始深刻反思:我們的課堂教學是否真正體現了課改理念?課堂教學究竟存在哪些問題?我們應如何立足課堂,彰顯課堂魅力?從而讓教師的專業素養不斷變得深厚,讓學生的后續學習能力得到更大的發展,讓學校的辦學水平更上一層樓。
為了找出問題,我在本次實踐中深入調研。通過調研,我發現: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尚存在諸多問題,以下是我發現的幾個問題及改革思路并附上新的教學改革案例設計。
一、發現的問題
問題1:課堂評價是否重要有效,評價應循的原則是什么,該如何正確引導學生?
我們的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缺乏原則,一味叫好。答得好的,究竟好在哪里并未指出;答得不好的,怕挫傷學生積極性,不予置評,誤導學生。該如何對學生評價是我研究的一大方向
問題2:對于計算機專業的課程大多是某個軟件的學習,如何講才能把一個軟件教好,如何教才能使學生成為企業需要人才?
我們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只是在執行既定教材,缺乏對教材自覺的動態調整。我就拿這次MAYA軟件的學習為例吧,這個軟件模塊多,菜單也多,在學校的教學中,為了把這個軟件學會,我們只能做到蜻蜓點水,浮而不入,但這樣一年下來,學生對這個軟件知道了個大概,卻對動漫了解一點也不深入,企業需要的是制作動漫的人才而不是會用MAYA軟件的“人才”,我們教授的與企業需要的嚴重脫節。計算機專業的其它課程同樣也存在這種問題,該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是我研究的另一個方向。
二、教學改革思路
針對以上二個問題,結合這次實踐中學到的新方法新技術我總強出以下改革課堂的教學方法:
1.在課堂上大量引入評價機制
在這次企業實踐活動中,我發現程偉程老師對我們的評價讓我們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我把他的這種教學評價總結為:對于學生評價我想應該遵循兩個原則:
(1)讓教學評價成為激勵學生發展的動力,這一理念所追求的不是給學生下一個精確的結論,更不是給學生一個等級或分數與他人比較,而是了解學生發展的需求,重視被評價者的差異,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進步和變化,及時給予評價的反饋,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強調通過反饋、促進學生改進,促進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提高。用一句形象的比喻:評價不再是分出等級的篩子,而是激勵學生發展的“泵”。清代教育家顏昊先生曾說:“教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當然,激勵也不在于對學生一味表揚或“藏拙”,只要教師與學生形成坦誠、關懷和相互尊重的關系,并用發展的和全面的眼光看待學生,逐步培養學生客觀地認識自己,提高他們反省能力,不因存在某些不足而懷疑自我價值,這樣即使教師指出學生的不足甚至是批評,學生所感受到的仍是教師對自己的關注和期望,并由此產生進步的動力。
(2)評價一定要看準時機,及時給學生的一聲贊許是打開他們心靈的一把“匙”。口頭評價是一種及時的評價,它已經成為教師教育智慧和能力的一種表現。小目標,勤評價,快反饋的做法,學生最感興趣,最容易接受,也最能撥動孩子的心弦。
2.把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大量采用項目教學法
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每一個看起來是某個軟件的學習,但實質上卻是利用某個軟件完成一項創作,我們教給學生應該是創作一個作品的思想而不是如何使用這個軟件,我們應該把思想轉變過來。我想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方法是把我們教材吃透,把每個教學任務變成一個個項目,和企業項目、產品流程結合起來,在完成每個項目的過程中,運用軟件中的各個模塊和菜單,這樣我們就教給了學生了“漁”的方法,而不是“魚”。同時我們也真正做到了產學合一
三、教學案例設計
項目:兩足小人走路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學會在MAYA中制作小人走路的動畫
2.讓學生在這個項目中學習掌握Animat-ion這個模塊
教學重點:小人走路時的特點,找準關鍵POSE
教學難點:
1.關鍵幀POSE、過渡幀POSE的制作
2.在動畫中體現男人走路跟女人走路的區別
教學準備:多媒體教室、分發的素材(綁定好的兩足小人)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播放一段小人走路的動畫,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提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1)觀察小人走路的特征并說出小人的腿和腳有什么特點?
(2)小人走路時幾步完成一個走的動作,有沒有相同地方,不同點在哪?
(二)講解制作小人走路動畫的操作步驟及原理
(三)讓學生練習并指導
進行大量教學評價(占總課時的40%)。
找出學生的不同類作,逐一進行評價,發現大致出現以下幾個問題:
(1)小人走路時,同手同腳。
(2)走路時腳掌不會抬起,不夠夸張。
(四)引申練習(大量練習并加入教學評價)
生活中的男人和女人走路有什么不同,各小組搶答總結出:男人走路時,膝蓋往外擴,有點外八字,胯部扭動幅度小,而女人走路時,膝蓋往里撇,有點內八字,胯部扭動幅度大,這些特點都要在關鍵幀中體現出來。
根據大家總結出來的讓學生進行練習,從而發現問題、總結問題,以小組協作方式共同完成,提高同學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和主動意識。
四、總結
1.關鍵幀都有哪些,三個關鍵幀的不同點和相同點。
2.過渡幀都哪些,有什么特點?
3.細節幀都哪些,有什么特點?
作業:每位同學分別做出一個男人走路和女人走路的動畫。
作者簡介:曹素娜(1983—),女,大學本科,河南登封人,中學二級,現供職于登封市中等專業學校,研究方向:影視動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