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職焊接專業以培養生產第一線需要的具有焊接結構生產制造、管理與服務能力的高素質專門型人才為目標。要想把學生培養成具有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焊接專業教學應該突出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特征,建立以實用知識和實踐技能培養為主線的課程體系。
【關鍵詞】焊接專業;教學改革;人才培養
焊接專業是一門綜合性學科,涉及機械、電子、工程力學、材料科學、電工電子技術、自動控制、計算機等方面的內容,屬于多學科交叉的邊緣學科。我國焊接專業人才的培養從1952年至今,經歷了50多年的改革發展,已初步形成了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并具有一定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但由于焊接專業比較復雜,相關教學機制不健全,導致我國焊接人才不足。
一、中職焊接專業的教學現狀
目前,國內開辦焊接專業的職業院校不少,但是經筆者調研發現目前中職焊接專業教學狀況并不能令人滿意。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教學方法落后
歸納目前各職校機械專業開設的專業課程,它們大致可分為兩部分: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然而,這些課程都存在要求高、課時緊,大部分知識點具有專業性強、理論性強并且實踐性強等特點。
目前大部分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中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即通過講述、板書、模型、掛畫、畫圖、練習等方式來完成教學任務,這種單調枯燥的“紙上談兵”式教學模式,嚴重挫傷了職中學生原本就脆弱無比的“專業興趣”,長此以往,很多學生會開始厭學、逃學甚至棄學。
2.課程設置不合理且脫離實際
目前我國多數中職焊接專業院校的課程設置仍然缺乏整體性,各門課程之間缺乏溝通,有時還存在教學內容重復的問題。另外,課程的設置于與企業實際相脫節,導致學生難以跟上時代潮流。
3.教師知識結構有待改進
我國中職焊接專業的授課教師在知識結構、觀念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年齡較大的教師不同程度的存在教育理念落后,與社會發展潮流脫節的現象,具體表現為對新理論、新設備、新技術不了解。年輕的教師雖然觀念比較先進,但是缺少實踐經驗少,實踐能力往往落后于理論知識。
4.教材更新緩慢,內容難教、難學
中職焊接專業的教材使用周期一般來說都比較長,由于一般教師備課時按照教材內容展開教學,導致教學內容更新比較慢,學生所學知識與市場需求不吻合,使得畢業生難以滿足企業工作需要。另外,課本內容繁瑣,理論性強,再加上缺乏實際教學項目作為支撐,導致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的怪現象。
二、職業學校焊接專業教學改革的構建
1.以培養學生自身能力為中心
職業學校旨在培養專業人才,因此必須根據社會要求量身培養相應的實用人才。對于焊接專業而言,學生的實踐能力是一項最關鍵的能力,因此,職業學校必須積極開展實踐教學,同時應該確保實踐的有效性和充分性。
2.密切聯系市場
中職焊接專業在培養焊接人才時應該與市場緊密結合起來,與相關企業聯系在一起。學校在課程的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要聽取相關用人單位的意見和建議。只有這樣才能夠培養出符合社會和企業要求的人才。
3.理論與實踐并重
理論是實踐的指導,因此,必須重視理論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每一階段教學任務結束都要進行階段性的測試,以確保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扎實掌握。在注重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要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
4.將產、學、研三者有效結合在一起
職業學校要想實現自身的教學目標,就必須使產、學、研三者有效結合。職業學校應該充分利用校內資源和校外資源,通過校企合作建立自己獨特的開放式培養專業人才的模式。
三、中職焊接專業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
中職焊接專業教學中存在各種問題,導致我國焊接人才短缺,不能滿足市場要求等問題,因此迫切需要進行改革。由于焊接專業對技術和理論的要求都較高,因此,改革方案要解決當前焊接專業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相脫離的問題,如何把理論知識快速有效的溶入實踐當中去,是我們在教學改革中需要思考的問題。
1.教學模式的改革
原來中職焊接專業在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是分開教學的,學生奔波于實驗室與教室場。這種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因此,針對這一問題,需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我們主張進行“現場”教學,即把教、學、做融為一體。使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同時注重采用啟發式教學,禁止老師搞“一言堂”,減少純理論知識空洞講解,要以“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為主,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領會知識,從而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授課方式的改革,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互動,講解內容要簡潔、明了、突出重點。
2.注重教學內容的整合與更新
教學內容直接決定了教學質量的好壞。要想提高專業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就必須優化整合焊接專業的教學內容[1]。針對中職焊接專業教材更新緩慢的問題,中職焊接專業的教師應該與時俱進,時刻關注科學前沿,掌握學科的最新動態,并及時反映給學生,使學生能夠及時了解新知識、新技術、新理論。從而使課堂教學內容與實際發展緊密相連。另外,針對焊接專業教學時間少、學習內容多的難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突出突出重點,解決難點。在教學過程中要把重點放在傳授方法和技巧,而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基本知識、原理、概念等,要讓學生自主地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其他內容的學習,幫助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
3.增加各種設計型和創新型的實驗
焊接專業與其它技術性強的專業相同,對學生的實踐能力要求較高,這就要求職業院校必須增加實踐課程的數量,并且要注重提高實踐課程的質量。從教師方面來說,在開展實驗教學時,老師應該盡量放手,除了進行必要的指導和修改之外,要鼓勵讓學生自主操作,獨立完成實驗。從而使學生更加系統的掌握焊接知識。在實踐課程當中,老師還應該注意學生對相關設備的操作情況,及時對學生進行積極地引導,從而為學生將來踏入社會參加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4.開展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實踐崗位
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讓企業為學生提供實習崗位,從而使學生獲得實踐的機會。把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生產中,從而使理論聯系實際,使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深化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為學生將來的就業、更好的適應社會打下堅實基礎[2]。
參考文獻
[1]吳志亞.五年制高職焊接專業教學改革的探索[J].教學改革,2008(26):42.
[2]吳葉軍.職業培訓在高職院校專業教學改革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1(29):7.
作者簡介:穆慶鵬(1983—),男,山西太谷人,太谷縣職業中學校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