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科技大學是2013年4月18日經教育部批準,由原廣西工學院和原柳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合并組建而成的。辦學實踐中,學校高度重視教學工作,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形成領導重視教學、制度保證教學、經費支持教學、教師傾心教學、科研促進教學、機制監控教學、管理服務教學的氛圍,確保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為教育教學的順利開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思想高度重視 鞏固教學中心地位
自建校以來,學校注重用先進的教育思想觀念指導改革與發展,不斷開展教育思想觀念的學習與研討,樹立具有時代特征的人才觀、質量觀和發展觀。
2012年3月16日,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明確了牢固確立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樹立科學的高等教育發展觀,堅持穩定規模、優化結構、強化特色、注重創新,走以質量提升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
為貫徹落實好文件精神,學校認真學習廣西壯族自治區《關于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振興廣西高等教育的若干意見》(桂政發[2013]6號),結合教育部實施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審核評估和本科教學質量年報制度的有關要求,研究制訂了《廣西科技大學關于進一步加強本科教學工作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實施意見》,就本科教學工作中心地位鞏固、教學經費投入、教師隊伍建設、專業結構優化與建設、教育教學改革、實踐教學加強、學風建設加強和教學質量控制提出了具體的實施意見。通過不斷學習和深入研討,全校師生就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達成了共識。
加強教學質量監控 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科學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是保證教學質量和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措施,是增強全體教師的責任意識和質量意識,規范教學各個環節的重要手段。為此,學校注重教學質量監控,不斷完善層級負責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細化教學環節管理制度和教學質量評價標準,實現了教學質量監控主體的全員化、教學質量監控過程的全程化、教學質量評價的科學化、教學信息收集的全面化和處理調控反饋及時化。
完善教學質量監控組織體系 以學校、學院、系、教研室為組織主體,以“分級管理、分工負責、協同監控”為原則,構建了包括領導、教師、學生和職工全員參與的教學質量各環節逐級監控體系。學校設有教學委員會和教育教學督查組,負責學校教學質量監控工作的重大問題決策和實施。在教務處設教學質量管理科,協助進行教學質量監控的執行工作,履行組織、指導、協調和反饋的職責。學院是教學工作及管理的實體,根據學校的統一工作部署,指導系、教研室開展質量監控工作。
細化教學管理制度和評價標準 在教學管理工作實施過程中,學校對一些陳舊、不再適應教學管理的規章制度進行及時修訂和調整,對一些不夠細致完備的條款予以完善和補充。根據評價主體或對象的特性,細化評教評學的具體評價標準。如,根據聽課主體不同,設計了管理干部聽課表和教師聽課表;根據多媒體教學的特殊性,設計了多媒體課堂教學聽課表,專門用于聽取多媒體課程教學。學校根據廣大教師和學生對網上評教工作的意見,結合課程的不同性質特點,著力改進學生評教用的教師教學質量評估指標體系,增強其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實現教學質量監控主體全員化 近年來,學校通過多種教學質量監控制度,充分調動全體師生參加教學質量監控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教師教學自評制度。每學期的教學檢查中,任課教師按授課班級為單位填寫課堂教學自評表,就課程基本教學情況、學生學習情況和教學改革建議等予以客觀、真實的描述,為教學改革和學風建設提供參考依據。每門課程考試結束后,教師填寫考試質量分析報告,總結學生學習和自身教學情況。
教師同行聽課制度。學校長期堅持教師同行聽課制度,教師同行間相互聽課,對改進教師的教學行為、提高教師的教學藝術、促進教師業務水平提高、提高教學質量,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學生網上評教制度。網上評教既可保證學生參與面,又可實現對評教數據的有效處理。學校每學期開展一次網上評教工作,為保證學生全員參與評教,將網上評教跟學生選課聯動起來,選課前須先評教。學校選取評教分數低的一定比例的教師進行跟蹤聽課,以幫助這部分教師改進教學方式方法。
教學質量監控過程的全程化 如今,學校定期開展教學檢查。每學期開展學期初、學期中和學期末“三段式”教學檢查。學期初教學檢查以教學秩序和教學準備情況為主要內容;學期中教學檢查是學校教學工作質量的全面檢查;學期末教學檢查以檢查考風考紀、畢業設計(論文)為重點。
同時,學校開展專項評估,鼓勵各學院參與全國性專業認證及評估,以推動專業內涵建設,提高專業教學質量和專業影響力。根據人才培養方案的安排,隨機對實驗教學、實習教學工作進行檢查。通過開展專業、課程、畢業設計(論文)等專項評估,進行各主要教學環節的教學質量監控。
科學評價教學質量 學校建立了教學質量年度報告編制與發布制度,重點圍繞學校的培養目標、教學運行、招生就業以及社會評價等維度,對學校一年來在教育教學、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的成績進行全面而系統的總結分析并發布,旨在推動學校開展自我評估、建立健全高校質量保障體系,完善高校信息公開制度,增強高校與社會的溝通,廣泛聽取社會各方面特別是用人部門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教學工作。
全面收集教學信息 學校制定了詳細的課堂教學聽課制度,對參加聽課人員、聽課時間要求、聽課方式、聽課對象、聽課記錄和聽課評價結果進行了具體的規定,保證了課堂教學聽課活動的有序開展;根據教育教學督查工作規定,成立了教育教學督查組,由來自各學院的10多位教學經驗豐富的教授組成,受主管教學副校長的直接領導,是對全校各教育教學環節的教學管理、教學秩序、教學質量等方面進行檢查、監督和評估的常設機構。
教育教學督查員通過跟班聽課、巡視考場等方式,了解備課、上課、教研活動、實驗、實習、考試等各教學環節的實施情況,通過走訪了解各教學單位教師教書育人、教學質量及學風情況,而且在聽完課后現場為年輕教師提出指導建議;開創了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根據《關于完善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的實施辦法》,設立了學生教學信息中心。聘請的教學信息員可就人才培養方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教學管理、教學條件、教師隊伍等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這樣可充分發揮學生參與教學管理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體作用,及時為教學管理職能部門提供大量可靠的教學信息。
此外,學校建立了教學信息及時反饋機制,對聽課過程中收集到的各類教學信息,根據重要程度或影響面,通過紙質、電話、電子郵箱等多種形式及時反饋到相關學院或直接責任人。
與此同時,學校高度重視教師培養工作,轉變以獎懲為目的的教學評價制度,建立教學激勵機制,成立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營造協商民主氛圍吸引教師參與教學質量管理,提升教師教學水平。今天,在全體教職工、學生和各部門共同關注和積極參與下,學校形成了合力的網狀教學質量監控結構,對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