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滿足4G對網絡的強勁需求,保障室分網絡質量,提出了實現“智慧網優”的幾種完全可行的系統解決方案,介紹了系統架構及其工程應用,系統安裝后大大降低了維護成本,實現無人巡檢、遠程監控型的“智慧網優”。
【關鍵詞】智慧網優;RFID技術;360°系統;Smart IDS系統;Smart DAS系統
1.引言
移動通信2G、3G、4G網絡飛速發展,據統計,約80%的數據業務量發生在室內,然而室分天饋線網絡目前仍然處于監控空白狀態,只能被動等待客戶投訴時才知道網絡有故障。由于人工成本增加、重要場所物業不便進入維護等,單純依靠人工定期巡檢來查看室分網絡的方式收效很低,而4G的到來對網絡質量要求更高,目前根本難于滿足龐大的保障需求。
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資源下,怎樣才能保障龐大的室分網絡質量?如何實現“智慧網優”呢?下面將提出幾種可行的系統解決方案。
2.“智慧網優”方案
方案一:采用Smart DAS主機、多頻合路器、RFID檢測端子、上行干擾檢測端子、網絡探針和OMC網管中心的方式實現對分布網絡的全方位監控,稱之為360o網絡質量監測系統(以下簡稱360o系統,如圖1所示),適用于已建好的現有室分網絡。
方案二:采用Smart IDS主機、i天線、上行干擾檢測端子、網絡探針和OMC網管中心的方式實現對分布網絡的全方位監控,稱之為智慧型一體化室分天饋線系統(以下簡稱Smart IDS系統,如圖2所示),適用于新建的或已建好的室分網絡。
方案三:采用Smart DAS主機、多頻合路器、i天線、上行干擾檢測端子、網絡探針和OMC網管中心的方式實現對分布網絡的全方位監控,稱之為智慧型室分天饋線系統)以下簡稱Smart DAS系統,見如圖3所示),適用于新建的或已建好的室分網絡。
3.系統說明
鑒于室分網絡的無源性,相比其它有源監測技術而言,360o系統、Smart IDS系統、Smart DAS系統創新性地引入了無源RFID技術,不僅實現了無源方式監測無源系統,而且無需額外拉線,工程施工便捷,更可貴的是投入產出比高。下面分別說明三個系統方案中的各組件及其原理。
i天線和RFID檢測端子都是無源的,無需外接電源,可檢測出射頻功率等數據及監測網絡狀態。i天線是可識別的(identifiable)且帶監控的智慧型(intelligence)天線,分單極化和雙極化系列,用于2G、3G、4G室分覆蓋,完全可替代傳統天線使用。當用于4G時,還可監測雙流通道的平衡,當雙流通道的下行導頻功率相差3dB以上時會出告警提示,并引導系統啟動干預機制。
Smart DAS主機和Smart IDS主機都是有源的,電源可配置AC220V或DC-48V,每個主機最多可帶120個i天線或RFID檢測端子,具體數量由實際室分工程而定。Smart IDS主機既能實現室分覆蓋又能監控天饋網絡。
主機定期輪詢下屬的每個i天線/RFID檢測端子,i天線/RFID檢測端子將主機發出的載頻信號檢波成能量,激活內部的射頻檢波電路,檢出相應數據并調制返回到主機。主機獲得每個i天線/RFID檢測端子的數據后,智能分析判斷其工作狀態是否正常,當網絡出現異常時,主機以SMS/GPRS/IP方式將故障上報到OMC網管中心(簡稱OMC)。OMC根據各監控主機上報的數據及狀態,通過拓撲算法將各站點各路天饋線的實時狀態樹狀顯示,并將具體的故障位置(天線、饋線、無源器件等)信息轉發到維護人員的手機上,讓故障準確、實時呈現,同步派單,及時排障。
上行干擾檢測端子定時對上行信道逐信道進行掃描。它可檢測多制式網絡頻段是否存在上行強干擾信號,一旦發現異常便通過主機上報到OMC,定位干擾源。
網絡探針可有效探測網絡質量參數,如覆蓋區域信號電平、FTP上傳下載速度、HTTP/POP3/SMTP傳輸速度、掉話率等,傳回至OMC進行存儲、統計和分析,便于網絡優化。
網絡探針可定位區域故障、干擾監測端子可定位干擾源、i天線/RFID檢測端子可定位到具體故障點,如此,便對室分網絡實現全方位的智能化遠程監控,大幅提升排障效率,優化網絡,減少巡檢擾民影響,降低用戶投訴率。
4.工程應用
上述系統工程施工簡單、方便高效,系統安裝后能實現無人巡檢,大大降低了維護成本。工程應用后獲得2013年廣東省移動最佳實踐獎和中國移動最優秀工程獎。圖4-圖8為工程應用圖片。
5.功能拓展
系統方案中除了采用i天線、RFID檢測端子、干擾檢測端子、網絡探針組件外,還可拓展室分駐波比在線故障定位器、光纖在線故障定位器、終端網測定位應用程序、智能抄表、資產盤存等功能,使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智慧網優”系統,如圖9所示。
6.系統綜述
上述方案已經實踐應用證明確實可行、有效。在室分站點安裝360°/Smart IDS/Smart DAS系統,不僅不會影響室分站點的覆蓋效果,反而提升了室分網絡的質量并優化了網絡。在安裝該系統過程中,就如對原室分站點進行一次全面的梳理整治,之后系統又對網絡實時監控,自動識別及準確定位故障點,從而確保了室分網絡的長期可靠運行。該系統無論是在安裝、調測、開通、運行、維護等多方面均體現出其高度的便捷性,其強大的功能讓運營商的網絡維護和優化工作更加智能化,實現無人巡檢、智能排障、遠程監控型的“智慧網優”,為4G網絡的良好運營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曉光,王曉華.射頻識別(RFID)技術原理與應用實例[M].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